近日,“你我心连心,共话党群情”庆祝建党99周年主题活动暨高新区(江海区)党群服务中心、外海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启动仪式举行。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江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肖咏延出席活动,外海街道机关支部全体党员、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事业单位负责人、村(社区)书记主任、第一书记共70多人参加活动。
党群服务中心项目是外海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省基层党建三年党建工作计划,全力推进城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又一重要举措。据介绍,中心将坚持“服务党群、凝聚人心”的工作理念,充分融合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资源,引进江门协群社工服务力量,以“建设特色党员义工队、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打造党建文化综合体、搭建党群共融连心桥”等四大方面为着力点,持续提升管理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党在经济建设、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形成“党建带群建推社建”的党群服务工作新格局。
肖咏延表示,由江海区、外海街道、银泉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共建的党群服务中心项目,既是区委对外海街道新时代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外海街道顺应发展潮流、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所作出的创新之举。在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外海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中心将成为江海区党建工作的一面崭新旗帜,一个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党群之家。
相关链接:外海街道 “1+4+5”服务体系搭建党群连心桥
据了解,高新区(江海区)党群服务中心、外海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充分融合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资源,主功能区面积约1300平方米,坚持“服务党群、凝聚人心”的工作理念,构建“1+4+5” 服务体系,即1个党群服务中心、4个着力点、5大功能的服务体系, 形成党群、党社、党企与社群间“党建带群建推社建”的党群共服平台。
中心共4层,包含9个功能室,一层为综合服务大厅和“银泉·家”;二层是人才驿站、智慧党建空间以及培训室;三层是党群活动场所,包括妇女之家、儿童益智教育基地、健身活动空间等功能室;四层是空中花园。为开展一系列党校培训、党建展示、义工培训、人才服务、亲子活动、长者服务、文体阅读等活动提供硬件支持。
△智慧党建空间
△银泉·家
△培训室 △人才驿站
四大着力点 打造党群同心圆
着力建设特色党员义工队。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和外海本土文化,中心计划积极邀请党员、热心群众组建“爱传承”红色文化龙溪文化传承队、“江海区急救先锋”急救知识宣教队、“我心永向党”书画协会义工队三支义工队,同时在活动中融入生恭鲤鱼、太虚拳、六踭逼打拳等外海本土元素,打造具有外海特色的主题活动。计划每月定期开展三次义工培训,提高义工的自身素养、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着力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为更好地调动、盘活、用好中心的党建资源,中心通过购买江门市协群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服务,以“社工+党员+群众”的联动模式,为辖区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提供策划开展主题党员活动服务,计划每年提供义工培训、图书阅读、亲子活动等恒常服务200场次和党员活动35场次,涉及党员群众6000人次。
着力打造党建文化综合体。提出党员素质提升计划,今年计划开展党员素质培训9场,全方位提升党员素质。融合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资源,整合党建、妇联、教育、文化、社工等各类服务资源, 建设党群共建资源库,提质升级为更加开放、集约、共享的党群服务网络。
着力搭建党群共融连心桥。围绕辖区党员群众,定期组织针对长者、青少年、儿童、妇女等不同群体举办“耆英乐”“少年强”“亲子坊”和“巾帼美”四大主题党员群众共融活动,开展“老有所学” 智能手机学习、“魔法兔子”财商教育、“拥抱美丽的世界”生命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外海街道文化讲习社、“图书漂流”亲子阅读馆、职场女性减压、妇女健康讲座等,提升党群凝聚力,增强对党政府的向心力。
五大功能 搭建党群连心桥
打造多功能党建阵地。党群服务中心的二楼设置智慧党建空间和多功能培训室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展示、党性教育、“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党员培训等,不仅为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亮点、 典型经验提供展示舞台,还为基层党组织做好党建工作提供范例指导。
构建全方位服务平台。为更好地推动服务落地,中心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提供发展党员指南、人才政策服务等党建人才办事指南,积极组织区、街道各领域党组织、各类型的社会组织和群众性团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化品牌化的活动,让广大党员群众走进来、留下来、聚起来,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立高质量党员学校。中心作为外海街道党校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依托党校涵盖专家学者、党员干部、骨干教师等约30名教师资源,今年计划开展党建类、专业类、经济类、群团类、农业类等 党员干部培训60多场次,实现街道 100 多个基层党组织2200多名党员轮训全覆盖。充分利用现场展示、现代信息技术、影像资料、书籍、党报党刊等多种载体,采取“三会一课”、集中培训、交流研讨、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设立高品质人才驿站。结合人才需求,提供人才沙龙交流场地和图书阅读室等硬件设施和人才政策服务、就业创业咨询等软件设施, 依托街道党校打造人才学习教育体系,计划定期举办技能培训、主题分享等培训,壮大人才队伍,构筑人才汇聚圈,真正实现“哪里有人才,哪里就有服务”。建设高效率信息枢纽。集中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发布党务、群团相关政策、活动信息,着力构建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的党建工作和服务平台;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取召开工作联席会、问题研判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搭起各级党组织与单位、部门、企业、群众等之间的沟通桥梁,共享优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来源:中共江海区委组织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