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整治货运乱象:“百吨货车”上路别想躲

南方+ 记者

公路货运已经成为支撑“佛山制造”重要力量之一,为了确保其有序发展,7月9日,佛山市政府相关部门举行新闻通气会,指出到今年12月,全市开展货运行业乱象问题排查整治,对买卖“路牌“收取保护费、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货车非法改装、黑加油点非法贩油等方面进行处理。

“佛山货”通过公路走出家门

2019年,佛山GDP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广东第三座GDP过万亿城市。在这份成绩单里,第二产业功不可没,如今佛山形成了先进机械装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等几大支柱产业,另外光电、环保、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也迅猛发展。

根据佛山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044.62亿元,增长6.3%;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2018年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口径相同)增加值增长7.0%。

值得关注的是,数以万计的佛山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需要通过各种交通方式运输到外地,从现状看,因为航空、铁路运力不足,通过公路和水路运输,是“佛山货”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最基本方式。

2019年佛山全年公路和水路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33311万吨,比2018年增长3.6%。其中公路运输29150万吨,增长6.1%,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为240.60亿吨公里,增长8.0%。

“制造业是佛山的立身之本,每天有大量的原材料运进来,同时有大量的成品送出去,所以佛山货运很发达,整治货运行业乱象尤为紧迫。”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黄聪表示,由于要追求更高利润,不排除有司机存在侥幸心理要超载,这就给非法改装货车行为带来机会。

新增96个科技治超点

让“双超无路走、违法即被罚”

目前,货车超限超载仍是佛山货运乱象最为突出问题之一。

今年“五一”假期,佛山交通、交警部门联合上路,严查严管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5月1日假期首日共查处货车超载违法10宗,其中三水交警大队查获1辆核定总质量31吨,经过磅称重总质量达108吨的严重超载“百吨王”大货车。

“我们会强化路面执法整治,在联合交通运输部门每天常态化开展整治基础上,市公安局每个月确保在问题突出的重点整治路段进行多次行动。”佛山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呢表示,每月会开展异地用警治超执法行动,并充分运用稽查布控系统,移动鹰眼等警务科技,对2019年以来查处的有两次以上超载,单次超载5%以上等重点车辆实施路面布控预警,及时查处。

值得关注的是,之前佛山一环因为方便快捷,成为很多大货车出入佛山首选通道,它也成为佛山治理货车超限超载的主战场之一。

“现在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后,我们在道路入口处的劝返能力有很大加强,目前驶入道路的超载货车数量减少了。”佛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入口处引入“科技治超”手段后,假如超载货车不听劝返执意驶入道路,相关货车信息会立刻汇总到信息后台,储存变为证据,不到几天时间货车司机就会收到罚单。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曾阳春近期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指出,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79个科技治超点建成投入使用,全年查处超限超载违法总量30826宗,今年将新建成96个科技治超点。到今年底,所有科技治超点投入使用后,“双超无路走、违法即被罚”治超局面将基本形成。

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后,提升了“双超”整治能力。戴嘉信 摄

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后,提升了“双超”整治能力。戴嘉信 摄

利用倒查追溯解决货车非法改装

货车出现超限超载问题,除了货车司机想“多拉快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之相配的货车非法改装行为,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为此,佛山市将在下半年突出源头监管,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对货车登记、年审和维修改装点等改装源头的整治,力求解决货车非法改装顽疾。

首先全市加强货车源头监管,加强货车注册登记、年检年审把关;加强营运车辆准入管理,严把营运车辆技术准入关;另外加强汽车维修市场监管,严查非法改装维修点违法违规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对全市3轴及以上货车非法改装问题开展排查和处罚。

“我们会强化对源头进行倒查追溯,对每一宗货车超载非法改装违法信息要细化到货车货物装载源头,车辆非法改装企业、车锁企业等内容,每月定期通报相关部门进一步核查。”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审核发现车辆存在栏板、货箱、钢板、弹簧等加粗加厚,轮胎承载能力明显偏高,发动机功率明显偏大等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不予注册登记。同时还会倒查非法改装车辆所有人、企业,发生交通事故马上追责。

对于省内某城市货运市场出现司机为了超载买卖“路牌”,执法部门包庇纵容被曝光一事,黄聪强调,经过前期自查自纠,佛山市没有出现类似情况,不过在下半年会继续加强队伍教育,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并主动接受市民监督。

另外针对黑加油点非法贩油问题,多个部门将严查成品油批发和零售企业向无证加油点供油行为,同时整治道路沿线、村镇出现的流动加油车、储油点。

【南方日报记者】尹辅华 

【拍摄】戴嘉信  

编辑 实习生杨泳仪 田人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