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建厂背后,中集车辆如何逆势投资、跨洋经营?|逆增长的秘密

南方+ 记者

1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作为创新引擎的深圳,正全面加大“六稳”“六保”力度,经济稳中求进,在疫情下彰显发展活力和韧性。

即日起,南方+推出“育新机开新局 逆势增长与创新突围——2020年深圳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道,聚焦一批市产业和企业“逆增长的秘密”,敬请垂注。


2020年初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的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总部位于深圳的中集车辆在欧美和新兴市场同时发力。今年上半年,中集车辆提起6个海外投资项目申报,其中2个项目已实际落地北美和欧洲。这是中集车辆去年在H股募资中提出的,募集9亿港币投资于海外工厂建设举措。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这家全球最大的半挂车制造与销售企业提出由“全球运营,地方智慧”到“跨洋经营,当地制造”。中集车辆集团副总裁李志敏说,截至去年末,中集车辆已经有19家工厂全部或不同程度地完成灯塔化升级。“我们希望通过全球布局成为全球运营的强者,和深圳高质量对外投资合作的主力军。”

中集车辆的“逆势投资”是深企积极应对疫情、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多元化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0年1-5月,深企对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168家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40.16亿美元,同比增长61.78%,占广东省的56.84%。深企持续输出“标准、技术、品牌”,实现产能溢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际化布局的不断提升。

全球运营密码:跨界设计+跨洋制造+全球供应链

创立于深圳的中集车辆去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中集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中集集团是改革开放最早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之,2002年中集集团开始进行尝试产业多元化布局,中集车辆正是此时孵化出的半挂车和专用车上装制造与销售的企业。

2013年,中集车辆成为全球最大的半挂车制造与销售企业集团,目前半挂车销售连续7年全球第一,其中在中国市场半挂车的销量排名第一,在北美市场具有超过10%的市场份额。去年中集车辆达到了232亿元的销售收入,利润13.3亿元。

在对外合作中,中集车辆曾提出“全球运营,地方智慧”的经营理念。在全球运营中最主要的三个重要特点是跨界设计、跨洋制造和全球供应链。

李志敏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集车辆在中国、北美、欧洲都具有当地知名品牌产品,中集车辆是可以在全球领域共享设计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企业可以运用上述优势,来跨界设计出满足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客户群体需求的产品。

“例如,2015年我们的客户中东石油公司需要一系列的油罐车设备,中东的环境跟中国、北美和欧洲的业态环境不同,自然、地理环境都不一样,但我们通过运用在欧洲的半挂车技术,以及我们的全球供应链优势,加上中国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技术,向中东的客户提供了非常好的产品解决方案,当年度就获得了该区域市场80%的市场份额,也为我们赢得了5000万美元的订单。这是跨界设计给我们带来的全球运营的效果。”李志敏说。

在“跨洋制造”的布局方面,目前中集车辆在全球有22家制造工厂和9家装配工厂,落地在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工厂具不同的制造装备和制造能力,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的成本和制造能力等相对优势,中集车辆通常会选择在成本相对比较优势的地方制造部件或产品,会在终端用户需求的地方进行相应的组装实现产品落地。

通过跨洋制造的方式,中集车辆用最优的解决方案和最优的成本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上。“我们脱胎于集装箱行业,所以非常了解如何利用载货空间,提出较低成本的物流运输解决方案,将中间产品运用到终端市场进行组装。”李志敏说。

得益于企业持续多年在全球半挂车市场份额第一的优势,中集车辆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优势和议价能力,且有全球广泛的供应商可供选择,由此逐步构建其全球供应链优势。

李志敏说,中集车辆可以获得全球各个区域先进的、并且符合当地需求的零部件供应商,通过跟全球领先的供应商合作获得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保证,并联合供应商深度开发更为先进的零部件产品。此外,企业所选择的供应商往往在全球设有服务网络和维修网络,中集车辆的客户也可使用供应商网络享有更便捷服务。

如果说“跨界设计”、“跨洋制造”及“全球供应链”是中集车辆作为全球运营商的三大特点,“地方智慧”则是企业对外合作的坚守策略。为了推动中集车辆的长期增长,并且把握当地市场机遇,重机车辆全球各地公司都主要采用当地团队来管理。“本地化管理团队能够更深入了解当地的客户喜好及政府监管要求,克服文化及地理差异带来的困难,很好地配合企业的全球运营。

上述“地方智慧”靠四个抓手来实现,选用当地管理团队,给予当地管理团队利润共享激励计划,对当地管理团队主要行政管理人员给予适当授权,并通过治理架构、即公司董事会对当地企业团队进行管理,而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总部职能对海外企业进行行政管理的方式。

抗疫中的战略再定义:“跨洋经营,当地制造”

2020年面对疫情的影响,全球的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李志敏坦言,中集车辆虽是深圳“走出去”的企业中介入时间较早、程度比较深的企业之一,但也明显感受到原来所熟悉的世界环境变得陌生,企业所处的微观环境也面临挑战,当然也是机遇并存的态势。

在这一阶段,如何重新来看对外投资合作?经过战略性思考,中集车辆初步拟定了凭借现在初具规模的高端制造体系,面向未来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全面借力数字化转型的经营理念,将全球经营理念重新定义为“跨洋经营,当地制造”。

“跨洋经营代表我们未来会继续坚持全球运营,当地制造也彰显了我们会将更多的制造能力落地当地。”李志敏说,建立这样的能力,是要建立在“升级产品模块”、“完善灯塔工厂”、“启动营销变革”、“推动组织发展”这四个基础上。

完善灯塔工厂成为现阶段中集车辆的投资重点。灯塔工厂使用高精度下料与成型设备,使用自动化焊接或机器人焊接,采用低排放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喷底漆,以及机器人操控的粉末喷涂面漆系统,采用节拍化的装配线以及采用数字化仓库。“中集车辆工厂的灯塔化有利于效率提升、产品品质提升,并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也使得相关国家和地区共享公司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李志敏说,截至2019年末,中集车辆已经有12家半挂车工厂、5家专用车工厂以及2家冷藏车厢工厂,全部或不同程度地完成了灯塔化升级。公司2019年在H股募资,其中有9亿港币将投资于海外工厂的建设。“我们希望通过全球布局成为全球运营的强者和深圳高质量的对外投资合作的主力军。”

【策划/统筹】曲广宁

【文字】戴晓晓

【视图】文海燕

编辑 黄靖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