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无惧风雨的海岛“罗汉松” ——记全国人大代表谢坚

珠海人大
+ 订阅

在珠海市的万山群岛上,生长着一种松树——罗汉松,它没有高大挺拔的身躯,却能深深地扎根在海岛的岩石缝隙中,面对风雨,无所畏惧。

32年前,谢坚成为了珠海市万山群岛外伶仃岛上的一名邮递员。32年来,海岛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2年如一日,谢坚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如今他已是全国人大代表。“海岛变了,但我的工作没有变,我的心没有变,我会一直在岛上服务下去。面对疫情,我更要像罗汉松一样深深扎根在海岛,为守护海岛尽一份绵薄之力。”谢坚说。

坚守海岛 直面风雨

2020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谢坚和32年前踏上外伶仃岛一样,选择了坚守。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疫情就是命令的号召,放弃了春节期间难得的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海岛,坚守在岗位。确保每天运载着海岛群众所需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的邮政速递包裹及时运达,与海岛人民携手抗“疫”,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在谢坚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海岛至今无一例新冠病例或疑似病例。

疫情期间,往返海岛客船、货船的班次和频次有所调整,搭载邮件的货船一周只有两趟,而岛上的生活物资和防疫用品主要依靠邮政速递。谢坚根据防疫工作的需要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在每次从货船上接收200多个包裹后,就忙碌地奔波在海岛各个角落,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及时将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邮政投递工作后,谢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主动申请加入了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抗击疫情党员先锋突击队,与担杆镇政府的同志一起,投身到防控疫情第一线。谈及在疫情防控一线是否会害怕时,谢坚的回答朴实而有力量:“我是一名党员,同时是全国人大代表,有责任冲在最前面。相比在武汉疫情最前线的医务人员、志愿者,我们更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完成邮递工作之后穿上红色志愿者马甲,奔走在码头、市场、商铺开展防疫工作已成为谢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为上岛人员和岛上商户测量体温,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册,讲解相关防护知识,并细心叮嘱大家务必佩戴好口罩,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谢坚与镇里的同志定期前往湖北籍人员安置点,给安置人员送去日常所需的肉类、蔬菜以及牛奶饮料等生活物资,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与防疫工作结束后,与在岛上的8名湖北籍安置人员话家常。“在这边住的怎么样,有没有跟湖北那边的家人联系过,家里现在怎么样了,还有什么需要的吗?”“放宽心,我们国家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你们很快就可以回家了……”一声声的问候和关怀,让远离家乡的湖北籍安置人员在隔离期间感到安心和温暖。他们表示,外伶仃岛就像他们的第二个家,住在海岛舍不得离开了。

谢坚还和镇里的同志一起到担杆镇卫生院了解临时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点和卫生院的医疗资源情况,向卫生院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表示慰问和感谢,送去牛奶水果等物资,嘱咐医护人员一定保护好自己。考虑到海岛天气的特殊性,他向镇政府建议在预检分诊点的位置加设挡风板。

联系群众 脚踏实地

面对重大疫情,要敢于面对考验;做好代表履职,要始终脚踏实地。当选为人大代表后,谢坚积极投身到珠海市人大常委会自2018年5月以来组织开展的“双联系全覆盖”活动中。在担杆镇的深入渔排、渔船、渔村、码头、市场、商户、企业,经常可以看到谢坚走访群众的身影。他同时还通过代表驻站活动、电话、微信群随时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海岛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听取诉求,为民代言。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谢坚在“双联系”日志登记本上做好登记。自活动开展以来,谢坚共联系海岛群众240余次,615人次,收集、梳理出关于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等方面的建议意见30条,经与相关部门认真沟通协调,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已全部得到满意答复。

在走访联系过程中,谢坚了解到一名群众因帮朋友介绍借款,被人冒名签名而引起法律纠纷,被判需要承担还款连带责任。了解实情后,谢坚帮助其向法院提出申诉,经法院核实,纠正了此案。群众向谢坚送上了一副“慎思善察正曲直,一堂明镜断是非”的锦旗。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夕,谢坚从平时联系群众的点滴中收集整理成4份代表建议,向大会提交了《支持珠海国际设计周发展》《在城市规划中配套建设快递物流枢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空港中心》《强化港澳同胞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建议,持续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珠海休闲旅游业发展,配合澳门打造世界休闲旅游中心,在会上发出来自边远海岛人民的声音。

来源:《人民之声》杂志2020年06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