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蔬菜价格坚挺,7月走势如何?
进入6月份以后,南方多地发生持续强降雨,多地河流、湖泊、水库不堪重负,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菜篮子价格指数”为114.41,较上年同期上涨3.50个点,“蔬菜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6.31个点,蔬菜价格处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武汉白沙洲大市场信息中心6月29日-7月3日,监测二十个蔬菜品种的均价是4元/公斤,与上周均价3.62元/公斤相比较大幅上涨10.5%,菜价涨多跌少,以下面2个品种涨幅较大。
青椒
从3.15元/公斤上涨到4.76元/公斤,上涨幅度51.11%。
上涨原因:青椒货源产地较多,有山东、贵州、福建、河南、安徽,湖北省内汉川、荆州、天门、长阳,郊区汉南、蔡甸等地,虽然产地多,但连续的阴雨天不利于青椒的采收和运输,并且雨天的青椒在梅雨闷热的天气极易腐烂变质,各地青椒都是少量货源进场,尽可能当天售完避免亏损,货少产地收购价格上涨,雨天采收人工成本上升,使青椒价格在近期涨幅较大,目前宜昌长阳青椒上市,刚上市的青椒质量好,产地收价高,批发价格在每公斤6-6.5元左右。
瓠子
从2.77元/公斤上涨到4.12元/公斤,上涨幅度48.74%。
上涨原因:瓠子货源来自湖北省内汉川 、荆州,郊区东西湖、汉南等地,福建瓠子退市,本地早熟瓠子尾期货源,晚熟瓠子遭受连续阴雨气候,生长速度减缓,出产上市量不足,求大于供是近期瓠子上涨的主要原因。
其他地方菜价
据上海金山媒体报道,绿叶菜上涨幅度较大。生菜每斤从3块5涨到7块,鸡毛菜每斤从3块5涨到5块5,上海青每斤也从2块5涨到4块5左右。
据了解,云南叶菜小涨,2-3毛左右;宁夏菜心回暖,每件涨幅在10-20元之间。
据北京银黄农业公司销售经理郝建利介绍:空心菜由(去年)一元(一斤)涨到三元(一斤)左右,还有豆角,(去年)三块涨到现在五块至八块(一斤)。
下面以浙江为例,详细分析菜价上涨原因。
01
蔬菜普遍减产
农户有订单也出不了货
舒兰农业位于钱塘江对岸的萧山围垦一带,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农业企业。据负责人沈玉兴老板介绍,由于今年梅雨时间特别长,围垦一带的菜农,无论是大棚还是露地蔬菜,损失都是挺严重的。
舒兰农业的200亩露地蔬菜,现在主要种的是冬瓜,前段时间刚采收过,现在的个头还不算大。“雨下到现在,地里的冬瓜基本已经不能销售。地势低洼的地方,准备连根拔掉,补种些其他蔬菜,地势高的地方,留几根藤再观察一下长势”,沈玉兴说。
同样被雨水折磨得欲哭无泪的还有在余杭超山种植丝瓜的大户张国顺。他种植的是余杭本地的“香蕉丝瓜”品种,这种丝瓜果型短棒,颜色碧绿,口感软糯,一直很受市场欢迎。
张国顺告诉记者,“茄果类的蔬菜,对光照要求比较高。从6月到10月,是本地丝瓜采收的季节,本来这个时候,正是丝瓜上市的旺季,每根藤上,每天都能采到一条瓜;但今年雨水太多了,一天接着一天,丝瓜长得太慢了,现在一根藤上,一个星期只能采1~2条瓜。”
今年,盒马鲜生来订了几次货。最近一个月,露地30多亩丝瓜减产严重,张国顺一直没办法交货。
02
本地叶菜洗泥浆浴
今年雨季菜价已翻倍
何林海是良渚麟海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社长,7月3日夜里的一场强降雨使得合作社很多大棚进水,叶菜被淹,“我们合作社有800亩大棚蔬菜,这一季主要种植青菜、毛毛菜,算了算,到目前为止,减产三分之一”,何社长对记者说。
和减产一同到来的还有菜价的上涨。据了解,当地青菜、毛毛菜的批发价为2.2~2.3元/斤,就在前几天,最高峰涨到过3元/斤。而这一数据在6月初的时候,只有0.9~1.1元/斤。
合作社背靠东苕溪,排涝都是靠机埠北排苕溪的。白天排干净涝水,小青菜、毛毛菜露了出来,一株株跟洗了泥浆浴似的灰头土脸。
土壤湿度太大,加上连日阴雨缺少光照,对蔬菜生长十分不利。浙江夏季原本就缺蔬菜,现在的天气,连扛把子的毛毛菜、小青菜长势都不容乐观。
本地菜减产涨价,外地菜一样跟着涨。
在杭州蔬菜批发市场做兰州夏菜生意的陈昭明,给钱江晚报记者报了当日批发价:包心菜1.4~1.56元/斤,花菜3.5元/斤,娃娃菜1.8~2元/斤,莴笋2.5元/斤。跟一个月前比较,外地菜的价格已经上涨了20%。
不过,市场蔬菜的供应还是充足的。最近三天,市场外地菜每天约1300吨,本地菜每天约1000吨。7月5日的批发价是,花菜3.5元/斤,娃娃菜4元/斤,土豆1.4元/斤,包心菜1.5元/斤,番茄2.2元/斤。
后期菜价走势?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张晶:下一阶段,以夏季高温多雨天气为主,且频繁发生强降水、强对流天气,那么在田蔬菜的管护进入关键时期,暴雨、洪涝及强降水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那么对蔬菜生产和流通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综合蔬菜生产的有利因素和天气的不确定性,后期蔬菜整体价格或继续高于去年,但涨幅有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