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化疗会引起各种副作用,其中比较严重的一个就是肾脏损害,患者常表现出血尿、蛋白尿,甚至肾功能恶化等表现。化疗药物引起肾损害的机制主要是:大多数化疗药物从肾脏排泄,可直接损伤肾小管和/或肾小球引起肾损害。药物也可引起肿瘤细胞破坏,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
化疗药物致肾损伤机制
大部分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是肝代谢、肾排泄,多种化疗药可致或轻或重的肾毒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肾衰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顺铂致肾损伤的机制主要在于细胞的损伤、炎症反应和纤维增生这三个过程。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各类药物容易对其产生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肾脏血流丰富,接触血中药物及毒物的机会较多,且容易受到药物峰值浓度的影响;
肾脏血管表面积大,抗原抗体复合物易沉积在其表面,产生免疫炎症反应;
肾脏具有丰富的酶系统,耗氧量大,易被能使细胞产生缺氧的药物所影响;
肾脏逆流倍增机制使肾髓质和乳头部的药物浓度远高于血浆水平;
如何降低化疗时对肾脏的损害?以下6条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化疗时发生化疗药物肾损害。
2、大剂量治疗时应注意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的动态变化。
3、应用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的化疗药物时,应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可由静脉补充水分。
6、尽可能采用合并用药方案,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以避免大剂量同一药物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