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爱心饭里的东莞大民生

南方日报

东莞大民生

“陈婆婆,午饭到啦……”同往常一样,11时15分,家住中堂镇的陈妹婆婆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一份由配餐员送上门的爱心饭,准时到达陈婆婆手里。

如今,一份营养丰富的饭菜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东莞老人的饭桌上。近年来,东莞市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从建立完善制度、加强设施建设、创新供给模式、强化综合监管等方面协同发力,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而去年启动的“大配餐”试点正是其中一个缩影。

东莞大民生

一顿饭吃出养老幸福味

“今天的菜很丰盛,味道很不错!”吃着送餐员准时送到的午餐,陈妹婆婆赞不绝口。在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实行后,像陈妹婆婆一样的老人用餐问题得到了解决。

今年88岁的陈婆婆独自一人居住已经有20年,几个孩子住得比较远,平时和子女的沟通基本靠电话,离陈婆婆家最近的小女儿偶尔过来看望她。过去为了方便省事,陈婆婆会一次性买好近一周的菜,常常一样菜吃好几天。“现在有了配餐,每天有菜有肉有汤,2个月胖了4斤。”陈婆婆笑得合不拢嘴。

2019年,东莞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大配餐”试点建设,将虎门、东城等12个镇(街道)作为试点,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方式,逐步将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覆盖到全市,陈婆婆所在的中堂镇便是其中一个试点。

东莞大民生

中堂镇社会事务局局长徐才顺介绍,中堂镇是全市第一个全镇铺开“大配餐”项目的镇街。自今年5月11日正式启动后,镇上报名“配餐”的有517人,采用“市慈善+镇财政补贴+个人自费”方式提供配餐服务。像陈婆婆这样符合条件的高龄独居老人,每餐只需支付6元即可足不出户享受营养可口的“三菜一汤爱心餐”。

东莞大民生

中堂镇采用“三条线专车配送+派餐员派送”模式将“新鲜热辣”的配餐送到老人家手中。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后,在保障老人吃上的“大配餐”前提下,充分考虑老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根据时令季节变化,进行荤素搭配,做到营养丰富,给老人提供中晚餐。

如今,东莞实施“大配餐”的试点镇(街道)已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配餐服务模式,其中包括社会化集中配送、自建自营集中配送、养老机构对外辐射服务、社区自营+助餐点助餐等模式。除了“配餐到家”的形式,东莞还计划今年年底前将“长者饭堂”服务覆盖到全市。届时,老人可以在家门口一边享受美味的午餐,一边和街坊唠家常。

“每天能吃到三菜一汤就是小康生活,最幸福就是现在。”陈婆婆说。

东莞大民生

东莞大民生

送“爱心饭”更送精神食粮

“婆婆,我们来看您了。”7月3日这天,寮步镇负责送餐的社工叶伟彬和居家养老护工葵友姨一起去看望刚出院的韩婆婆。

韩婆婆今年88岁,一个人居住在寮步镇石步村的一间老房子里。2014年起她开始享受寮步镇为辖区内为长者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2016年起开始享受寮步镇的长者送餐服务。“年纪大了,自己买菜做饭力不从心。自从有了护工上门帮忙打扫卫生、送爱心餐,大大减轻了生活压力,也让儿女更放心。”韩婆婆笑着说。

寮步镇社会社务局副局长尹永儿介绍,目前镇内统计80岁及以上的孤寡老人共120户,其中有91户生活在寮步的各村(社区)。2013年起,寮步镇开始为这些独居的孤寡老人提供免费中午和晚上2餐服务。“我们通过厨房助餐配餐模式,为寮步镇23个村(社区)的长者提供就餐服务。”至今共送出20万份“爱心餐”。

东莞大民生

送餐社工叶伟彬介绍,他们还聘请了营养师进行食材搭配,保持菜式符合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他告诉记者,配送公司严格保障饭菜食材质量,菜式以符合当地老人口味的本地菜为主。更重要的是有“人情味”,他们希望从“爱心餐”为切入点,护工即是“配餐员”也是老人的“倾听者”,改变以往老人独自在家“没人倾诉、关心”的现象。

开展送餐服务的过程中,社工们通过饭前闲聊、精神状况观察以及送饭过程中,加深了对长者居家生活的了解,了解长者的需求,以此发挥社工的专长,为长者提供更多针对性的关怀和服务,让他们在熟悉的社区中享受幸福生活。

叶伟彬介绍,以送餐服务为切入点,他们还延伸了组织义工及企业爱心人士上门关爱老人活动,以及居家养老设施改善等服务。“在社区养老,吃得好、睡得香,心情也好了。”家住寮步镇石步村的老人们连连称赞,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他们脸上。

多元化提升居家养老服务

一碗“爱心饭”里体现的是实现“老有所养”的愿景,为了将这一民生工作做细做实,东莞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开展“大配餐”服务外,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上门照料、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居家改造等工作。

在东莞的多数高龄独居长者家中,常常能见到一部由小屏幕和数字键盘组成的白色手机,按中间的红色按钮即可接通应急呼救平台……这是2010年东莞开发建成的“平安铃”社区老年人应急呼救系统,目前共有9052名老人通过使用“平安铃”终端智能设备,享受应急救援、定位、紧急呼叫、精神慰藉等24小时在线服务。

陈婆婆拿起家中的“平安铃”手机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要给手机充好电,以备不时之需。“这个手机很好用,年纪大了不记得儿女电话了直接打电话过去就有人帮我。”陈婆婆说。

民生服务无小事,对基层而言,尤其如此。为了借助互联网+提升养老服务,2019年11月,市民政局建成并启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如今这一平台已上线“居家养老自助下单服务”线,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可通过手机微信端(APP端)、“平安铃”等通信载体,按需自主选择服务项目。系统将根据老年人需求进行智能匹配和自动派单,由接单服务机构进行现场服务,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家庭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东莞大民生

■一线探访话小康

用大民生温暖百姓小日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采访中,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科副科长王吉华介绍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事业,当前为“老有所养”做的点滴努力,都可能是为未来积攒一份幸福。

对于不少高龄独居老人来说,他们在买菜做饭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往往以“凑合”来解决一日三餐。东莞用一碗“爱心饭”,一间“爱心食堂”解决了长者吃饭难的问题,把社会的温暖送到了老百姓的餐桌上,用热腾腾的饭菜温暖着长者的心灵。

东莞大民生

不仅仅是一日三餐,东莞市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除了解决老人的用餐难题,东莞还通过“互联网+养老”的方式为老年人家庭提供个性化需求的养老服务,同时村(社区)还与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定期入户为老人体检,助力老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足不出户幸福养老。

一个实事项目,要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还需要多方的合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加入服务队伍中,为长者提供上门照料、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服务。

小康生活一头连着大梦想,一头连着小日子。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切实提高东莞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薛屏

编辑 毛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