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晴雨交替,柑橘上不少病害开始借机发威,如砂皮病、溃疡病、脂点黄斑病、疮痂病等趁乱上果,形成花皮,而炭疽病更能引起大量落果,造成减产。
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病害则更加“阴狠”,此期能上果,但不显症,潜伏数月后(多于膨果后期)再集中爆发,让前期的辛劳全白瞎~
柑橘黑斑病,了解一下!
黑斑病也叫黑星病,病原为叶点霉菌,主要危害柑橘果皮、叶片。
黑斑病越冬病叶及病斑特写 图片来源:罗金水老师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柑橘秋梢叶片上越冬,掉落的叶片通常不能成为侵染源。因气温较低,病斑会逐渐革质化。
黑斑病春梢病叶 图片来源:海精灵群友提供
随着次年温度回升,留存在树上的带菌叶片开始繁殖产孢,通过雨水飞溅的方式侵染春梢。
黑斑病在叶片上的两种表型:黑星型(上),黑斑型(下)
春梢感病,会生成褐色近圆形小凹陷斑,部分带有黄晕,后期可发展成黑星、黑斑两种表型。
黑斑病病菌侵染幼果电镜图 图片来源:罗金水老师
柑橘幼果阶段,是病菌侵染的高峰,分身孢子在果面萌发出芽管,侵去果皮,但几乎不显症。当柑橘进入膨果期后,因果面蜡质层的产生,侵染急剧减少。
黑斑病在叶片上的主要表型:黑星型(左),黑斑型(右)
果实膨大后期,前期潜育的病菌将陆续显症,成熟期时集中爆发,携带病菌的果实在贮运过程中可继续发病生成新的病斑。
今年柑橘黑斑病恐发生偏重
①上年普遍采果偏迟,清园不彻底,病原基数较高。这一点从春梢期该病的发生情况就能看出,依据往年经验来看,黑斑病在春梢上发生量较小,但今年我们收到不少类似的反馈。
②暖冬、春季连阴天多,当前骤雨骤晴,使得树势低下,同时也为病菌的侵染提供了条件。
③不少果园仍处于生理落果阶段,膨果期来得迟,侵染期就长,会加重该病的发生。
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1. 加强橘园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调节氮、磷、钾比例;低洼积水地段注意排水;修剪时,去除过密枝叶,增强树体通透性,提高抗病力。
2. 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并清除地上落叶、落果,集中销毁。同时喷洒45%石硫合剂结晶30倍液,铲除初侵染源。
3. 柑橘落花后开始喷洒0.5: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55%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5天1次,连续防治3到4次。
4. 加强贮藏期管理,贮藏期认真检查,发现病果及时剔除,控制窖温在1~2℃。
来源 | 农业助手、天天学农柑橘号
编辑 | 刘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