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私人订制”,看中山小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

南方+ 记者

摇摇欲坠的土墙,沿着断垣支起一抹布帘就是厕所,这曾是中山市小榄镇联丰社区居民梅姨一家生活了多年的地方。房子是老旧危房,亟需修缮,但长期卧病在床的梅姨有心无力。

在小榄镇新文明实践中心牵头的帮扶下,2019年梅姨加入了该镇的“汇爱筑家”旧房改造计划。今年梅姨一家终于进驻了新房,“新家,就是生活的新希望!”她说。

“汇爱筑家”的前身源自小榄镇新市社区一个名唤“美丽大变身”的住房改造公益项目,通过整合政府、社区、社会的力量,形式一股撬动文明实践的强大合力,对困难家庭一对一帮扶,为他们打造“梦想中的家”。

“汇爱筑家”计划的爱心设计师之一翁国政。

改造精细化让受助者住得有尊严

穿过锃亮的不锈钢大门,前方是一个小小的庭院,左边是厨房,和起居室;右边依次是主卧和两个孩子的房间。

洁白的墙壁、明亮的窗户,无不诉说着,这是一套崭新的住房。谁能想到仅在数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套被鉴定为C级的危房。

“3个间房,2个是危房。厨房的瓦片随时会掉下来,一到下雨天跟野炊一样,冒着雨炒菜,又淋着雨端菜。庭院里就是一片泥泞,稍微挖开,竟然有几十个老鼠洞。”回忆起第一次来到梅姨家中,对房子进行评估,公益设计师翁国政说,那样的画面让人痛心。

更让人揪心的是梅姨家里的排水问题。因为地势较低,院子又缺少排水通道,每次大雨过后,院子里常常会水浸。而正门前,就是一条臭水沟, 周边的邻居都已经覆盖成暗渠,只有梅姨家因为没钱,无法处理,每到夏季总是弥漫着一股恶臭。

“每次刮台风、下大雨,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家。”联丰社区民政专干吴振华说,每逢灾害天气,社区工作人员都会赶来查看梅姨家的状况,并劝吁他们暂时撤离。

“这么多年,孩子没少遭罪,但靠我们自己毫无办法。”梅姨说,原来的土坯房和大伯一家相连,虽然有3个房间,但一家四口无论是吃饭、睡觉、学习,都只能挤在起居室完成。

经过评估,除起居室以外全部都要改造,整体造价超过8.9万元,是“汇爱筑家”项目中金额较大的工程之一。作为一个公益项目,每套危房的改造都要精打细算。“我当时就坚持一定要进行全面改造。两个孩子都大了,需要独立空间才能更好的成长。”

在翁国政的坚持下,除了市、镇政策资金外,社区、公益中心以及社会多方合作,梅姨家的改造才得以启动。

在改造过程中,翁国政们将地面升高了几十厘米,地面、墙裙都贴上了瓷砖,院子中间专门设计了排水口,将潜在的涝害排除;此外,根据旧房的布局,调整了房屋的功能和布局,为两个孩子设置了独立房间,并增设独立卫生间。

床铺干净整洁,屋内光线充足,摆弄着小儿子原本就整整齐齐的书桌。“孩子们终于能够安心学习了。”梅姨笑着说。

“私人订制”的危房改造,更加注重回归住房本质,从房屋的安全、通风、采光、健康等重新设计和思考,为受助者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引导公益力量与民生工程有机融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拥有一套安全干净、功能齐全的住房,不仅是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更点燃了受助者对生活的希望。

在小榄镇,像梅姨这样的危房改造受益者还有很多。

 近年来,小榄镇积极推进旧房改造,继“美丽大变身——社区困难家庭家居改造计划”后,镇宣传办、民政等部门联合“築+公益计划”组委会和圆网基金会宏毅青年基金共同发起“汇爱筑家”旧房改造计划。

2019年4月3日,小榄镇“汇爱筑家”旧房改造计划在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启动,随后各社区带领社工、社区工作人员、设计师和高校师生到结对的住户交流并勘查房屋结构,开展对全镇7个社区共计10户困难家庭的一对一帮扶行动,为他们打造“梦想中的家”。

家在小榄镇绩西社区的连婆,经危房改造后,终于可以从广州搬回来与儿子团聚。

“针对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我们的改造更注重回归住房本质,从房屋的安全、通风、采光、健康等重新设计和思考。”小榄镇慈善会秘书长何圣棕介绍,去年以来,该镇民政部门主动挖掘和联动社会资源,对13户家庭的危房进行改造,投入资金70多万元。

在中山一些相对偏远的乡村和社区,不少困难户居住的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盖的土坯房,不仅居住条件差,而且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依靠有限的民政资金,对这部分困难家庭的危房进行改造,大抵也只能“查漏补缺”完成最基本的修缮,为什么小榄的“汇爱筑家”却能够按照受助者的实际需求,为他们进行“私人订制”?

在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张详细的流程图,诠释了中心推动该镇文明实践的过程。据了解,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全市省级试点单位,镇党委书记梁荣佳任中心主任,推动开展各项工作。中心工作人员陈婉欣介绍,该中心通过“1+3+N”模式,发挥党政引领,社区推动,社会协同的方式,不断发挥作用,并联动15个社区全部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以“汇爱筑家”项目为例,结合市、镇财政资金,同时链接链接公益平台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根据不同受助者的具体需求,向社会有针对性地征集物资、家电,优化水电安装等服务内容。引导公益力量与民生工程有机融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这正是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

“现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设计师都参与进来。”新市社区工作人员麦景刚说,自项目发起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来自各地各行业的志愿者也源源不绝的加入到项目当中。

【文字/图片】伍杰

编辑 卢子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