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柑橘日灼、高温落果,这个元素不能缺!

农财宝典
+ 订阅

温度是影响柑橘生长极其重要的环境因素。

一般来说,适宜柑橘生长的年平均气温要求在16~23℃,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影响其生长。

我国各柑橘主栽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常常会遭遇突发性的高温天气。而且今年的气候条件异常,我们更要警惕雨后放晴,气温陡升,从而加重柑橘热害。

高温热害对柑橘的影响

植物体温、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都是影响柑橘热害的重要温度计,通常情况下,空气温度占其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我们的柑橘来说,气温在37℃以上时,就会停止生长了。如果温度继续上升的话,各项生理活动就会出现错乱。

①破坏柑橘的抗氧化防御系统

活性氧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内部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活性氧水平很低的话,也不会对细胞造成伤害。

但是当高温胁迫发生的时候,活性氧就会增加,而与抗氧化防御系统相关的保护酶系统就会因高温而失活,过度受热部分的细胞就会受到损伤。

②影响叶绿素合成

一方面,高温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降低了叶绿素的形成;另一方面,在高温下发生的光氧化反应,会使植物体内的活性氧产生量快速上升,导致细胞内叶绿素含量减少,甚至会引起光对叶绿素的漂白。

③降低净光合效率

除影响叶绿色合成外,高温还可会引起光抑制现象。

柑橘是耐阴的植物,而高温天的强光照会抑制其部分光合作用。此外,高温也会影响二氧化碳的同化能力,影响光合效率。

④内源激素紊乱

高温会引起叶部生长素的上升,果部生长素的下降,影响稳果;果部的乙烯、脱落酸含量亦会异常攀升,而引起落果。

日灼与高温落果

很多人会把日灼与高温落果混为一谈,但它们还是有所差异的。

日灼:

常出现在果实、叶片部位。主要症状是病部初期失绿发黄,随着日灼加重,最终叶枯、果黑。

其本质原因是活性氧对细胞损伤、叶绿素合成受阻与漂白两点,至于后期出现的黑果是因为果实细胞破裂,胞间物质外渗后,氧化而变黑。

高温落果:

主要原因市柑橘营养供给不足或是无法进行有效供给,以及内源激素失调。

那补钙为什么能减轻柑橘高温热害?

大家都知道在柑橘的幼果期一定要补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果实生长发育对钙素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减少生理病害,如裂果、日灼。

或许大家听说过,钙能够增强果皮的韧性,但相信大家对于钙素预防日灼(高温热害)的机理还是不太了解的:

①外源增施钙肥,可使柑橘在高温逆境下维持气孔正常开闭、缓解光合色素的分解及提高光合系统相关酶的活性,从而使其保持较高的光合作用。

②外源钙可提高植物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含量,保持膜结构及功能相对稳定性,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热性。

来源 | 农业助手

编辑 | 刘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