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嗬!嘿嗬!”
今天麻涌河道上应充斥着
吆喝声、鼓声、喝彩声
河岸边该人潮涌动,锣鼓喧天
今天是麻涌一年一度的“龙船景”
(农历五月十六)
但今年因疫情的原因,暂停举办
那么,今天一起来回顾下
麻涌龙舟那些年
与人们交缠的记忆
与当地共生的基因
与时间并存的荣光
•1•
800年时光 立村相伴相生
岭南珠三角洲地区,龙舟竞渡是本地端午时节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地处珠江入海口的水乡小镇麻涌,河涌密布,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四通八达,龙舟是人们生活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群众运动。
麻涌于宋朝立村,而麻涌龙舟,与麻涌立村相伴相生,如今也已有八百多年历史。麻涌历史以来并延续至今的有四个“景”,五月初九的“漳澎景”、五月十四的“南洲景”、五月十八的“鸥涌景”,以及五月十六麻涌镇最盛大的“麻涌景”。
▲20世纪80年代麻涌“龙船景”
▲1999年麻涌“龙船景”
从古到今,龙舟之于麻涌人的记忆,是植入文化的基因,麻涌人爱龙舟,懂龙舟,“龙舟竞渡”向来是麻涌人最传统、最热闹的体育盛事。
•2•
与时间并存,与荣光同在
麻涌人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龙舟的热爱,进入农历五月,麻涌镇内的大河小涌都格外热闹,停歇一年的龙舟鼓在涌边响起。
旧时,传统龙舟的活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趁景,二是扒标。趁景一般在各村轮流举行,各村之间的龙舟互相探访,交流;而扒标旧时称“斗龙船”,亦是我们熟悉的龙舟竞渡。
▲趁景
▲麻涌龙舟竞标赛现场
作为著名龙舟之乡的麻涌,这项运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村村有龙舟,人人爱赛龙舟,麻涌龙舟队先后参与过国内外大大小小的龙舟赛。
麻涌龙舟早在民国时期有过一段鼎盛的盛况,最早可追溯至民国二十五年。当时增城新塘“扒大标”,盛况空前,龙舟云集,而麻涌萧姓、莫姓龙舟参赛就一举夺得冠亚军。
▲2010年麻涌龙舟锦标赛
解放后至“文化大革命”时期,麻涌龙舟以乡村为单位参加各种比赛,也获得过不少大奖。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麻涌龙舟主要以漳澎村队为代表,参加大型的国际国内赛事,夺得多项冠军,取得了很多国际荣誉,成为东莞龙舟最为“威水”的地方,享誉中外。
▲麻涌漳澎村龙舟队
•麻涌漳澎村龙舟队主要战绩•
1984年麻涌漳澎龙舟队代表东莞市参加香港第七届国际赛并夺得冠军
1993年麻涌漳澎龙舟队获得澳门邀请赛冠军
1997年麻涌漳澎龙舟队获得第二届“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男子组总冠军
1997年麻涌漳澎龙舟队代表国家参加加拿大参加多伦多华裔会龙舟邀请赛并夺得“加航杯”冠军
进入21世纪,龙舟文化逐步成为麻涌的一种品牌,而麻涌龙舟景拓而广之,由“景”成“节”。在2006年6月11日,麻涌镇举办了第三届水乡文化体育艺术节,以“龙舟景传统游龙活动”拉开序幕。
▲2019年麻涌“德永佳杯”龙舟竞标赛在华阳湖畔举办
2013年起,麻涌龙舟迎来了新发展,当年6月全职化的东莞麻涌光大龙舟队成立,此后不但在多项在国内外赛事中获得佳绩,也多次以“全满贯”之姿摘下国内级别最高、竞技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中华龙舟大赛分站赛总成绩第一的成绩。
▲麻涌光大龙舟队
▲麻涌光大龙舟队在华阳湖训练
•麻涌光大龙舟队主要战绩•
2014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小龙国际公开锦标赛等三项国际冠军
第九届世界龙舟俱乐部锦标赛 200米、500米冠军
2014中华龙舟大赛年度总冠军
2015中华龙舟大赛(江西鄱阳站) 100米、200米、500米以及总成绩四个冠军
2015中华龙舟大赛(浙江温州站) 100米、200米、500米以及总成绩四个冠军
2015年在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豪夺三项国际赛事冠军
2016月麻涌光大龙舟队,正式解散,不过热爱龙舟竞赛的麻涌人怎会因此就缺席在国内外赛场上,通过层层选拔,2017年麻涌男子传统龙舟队成立,随即也斩获了首个大赛冠军。
麻涌男子传统龙舟队获得肇庆市星湖举办的“纵横传播杯”2017年传统龙舟争霸赛1000米直道赛的冠军。
▲“纵横传播杯2017年传统龙舟争霸赛
王者归来的麻涌龙舟队,再次返回国际赛场上,在2017年举办的第26届艾格丽萨国际龙舟邀请赛,以1分28.10秒 的成绩,勇夺职业混合组桂冠。
此后,麻涌龙舟队多次征战国内外赛场,夺得过65项桂冠,战绩和荣光还在继续和刷新......
▲征战国外赛场的中国广东东莞麻涌龙舟队
参赛之余,麻涌也承办过多个中国顶级龙舟赛事。每场龙舟大赛都能吸引十余万观众前来现场观看,场面盛大奔腾。
•麻涌承办的大型龙舟赛事•
2013年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
2015年中华龙舟大赛(东莞·麻涌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群众比赛龙舟预选赛暨“众来达杯”2017东莞龙舟锦标赛
2017年麻涌国际龙舟嘉年华
第18届亚洲运动会龙舟项目国家集训队选拔赛暨“玖龍杯”2018年中国龙舟公开赛(东莞麻涌站)
•3•
麻涌五彩斑斓的龙舟文化
龙舟,已融入水乡麻涌人的生活,但又远远不仅于此。
传统上,每年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麻涌就会出现“起龙舟”的热闹场景。
因为旧时传下来的传统龙是用松木做的,但松木忌太阳暴晒,只有在水里长期避光保存龙舟才能越发坚硬结实。
所以每年龙舟竞渡结束后,村民们就会将龙舟深藏河涌底淤泥里,这样保存的龙舟即使经历数十年仍不会腐朽。
在起龙舟前,要选好时辰,当天当锣鼓敲响村民便蜂拥而至,壮丁们就会跳下河涌挖龙舟,而老人则会在河涌边点香火、燃放爆竹、祭拜“河神”,以祈求风调雨顺。
现在,龙舟普遍不用松木改用杉木,松木容易腐烂,杉木不会,而且轻便,速度快,保存方式也更便捷,只需吊起来,因而龙舟棚应运而生。
▲龙舟棚一般依水而建
除了起龙舟,水乡麻涌人的龙舟礼仪真不少。
村里要打造新的龙舟,就要选一位名声大、手艺高、技术好,有造龙舟经验的老师傅来制作,并负责设计、制作的全过程。龙舟打造好之后,要挑选一个“好日子”举行下水仪式。
龙舟竞渡前,给龙舟“点睛”的是必不可缺的仪式,龙舟点睛,讲究一招一式,要中规中矩,有板有眼。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种仪式非常典型地表现出来龙舟文化的门道。
▲赛前为龙舟进行“点睛”
“吃过龙舟饭,饮了龙舟酒、全年健康无忧愁”,麻涌素有吃龙舟饭的传统,最早是做做给划龙舟的队员吃的,后来演变成了所有来宾、观众也一起分享的举行龙舟赛时的一项热闹内容。
▲龙舟饭运送到村里分享食用
▲龙舟竞赛后,村民齐聚吃龙舟饭
正宗的龙舟饭以3:7的糯米和粘米做饭底,美味秘诀是配料,包括肥仔秋腊味、北海的鱿鱼、粤北山区的花菇、爽口的头菜,下锅“拉油”后,加上用葱花、盐、豉油调味,之后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要是能加上一勺提香的猪油,那就更完美了。
▲“莫氏麻涌龙舟饭”成功注册国际商标
龙舟,不仅是麻涌的一个文化图腾,也是一代又一代麻涌人的集体回忆。麻涌人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龙舟的热爱。麻涌小龙舟工艺品传承和延续靠的就是这份热爱。
制作一条小龙舟相当不容易,要经过画图、切割、打磨、上色、涂油漆等多个工序,还要制作龙筋、龙板、船旁、龙头、桡、鼓、锣等配件,小小的龙舟在做工上有诸多要求,非常考究木匠的手艺。
在当地,以前不少人靠制造小船小艇这门手艺赚钱养家,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众多木匠工人早就另谋出路,梁盛强、萧志才是老一辈坚持保留传统手工艺的人。
▲梁盛强制作过小龙舟超百条,船桡超万支
•4•
明年一起来麻涌看龙舟赛
对麻涌人来说,每个人对龙舟都有特殊情怀,每听到锣鼓声响都会跑到河边看一看,翘首等待龙舟划过,是很多人既成的习惯。
而农历五月十六的麻涌景,是东莞龙舟季的压轴大戏,在麻涌当地往往比过年还热闹,涌河两岸锣鼓声响起,百舸争流,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今年“盛况”不再,愿明年我们能再次齐聚麻涌,吃龙舟饭、 看龙舟赛。
《寻味东莞》第二集菜单抢先曝光!这也太馋馋馋人了!
麻涌宣教文体局“美丽麻涌”编辑部
责任编辑:莫汝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