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解难题、优服务,让百姓安居乐业

南方日报

每半个月,广州花都的陈荣新都会来到村口的村卫生站看病,只要一元挂号费就可以拿半个月的降压药。

在佛山顺德,社工刘洁莲正在和同事们商量下一场文化活动。她们窗外的院墙上,是当地新旧八景的手绘图。

全面小康,不仅意味着居民收入增加,还意味着更好的医疗、教育和文化服务,意味着更好的生活和创业环境。

在广东各地,各具特色的机制创新、平台建设层出不穷,共同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安居乐业保驾护航,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助推器。

一元看病

十年累计就诊1102万人次

“这是半个月的降压药,记得按时吃。有不舒服就过来看。”在广州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的村卫生站,全科医生邱华对74岁的村民陈荣新叮嘱说。

记者走进这间村卫生站,面积不过三四十平方米,却“五脏俱全”:诊室、治疗处理室、中医理疗室、家庭医生签约室……

“只要一元钱挂号,拿药不要钱,看病没负担。”74岁的陈荣新虽然戴着口罩,也掩盖不住他眼角的笑意。这些年,陈荣新心脏不太好,患有高血压,十多年前每次都要骑近一个钟头的自行车到镇里医院看病,医药费每次都要花上两三百元。如今,他可以直接步行几分钟到村里的卫生站看病拿药。此外,每年两百多元的医保费用也是由他所在的生产队承担。

拿了药,陈荣新并不急着走,坐在诊室外面的椅子上歇歇脚,正好遇到同村的钟玉英。“医生说心脏附近可能有动脉管硬化,这次过来看心电图。”68岁的钟玉英,耳朵有点背,要很大声才能听清。这次看病让她很高兴:检查不收费,检查结果也没问题。

“没有卫生站比较困难,我们老人只能骑车20分钟到乡镇去看病。年纪大了,需要师傅或者儿子用车子带我们去。”钟玉英说,“现在家门口看病,省钱又省时间,这个政策好!”

儒林村的村卫生站全科医生邱华在这里工作了十来年,负责村里3100多名常住居民的健康服务。在给村民看病间隙,她打开了话匣子:村里有1910人签约了家庭医生,其中高血压患者169人,糖尿病患者66人,遇到身体不便或者突发不适的,她都会背着二三十斤的“全科医生助诊包”上门诊治。邱华说,卫生站的设备也越来越好,可以提供的基本药物也增加到两百来种。

在广州花都,村民在村卫生站看病,只收一元钱挂号费,若需注射则另交一元钱注射费,药品及诊疗费全免,足不出村即可免费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这也改变了村民的就医习惯,小病不拖,降低大病发生几率。十年来,“一元钱看病”累计就诊1102万人次,为农民减负1.83亿元。

一片园地

满足四万村民文化需求

走进位于佛山顺德水藤村的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我在这里教拳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希望让更多人学会咏春,爱上咏春,强身健体。”咏春拳老师黄英祺带着二十多名孩童练拳,“嘿嘿、哈哈”一抬拳一扭身都有模有样。

隔壁的粤韵坊里,头发斑白的粤曲爱好者们在为义演进行曲目练习,吹拉弹唱好不热闹;楼下的乒乓球馆,八位村民捉对厮杀,声如珠坠玉盘清脆响亮。

从乒乓球馆出来,学膳班里热气腾腾,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烈的清甜香气,那是刚出炉的糕点。社工刘洁莲说,除了制作传统小吃,这里还会定期进行厨艺培训和交流。

旁边的图书馆,在排排书柜间,在几张书桌椅旁,十多个孩子手不释卷,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对窗外的热闹充耳不闻。

“这座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我自己也喜欢看书,做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和兴趣结合,挺好的。”黄英祺说。从去年开始,她每当周末有空,就过来做志愿者。一段时间之后,黄英祺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整理书籍。

“水藤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但我们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我们要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把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水藤村党委书记邓良传介绍,水藤村目前本地人口近一万人,外来人口约三万人,希望通过文化和党建的力量推动新老水藤村人的融合交流,形成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的坚实群众力量。

一场调解

帮企业追回375万欠款

麦建堪是佛山一家织造企业的负责人,与开平某制衣公司有多年的合作关系,交易一直有赊账。后来不知不觉赊账金额达375万元。

“对方除几十台车衣机外没有其他固定资产。一拖超过三年,律师说超过了诉讼时效了,官司都打不赢了。怎么办?”就在绝望中,有朋友告诉麦建堪,佛山有一家信用调解委员会专门为企业追收账款,化解矛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打通了信调委的电话,很快就得到受理。2019年春节后,麦建堪和信用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一起到被申请方的企业,经过近4小时的艰苦谈判,当场让对方定下还款承诺——每月还3万元,10年还清。

“我对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信调委灵活应用国家联合惩戒政策,让我的375万又得到了法律保护。”麦建堪感慨道:“我感受到的是佛山政府在用心打造营商环境。虽然现在生意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我敢说,我可以挺直腰做生意!”

人民调解员时国英回忆说,向对方重点宣讲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特别是“恶意拖欠货款属于重点联合惩戒的对象”,不听劝说且不履约的,企业的欠款事实将公示在全国企业征信系统上,被申请人意识到欠债不还,将对企业运营和家庭产生影响,最后同意分期还款。

近年来,佛山市禅城区不断探索“互联网+人民调解”路径,目前,全区共有人民调解组织223个,调解员1583人。近三年全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件12721宗,调解成功率98%。

■一线探访话小康

破解百姓“痛点”,就是奔小康最美姿态

如果说城乡更新为实现小康生活提供了更好的“硬环境”,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则提供了更为细致入微的“软环境”。

无论是广州花都的“一元钱看病”,水藤村的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还是佛山禅城的“互联网+人民调解”,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尽可能低的经济成本实现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

从效果看,这些举措也都得到了群众的热烈响应。究其原因,正是抓住了群众需求的痛点。

有些农村老年人看病难、负担重,“一元钱看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费用大幅减轻,可以在家里安享晚年。

珠三角很多城镇由于经济发展,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文化需求多样,那就开设更多特色活动室,举办更多培训、分享活动,让人们在充分参与的愉悦中增进了解,塑造和谐交融的文化纽带。

清官难断家务事。民间纠纷往往涉及面广,单纯通过法律手段有时难以奏效。将信用建设与人民调解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解决单个纠纷,而且有利于诚信社会的长远建设。

这些工作或许并不起眼,但也正因为着眼小,才与老百姓贴得紧、落得实,成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生动体现,点滴之处,汇流起来就是广东人奔小康的壮阔美景。

【原标题】

广东各地机制创新、平台建设层出不穷

解难题、优服务,让百姓安居乐业

【记者】王彪 黄叙浩 吴明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邢泽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