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昌荣后人:“干革命是应该的,从未想过要留名”

南方+ 记者

1934年,龚昌荣在上海被捕。而在此之前,已怀有身孕的妻子张美香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判入狱三年。后来,他们是如何逃过一劫,继承龚昌荣的遗志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日前,南方日报记者跟随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前往广州,找到了龚昌荣的幼子陈競球。他表示,包括父亲在内,全家人投身革命事业,是应该的,从未想过要留名。

识别二维码,看龚昌荣事迹>>>

记者: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隐蔽战线的战士龚昌荣?

陈競球:我是在监狱里出生的,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父亲。母亲在被捕前,和父亲的队友对好口供,丈夫姓陈,所以给我起名陈競球。在我两岁那年,我父亲的战友陈普铭以“家翁”的名义,保释了母亲和我,又到孤儿院认领了我的哥哥姐姐,将我们一家送到乡下。当时母亲很少跟我们讲起父亲的事,但我知道他就是一位英雄。

记者:后来,您的母亲是如何带领儿女继续从事革命斗争?

陈競球:抗日战争爆发后,我的哥哥先是到了香港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后来又去延安。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到香港的秘密电台工作、生活,我一直都知道她的工作。

记者:为什么龚昌荣的革命烈士证在1986年才办理?

陈競球:我们一直没想过要办证明,干革命是应该的。是一位故友此前曾听母亲讲过父亲在南京牺牲的故事,没有找到相关材料,于是写信到国务院里请求给我们补办烈士家属证,又找到了南京《新民报》当时刊登的父亲牺牲的消息寄给我,我们才到省里办证明。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您父亲的资料?

陈競球:近几年,我看到有一些关于我父亲和红队的报道,和我了解的有些出入。为了能更加准确地讲述父亲的故事,所以我就决定自己收集,一开始是各种录像带和一些旧书,后来我的家人也加入到这个行列里,尤其是我的小儿子陈思广,最积极,平时他看到关于爷爷的一些报道都会转发给我。我执笔的这本《龚昌荣烈士传(暨陈家家史)》,他也帮忙整理了很多资料。这本书我给孩子们都发了,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看看,传承先辈精神。

【图文】郑琦

【H5制作】黄绍侦 区瑞香

【通讯员】华莹


编辑 周柳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