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金灿灿的稻田
远处的群山和近处
灰瓦白墙的客家围龙屋
构成了一幅祥和的客家山村图
李艮辉 摄
这就是百年古村落——侨乡村
所散发出独具
浓郁客家风情精致别样的美
黄晨宇 摄
南口侨乡村曾被认定为 “广东省古村落”
并享有
“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落”的美誉
后又被命名为
“中国古村落(传统客家民居)”
黄晨宇 摄
侨乡村客家传统民居
聚落历史悠久、遗存丰富
保存较好、传承有序
地域特色鲜明
现存较为完整的
各式客家传统民居有108座
李艮辉 摄
它们依山麓逶迤而建
各自成幢又相互守望
而绵延数里
新梅互联 摄
南华又庐
有100多年历史的“南华又庐”
是目前客家地区最大
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
早在2002年便被列为
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梅互联 摄
南华又庐是创建人潘祥初
创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
有“十厅九井”之称,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外观宏伟大方,建筑风格秀丽古香
陈莫凡 摄
德馨堂
在侨乡村的客家围屋建筑群中
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
当属“德馨堂”
整座围屋布局严谨,造型独特
房间布局为通廊结构
屋内雕龙画凤,装饰精美
罗裔鹏 摄
德馨堂
由印尼侨领潘立斋于1905年始建
1917年全面建成
是一座两堂四横两围龙建筑
房间布局为通廊结构
该屋的特点是两层围龙,内围与外围相通
外围与内围之间的距离较窒窄
地板用三合土夯实
全屋占地面积为7500平方米
共有66间
来源:网络
毅成公家塾
俗称老校的毅成公家塾
是南口安仁学习前身
由潘氏侨胞潘立斋
潘祥初两先生捐资建造
来源:网络
房前屋内两株鸳鸯银杏古树
后花园一株花香馥郁的白玉兰
守护着这庄重、古朴的建筑百年
来源:网络
油菜花
新梅互联 摄
每年2月左右,北方还是春寒料峭,甚至还下着大雪,南方却已经春暖花开,广东省的油菜花更是早早的开始绽放了,油菜花,在梅州南口镇侨乡村,号称与江西婺源相媲美,金灿灿的油菜花绝对是春天里赏花的好去处。
当地美食
客家酿豆腐是客家的名菜。久负盛名,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豆腐是中原传统饮食习惯,与迁徙地特殊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典范食品。
新梅互联 摄
梅菜扣肉是一道百吃不腻的菜,干韧的梅菜吸收了猪肉的油腻,令猪肉肥而不腻,而梅菜多汁甘香,是一道色泽油润、香气浓郁的美味佳肴。
新梅互联 摄
仙人粄是梅州男女老少都喜欢的常见特色小吃,调入蜂蜜,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而说到其中较出名也较正宗的,就要属梅县南口镇车陂的仙人粄。
新梅互联 摄
客家味酵粄是用大米浸透磨成米浆,用开水冲浆,配以适量土碱,盛小碗用旺火蒸熟而成。味酵粄风味独特,在粄上面淋一些用黄糖和酱油熬成的佐料便可食用,亦可切片加猪肉、香菇炒食或拌面粉浆油炸。
新梅互联 摄
黄皮豆干,制作工艺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新鲜的黄皮豆干显得油光黄亮,外皮紧凑柔韧,厚约为一指,宽七、八厘米,令人垂涎欲滴。掰开后,里面可看到“鸡肉丝”状蛋白,吃起来柔韧耐嚼,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可以把黄皮豆干切成丝状或片状,加上鱿鱼丝、韭菜用来做菜,别具一番风味。黄皮豆干还可以用来煎、炒、焖等。
新梅互联 摄
建筑是艺术
亦是文化的载体
亦是生活的写实
喜欢上侨乡村
只需要几秒钟
因为在这遇见了这座客家围屋博物馆
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
图片来源:新梅互联、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