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英德勤丰村:人才“归巢”带富乡亲,技能下乡培育新机

南方日报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报道

时值盛夏,清远英德石灰铺镇勤丰村青山如黛,山脚下茶趣园里茶树飘香。周末不用上班,江海燕会到茶趣园旁父母经营的特产摊位上帮忙。由于价廉物美,他们家的茶叶、中药材备受青睐,生意火爆。虽然顾不上休息,但江海燕总是面带笑意。

“六年前,家里可谓了无生趣。”江海燕向记者回忆道。那一年,妹妹烫伤,母亲得了甲亢,生活的重担让父亲熬白了头,江海燕一度想放弃学业打工养家。好在有扶贫政策精准帮扶,她考上了大学,生活条件开始好转。去年大学毕业后,心怀感恩的江海燕回到家乡参加扶贫工作,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乡亲改善生活。

最近几年,像江海燕这样毅然回到家乡发展的年轻人才正变得越来越多。在农村电商、“粤菜师傅”等新业态、新抓手带动下,不少昔日的贫困户掌握了劳动致富的“十八般武艺”,农村地区也有了更丰富的就业、创业机遇,为人才返乡“输血”、带动乡亲致富开辟出一片施展拳脚的新天地。

《南方日报》7月3日A05版报道

《南方日报》7月3日A05版报道

大学生返乡

昔日精准扶贫对象成了扶贫工作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填好收货人信息,选择上门时间,快递员就会按时来取货啦!”晚饭过后,江海燕在家中教父母怎么预约快递、为网购订单发货。借助网络平台,江海燕家的特产卖到了全国各地。

从肇庆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毕业,江海燕为什么选择回到村里发展?事情要从六年前说起——

江海燕的妹妹和朋友玩耍时,意外落入了装满开水的盆中,全身大面积烫伤,高昂的治疗康复费用让家里债台高筑。当时正读高中的江海燕恨不得立马高中毕业,打工赚钱,给妹妹治病。

人生至暗时刻,党和政府的精准帮扶政策与当地企业的援手,拉了这个家庭一把。

镇政府、村委会将江海燕家纳入低保户,生活有了补助,家人看病的负担也减轻了。2016年,家里因病因学困难被纳入了精准扶贫对象,江海燕在上学期间连续收到了政府发放的生活费补助和免学费补助。

英德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给了江海燕母亲一份采茶的工作,父亲利用贴息小额贷款种植了8亩冬瓜和百香果,他们同时还能领取就业补助及产业补助,收入一下子提高了。如今,江海燕一家人均年收入超过一万元。

大学毕业后,心怀感恩的江海燕回到家乡加入扶贫工作。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大学毕业后,心怀感恩的江海燕回到家乡加入扶贫工作。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社会各界的帮助,在江海燕心中种下了感恩回报的种子。2019年大学毕业后,江海燕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到珠三角地区工作,一心只想着回报家乡的她,在得知可以参加省大学生“三支一扶”招募返乡工作后,第一时间报了名。

“大家的帮助让我家圆了小康梦。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工作回报社会。”至于“三支一扶”工作结束后的打算,江海燕还没决定好是要当教师还是考公务员。“但无论选择哪条路,有一点不会变——照顾家人,回报家乡。”江海燕笃定地说。

“粤菜师傅”进村

生态种养基地开启村民养殖致富路

江海燕一家的故事在勤丰村成了一段佳话,在她带动下,村中不少贫困户重燃了生活斗志——有了党和政府的精准帮扶,再加上自身努力,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

在过去,这些贫困家庭之所以难以提高收入,往往是因为缺少专业技能,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近年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一系列就业工程在广东各地落地,让更多人掌握了一技之长,奔小康的底气更足了。

“参加‘粤菜师傅’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后,我的工资从每月4800元涨到了6000元,这样的收入在我们这里已是相当不错了。”在韶关市新丰县惠明客家王酒家,大厨朱能卿亮出蓝色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了这本证书,不管走到哪儿,我都自信多了。”

母亲中风,妻子和孩子疾病缠身,2018年前,朱能卿一家还是村里的贫困户。为了照顾家人,他从东莞辞职回到韶关,在人社部门介绍下,找到了现在的工作。2018年,朱能卿参加了当地首批“粤菜师傅”培训班,拿到了中式烹调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尽管全家只有我一个人打工挣钱,但在各种补贴政策帮助下,一个月还能攒下5000多元,我们家离小康越来越近了。”朱能卿说。

参加粤菜师傅培训,考到职业资格证书后,朱能卿的工资从每月4800元涨到了6000元。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参加粤菜师傅培训,考到职业资格证书后,朱能卿的工资从每月4800元涨到了6000元。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粤菜师傅”工程让朱能卿一家搭上了技能脱贫“快车”,同在韶关新丰县的“80后”粤菜师傅返乡创业领头人潘志敏则看到了带动更多乡亲致富的新契机。

每到饭点,潘志敏经营的烧鹅皇山庄总是座无虚席。餐厅生意兴隆,新鲜原材料消耗很大,为此,潘志敏索性建起生态种养基地。基地产出的生鲜产品除了向餐厅供应,也通过电商平台卖往全省各地。目前,这个基地已经带动当地1366户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帮扶2000多户农户从事生态绿色农业生产。

在此过程中,潘志敏还摸索出“寄养代销”的模式,帮助周边村庄乡亲通过养殖提高收入。所谓寄养代销,就是每年向贫困户免费发放一批鸡苗;鸡苗长大后,企业再出资回购;参与这个项目的村民,还能收到一笔一次性的补助资金。

村民潘华军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参加寄养代销项目,每年我们家可以分到50多只鸡苗,养好了每只可以卖出30—40元;此外,每养一只鸡我还能获得100元补助资金。这样算下来,每年可以增加近7000元收入。”潘华军说。

乡村新闻官上线

直播带货把农产品带出大山

南粤大地物产丰饶,养殖、种植农产品是很多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农村地区交通、信息受阻,如果没有一家企业批量采购,农产品的销售常常是一个难题。农民们迫切需要“接地气”的“带货能手”,帮忙把土特产带到山外。在农业大市清远,乡村新闻官们主动挑起大梁,他们借助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为农产品拓宽销路。

“我们这里水土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茶叶味道也更香醇。”六七部手机环绕,桌上摆满英红九号茶叶、九龙山水豆腐等土特产。在英德市农特产品O2O体验馆里,乡村新闻官肖立鑫和搭档直播带货的直播间是最吸引眼球的一角。

清远在2018年首创“乡村新闻官”制度。从乡村新闻官到直播带货能手,肖立鑫的身份角色越来越多元,但帮助乡亲增收的初心从未改变。

今年2月初,受疫情影响,英德长岭村农户们陆续反映农产品滞销,当地冬瓜滞销达到400万斤。肖立鑫知道后,第一时间约村干部赶到田头,拍了冬瓜的图片和视频,当晚在当地媒体平台发布。很快,他的电话就被打爆。

随后,肖立鑫还把冬瓜滞销的二三十户瓜农组织起来,号召瓜农不能坐地起价,更不能卖腐烂的冬瓜。网络带货的效果立竿见影,短短5天卖出174万斤冬瓜。

从乡村新闻官到直播带货能手,肖立鑫的身份角色越来越多元,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从乡村新闻官到直播带货能手,肖立鑫的身份角色越来越多元,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肖立鑫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短视频平台账号,经过大半年用心运营,如今他在平台上的粉丝数量已经猛涨过万。“抢抓电商新业态发展的机遇,最近我更加重视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节目里带的货基本都是我们乡亲生产的特色农产品。”肖立鑫说。

除了带特产,乡村新闻官们也“带”政策“带”文化,打通城乡信息互通助农的“最后一公里”。

花生成熟的时节,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横坑村党总支部书记、横坑村委会主任唐莹敏身着瑶族服饰,通过直播平台,为村里的农产品红衣花生举办了一场瑶族“婚礼播报”。

“连南瑶族婚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人把自己精心栽培的农作物推向市场,我们就像嫁女儿一样高兴。”唐莹敏说,一次农事播报既推广了瑶族的文化,又推销了本地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村里很快就卖出了3000多斤花生,价格也比以往翻了一倍多。

■一线探访话小康

让贫困户掌握脱贫致富的“十八般武艺”

走近江海燕、朱能卿等一个个鲜活案例,我们不禁思考: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特质?是什么强大驱动力让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圆梦小康?

“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努力是这些奋斗者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江海燕、朱能卿等人如果只是依赖外界提供物质帮助,恐怕只能短暂改善生活。真正让他们成功转型的,是他们身上那股百折不挠的韧劲、渴望改变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毅力。

好风凭借力。更关键的是,在奋斗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也总能果断抓住有利的风口机遇——江海燕一家通过电商带货,将土特产卖往全国各地,提高了收入;朱能卿做厨师几十年,仍不忘提升技能水平,看到“粤菜师傅”培训班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学到本事又开阔了眼界,积极参加技能竞赛、拿到职业资格证后成功涨薪。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产业兴旺,人才回到乡村才有“用武之地”;劳动者有了专业技能,才能通过更高水平的就业或者创业实现自身价值。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粤菜师傅”工程等带动就业创业的新业态、新抓手出现恰逢其时。让每个人都有一技傍身,让每一个贫困户都掌握脱贫致富的“十八般武艺”,通过发展新业态、新经济培育更多的工作岗位,为全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就业、创业环境,让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更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带动广大劳动者辛勤劳动致富的同时,建立起鼓励全民就业创业致富和防止贫困家庭再次返贫的长效机制,而这,也正是我们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经之路。

【记者】黄叙浩 王彪

【摄影】吴明

编辑 陈梅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