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条不起眼的新闻:2020年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三季度列车运行图,多条新线相继开通。位于佛山南海狮山的佛山西站,新增列车7对,部分列车有调整。
但这轮调整中,其实有一个特别的变化:从佛山西站到深圳站之间,新增了3对始发车。
新增始发车,意义不同凡响。
始发车是一种稀缺资源,代表了对始发车站所在城市经济规模、客源数量的认同。纵观全国,一座城市的始发车越多,其经济发展规模往往越大、交通枢纽地位越高。
在此次调整后,佛山、深圳之间共有4对始发列车。其中,3对是此次调整中新增的,力度可见一斑。由此,佛山西站到深圳的车次总数也增加至14列。
轨道交通带来的,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要素:人。这些从深圳等地来到佛山的“人”带来的消费、技术和投资,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始发车的增加充分证明,佛山对接深圳的潜力备受期待。这种看好,可能来自大数据的分析,也可能基于对两地往来前景的分析。
有条件的话,谁都希望看到,一座一线城市与一座工业增加值全国第六的制造业大市,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两年来,佛山对接深圳的力度紧追广佛同城。从交通到产业,2020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此提出了两方面部署:一方面,积极对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畅通佛山与深圳的快速交通联系,加快形成佛深“1小时经济圈”;另一方面,加强佛深重大产业、科技、金融平台联动,主动承接深圳优势产业溢出,促进佛山优质企业在深交所上市融资,推动“深圳创新+佛山产业”合作发展。
从轨道交通上看,佛山联系深圳的“接口”,主要是广州南站、佛山西站,都与南海相关。时代是如此眷顾南海。2009年广佛同城正式启航,南海就是最前线;如今“佛山+深圳”,南海又地利明显。
围绕广州南站,南海正在大力建设三龙湾南海片区。而佛山西站则地处南海中部,是一个完全属于佛山的阵地。
佛山西站所立足的狮山也特点鲜明:这里是广东首个GDP突破一千亿元的镇街,也是佛山制造业的一面旗帜,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隐形冠军在此扎堆。
由于这种特殊地位,狮山如能在对接深圳中受益,对南海意义重大。因此,以轨道交通赋能狮山,一直是南海所期待的。但是,要用好轨道交通、用好深圳红利,南海、狮山必须有充足的准备。
“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枢纽,佛山科创新城,南海发展核心”,这是“城市狮山”的发展目标,也是一个工业重镇在轨道交通时代的思考和再出发。
今天,站在佛山西站的站台上,倾听呼啸而来的动车的声音,人们将更加理解狮山的远见和前景。
只有“城市狮山”拔地而起,才能真正承接好来自深圳、广州等湾区城市的红利。反过来看,也正是这样的机遇刺激和倒逼着狮山,做出了新的选择。
3对始发车仅是一个新开端。“狮山+深圳”必将加速;南海与深圳还有更多蓝图将转化为现实。
佛山的湾区故事,将更加精彩。
【南方日报记者】赵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