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东莞这所小学不一般,梁启超曾在这里讲学

教育莞家
+ 订阅

家有学童,便有操不完心,对于今年一年级新生家长来说尤其关注孩子在哪上学、学校环境、办学特色。6月30日,南方+带大家走进了莞城平乐坊小学,开启“乐在‘坊中’校园开放日直播”

这所位于老莞城的小学,从开办之初就备受关注,学校是近年来东莞教育扩容提质的代表缩影,与莞邑名校莞城英文实验学校实现集团化高起点办学。在这里古朴与现代实现融合,藏身校园内的老莞城地图见证了学校厚重的文化历史,古有梁启超在这里讲东学,而今读书之风继续在校园延续,现代感十足的图书馆成为孩子的乐园。戳下方视频看平乐坊学生娃的读书地。

平乐坊小学

老莞城地图“藏身”学校

“在做校园文化场景打造时,我们特别把清朝康熙年间的《东莞县志》老县城地图搬进了学校,在地图中还能找到平乐坊小学所处的位置,就在旨亭街的旁边。”在学校校长林的萍的讲述中,学校历史娓娓而来。

平乐坊小学地处东莞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的北隅社区,学校所在之地原来是西北隅社学(1856年创立),是东莞首批建立的“小学堂”之一,解放后改为两隅小学,后来是莞城二中、莞城运河小学,绵延的办学让读书教化的风气延续至今。

“东莞文史泰斗杨宝霖曾提到:原先校内有一周氏宗祠,梁启超在此讲东学,学生有陈官桃、张伯桢、张沛棠、叶觉迈等人,陈官桃等后成为万木草堂弟子。陈官桃等皆为东莞学堂(今东莞中学前身)第一批老师。” 林的萍说,老莞城地图的布置,希望延续平乐坊读书教化的传统,让学生在厚重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培养东莞情怀、家国情怀。

别出心裁图书馆成学生乐园

围绕读书做文章,在今天的平乐坊小学,图书馆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场所,而这离不开学校一开始的定位——将图书馆打造成孩子们的乐园。打破常规图书馆以静态的书本陈列、存放为主的模式,构建一个动态的学习、成长空间,满足孩子阅读需求的同时释放天性。

环保原木的设计,搭配“梦幻多边形”几何图案地毯,蜂窝状天花设计与阅读空间的六边形装饰融为一体,来自学生自制的轻黏土手工作品则摆放在书架上,校方介绍,“希望孩子走进图书馆就感觉很放松,很舒适,书本在这里触手可及,他们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享受阅读的无穷乐趣”。

目前,平乐坊小学图书馆第一期已购置了1万多册图书,涵盖绘本、儿童小说、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百科知识、教育教学、工具书等类别,还购置了先进的图书借阅系统,每班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老师将学生带到图书馆来进行阅读,学校老师则定期在图书馆举行班级阅读分享会活动。

此外,学校还不断推出课外阅读打卡活动,开设平乐坊之声栏目,让孩子可以朗读自己喜欢的中英文故事,在校园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

【记者】黄婷

【摄影】孙俊杰

【视频】李玲


编辑 于羽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