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教育 | 新样态教研】着眼整体,学为中心,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
+ 订阅

从春意云端 ,

到夏日研语,

这四个月,我们奔跑不停;

这四个月,我们深度学习;

这四个月,我们探究创新。

6月30日,我校在梁小平校长的悉心指导下,推出“中心小学和美课堂新样态之‘课堂改革’教学活动语文科组专场”,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推进课堂改革进程。我们期望通过这一活动,让老师丰富教学感知,操练教学方法,获取经验知识,实现教育自觉,讲好教育故事,涵育教育情怀。

开放课堂,见证课改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在“学习中心”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双驱推动下,各备课组始终坚持在和美课改中深入探究。30日上午,我们迎来了大朗镇语文教研员黄更祥老师及8位学科带头人的听课抽检,课后老师们对被抽检到的16节语文常态课进行了点评并给予肯定。

语文常态课

课例展示,绽放芳菲

理解课改与探求新知,在此相得益彰。下午,由黄丽如、李敏芝、叶明珠,三位老师执教的课例与各界同仁相约线上线下,共同辨析教育课例的纹理。

黄丽如老师带来的课例是一下的《巧积累,趣运用》。黄老师将“动宾短语”作为一个整合点,把第三单元《怎么都快乐》和第五单元《操场上》两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五的内容组合成一个特殊的整体进行教学。本节课改变了以往逐篇讲读课文的语文课程的教学形态,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李敏芝老师所执教的四下《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品质》注重线与面的融合,将《“诺曼底号”遇难记》和《黄继光》两篇长课文紧握主线、科学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主问题引领,板块清晰;由学到用,由扶到放,较好地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理念,使学生的学习扎实而高效。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叶明珠老师执教的五下《古诗三首》站在单元大主题的高度,以“责任、担当”为线,以单元要素“通过‘语动心神’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引,联讲了三首爱国诗歌。同时设计了“预学检测单”“共学单”和“延学单”,推进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亲自体验诗歌的品读方法。

教学论坛,深入研讨

以“着眼整体,学为中心,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在我校语文科组长李凤菊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有序开展,研讨会分“回顾课改历程、说课·评课、课改教学论坛”三个板块进行。

研讨会伊始,科组长向集团全体语文教师回顾了我们这四个月的课改足迹,这10分钟以课改“四部曲”为乐章承载了深厚的沉淀。从最初的积淀理论,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读教学专著,举行教师读书会;到起于2月的每周定期召开科组线上教研会议,复学后的线下研讨,集体备课,推进课改;5月份开展第一阶段的语文课改实践,科组内验收课堂教学,进行课例研究,反思总结,不断完善。

接着是三位上展示课的老师就设计理念、教学亮点、教学流程等进行说课,各备课组的老师分组进行评课交流,评课代表对三个展示课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

交流促提升,携手共发展。在最后的教学论坛中,老师们聚焦核心问题,对课改过程中的所思所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科组长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概况与补充。更新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着眼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还学于生;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以主问题为导向,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立足学习中心,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镇语文教研员黄更祥老师对本次活动总结出几大亮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问道语文何为径,且行且思方致远。期望通过系列专场活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我校乐学善导之风延绵不辍,立德树人之业花果满枝。秋日研语再相聚,甚期之!

文稿 | 叶嘉雯

图片 | 语文科组

制作 | 张蔼仪

审核 | 李凤菊

和谐发展  美好人生

校训:中正仁和 心坚尚美

校风: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教风:和蔼博雅 美教善导

学风:乐学善思 知行合一

地址:东莞市大朗镇新体育中心路9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