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5天,珠海将有15053名考生提笔上阵,奔赴考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书写未来。受疫情影响,今年高考推迟一个月举行,考生面临着疫情加备考的双重压力,紧张与焦虑情绪不可避免。
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应如何应对考前压力?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心理老师张玉婷建议:考生应学会自我调整,保持适当的紧张感,从容应对失眠等考前正常现象,以保持良好的应考状态。
适当的紧张有助于考出更好的成绩
“高考紧张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张玉婷告诉记者,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呈“倒U型”的曲线,所以适当的紧张可以帮助考生考出更好的成绩。而过度的紧张可能会导致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平。
张玉婷表示,对于考生而言,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程度很重要,最好的考试状态应是让自己的紧张程度到达“稍微有些兴奋的感觉”。
可以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跑步、听歌
“不要让自己24小时都沉浸在学习当中,可以抽出一小部分时间听歌、跑步、宣泄、大声唱歌、写日记,或是转移注意力、调整认知等,这样能够适当调节考前紧张情绪。”
张玉婷同时建议,考生还可以利用腹式呼吸法、想象放松法、渐进式紧张松弛放松法等方法有效缓解压力。“比如腹式呼吸,只需要吸气时肚皮涨起,呼气时肚皮缩紧。在一分钟之内坚持做10次左右,并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紧张便很容易排除了。”
就算失眠也不必过于焦虑
“失眠不会太影响到高考发挥。”张玉婷说,即使一晚上没睡,在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中,由于精神高度集中,相信考生也可以集中两三个小时的注意力答题,因此不必过于焦虑。她还提到,有不少考生在高考前一整夜没睡,第二天高考仍可超常发挥,明白这一点后,相信考生就不会对高考前一晚失眠感到太过焦虑。
若考生在考前难以入睡,张玉婷建议考生可以做一些想象放松练习或是冥想放松训练,“闭上眼睛以后,可以想象一些比较轻松舒适的场景,例如自己躺在湖边舒适的草坪上,金色的阳光温柔地照在自己的脸上等等”。
【记者】刘梓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