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是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领域的巨头腾讯,另一家则是号称不入股、不控股、不上市、不贷款的“不差钱”国民调味品牌老干妈,两家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企业,却因为一份民事裁定书而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虽然这出不断被翻转的好戏,在贵州警方的一纸公告之下,似乎已经水落石出,但是对于吃瓜群众而言,还是有太多的疑问尚待解答,到底腾讯和老干妈,谁藏了不能说的秘密?
腾讯作为一家市值超过4.7万亿元的互联网巨头,这次被推向风口浪尖,显然有点始料不及。一方面是急于见到成效的广告业务,另一方面是追不回来的广告款,或许本来想通过这次公开民事裁定书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但是却让自己陷入了“傻白甜”的危机当中,被几个萝卜章和假文案就被骗去近2000万的广告资源?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QQ飞车手游运营总监赵斯鹏还曾在QQ飞车手游S联赛春季赛的开幕现场宣布,老干妈将成为S联赛的行业年度合作伙,这样的“大礼包”真是广告界史上少见。
反过来看老干妈这边,对于与腾讯合作的流程和范围,老干妈的反应更是让不少法律界人士都百思不得其解。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言,这个案件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疑点。首先,警方通报的三人假冒老干妈名义签订推广合作协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腾讯赠送的游戏礼包码,但是其价值与推广合作协议所约定的推广费差距很大,三人的犯罪动机不合常理;其次,签订推广合作协议后,三人提供了推广所需的包括视频在内的多项素材,这些素材应该来自老干妈公司;再者,腾讯对老干妈的宣传推广宣传行为已经持久挺长时间,老干妈完全对此不知情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知情却不与腾讯交涉的动机也可疑。
通常情况下,腾讯在签订推广合作协议之前,通常也会要求对方提供老干妈公司营业执照,甚至包括银行开户信息等材料,先在合同系统中将老干妈录入为供应商;在协议签订过程中,应该也会根据对方进行邮件等形式的沟通,通常也会根据对方的邮箱、名片,结合营业执照等证件来判断对方身份。所以,如果老干妈公司并非真的被人假冒,则应该能找到相关证据,目前还有待腾讯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和相关证据。
据了解,腾讯方面也已经在展开取证方面的工作,而这场“大戏”,应该还有陆续精彩桥段陆续上演。
【记者】叶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