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野心”:全链条数字化,重构中国农业

南方+ 记者

“这片杨梅园一共有2000多棵果树,北边光照不充足,需要针对不同片区进行精准地施肥。”在深圳坪山区曾屋村300亩的杨梅园里,无人机盘旋在农田上方,每一棵果树的生长情况,基地负责人刘子金在手机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刘子金所在的杨梅基地在深圳市坪山新区,是广东省首个盒马村。所谓“盒马村”,是指根据订单为盒马种植农产品的村庄或基地,它是阿里巴巴数字农业生态链上的一环。

近日,农业农村部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而重点之一就是数字农业。

无人机全程监控种植过程。

无人机全程监控种植过程。

6月30日,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总裁侯毅在“阿里巴巴数字农业战略发布”上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该公司的“数字农业”版图已建成2个产地仓、17个销地仓、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并孵化出新业态下的盒马村。

阿里巴巴正在探索的“数字+农业+商品”模式,或将重构中国农业产业链。侯毅充满信心地说,“新型的数字化农业在中国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当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者连成一体,我认为未来前景相当广阔。”

阿里数字农业分三阶段

链条数字化、农业金融和高科技应用

何为数字农业?

侯毅解释,“数字”的价值,是在农业的生产、交易、物流、销售进行有效记录,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与结果评估,从而快速实现供应链的搭建,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零售效率。

当农业种植、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环节全链条数字化后,农民可根据消费大数据,种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让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而老百姓也能吃到好食物。

“农产品从种植、采摘下来只是产品,它要销售出去,必须变成商品、甚至有品牌的商品。” 侯毅告诉记者,根据阿里的数字农业规划:

第一个阶段,首先实现农产品从产品到商品、从商品到品牌的过程。即农产品采摘后要做消毒、保鲜、品质检测、分级等预处理,让农产品快速进入商品阶段。为此,该公司计划今年将在云南、广西南宁、西安、成都、淄博等地建设产地仓,明年再在国内各个产地建立水果产地仓,该仓主要承担中转、包装以及预处理、分级等工作。

其次在全国建立冷链物流体系,包括从产地发往全国72小时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体验体系。现在阿里已在全国建立17个销地仓,目的是为了缩短供应链配送路径。

再者,今年要建设销售能力。在基地大规模采购农产品后,阿里的零售体系承担销售,包括大润发、盒马、淘宝、天猫、考拉、支付宝、饿了么等线上线下渠道都会进入。

“未来我们还会进入其他市场化渠道,包括线下批发市场、友商的销售渠道等。”侯毅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一套完整的商品标准化体系,让中国农业、中国农产品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据透露,接下来阿里还将提供农业金融服务,包括农业供应链的金融、农业保险;并推进农业种植数字化、科技化。

“中国农业正因为机会很大,挑战也很大,阿里巴巴才愿意投入。”侯毅说,“我们想去探索一些原来国内做得不好,或者还没有人做的事情,从数字经济角度,让中国农业的整个生产链、供应链、销售端发生一次大的重构。”

在盒马村基地应用高科技从事农活。

在盒马村基地应用高科技从事农活。

盒马村为数字农业试验田

明年将在广东建产地仓

记者留意到,在阿里的数字农业里,作为连接销售端和种植端的新业态、新零售“盒马”,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同时也是其数字农业的试验田。

在深圳坪山的杨梅园2018年跟盒马合作,工作人员收集了该杨梅园一年的销售概况和基地产能等数据。今年,盒马根据这些数据模型与产地对接,以订单“包园”,坪山杨梅园正式成为“盒马村”。据估算,今年该园产量超过20万斤,它们将全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出去。刘子金再也不需要为销售发愁了。

盒马广东区域运营负责人申萩说,该公司已通过数据技术实现供应链端和销售端的数字化。比如,在供应链端,每一盒杨梅都有“身份证”,从采摘、运输到进店销售、最后配送到消费者的全链路过程,每个环节都有迹可循。在销售端,利用数据提炼用户的购买偏好,根据工作日、节假日、天气变化的不同需求,提前推送次日采摘量给农户,农户收到订单后开始采摘,保证货量充裕、同时又保证商品新鲜。

农产品采收后先进行预处理.

农产品采收后先进行预处理.

类似深圳坪山这样的盒马村,阿里数字农业在过去半年里已经在全国布局50多个。比如溧阳白芹、新疆库尔勒香梨、大荔冬枣、石柱莼菜、峨眉高山蔬菜、丹巴黄金荚等农产品,均来自阿里在全国各地建设的盒马村,这些农产品在盒马村基地的种植,从种子、化肥使用、采收、品控等均按照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再以“盒马”的品牌店加持,进入市场后,均增强了竞争力。

侯毅指出,农业在各个行业、各个品种之间差距很大,为此,该公司在农业种植的数字化、科技化方面,先在部分盒马村试点,而种植出来的产品再由盒马门店进行包销。与此同时,盒马村也成为阿里数字农业帮助产地解决产品销路的成功、有效、可复制的方式。

作为鱼米之乡的广东,也被阿里的数字农业看好。侯毅表示,广东是我国优质热带水果生产大区,明年将重点考察广东、海南两省的水果生产情况,如有必要,有可能在广东省建立产地仓。

“数字农业是站在整个农业大盘上看,要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农业,一是要有好商品、好价格,让农民增收。二是要让城市消费者吃到好的、性价比高的商品。”侯毅说,数字化在农业里的运用,目的是为了提升农业效率,“目前我们介入的仅仅是水果领域,未来,畜牧业、蔬菜、粮食、油、肉蛋禽等,我们都会全面介入。”

【记者】欧志葵

编辑 何雪峰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