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降“三利率”释放出哪些信号?

289财经热点
+ 订阅

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金融稳定再贷款“三利率”进行了调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今年内第二次下调再贷款利率,时隔近10年调整再贴现利率,“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也重出江湖:

1.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

2.下调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

3.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金融稳定再贷款(延期期间)利率为3.77%。

让利

提高银行支农支小意愿

业界认为,这一波操作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向企业让利”。无论是再贷款还是再贴现,本质上是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使商业银行形成向企业让利的空间。

所谓“再贷款”,是指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今年2月27日,央行已下调过一次再贷款利率,彼时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原来的的2.75%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本次再贷款利率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

“再贴现”则是指央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本次下调后,再贴现利率降至2%。值得一提的是,央行上一次调整再贴现利率的时间为2010年12月26日,时隔近10年,再贴现利率迎来首次调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则指出,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是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金融要向实体让利1.5万亿,这要求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但今年银行自身面临着存款负债成本刚性、资产端利率下行、不良压力加大、资本金缺乏等问题。若单纯依靠银行自己让利,则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的可持续性与意愿会受到影响。”他进一步表示,降低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可降低银行支持小微、涉农企业信贷与票据资金的成本,提高银行调降对小微企业与涉农企业贷款利率的意愿,帮助实现让利1.5万亿的目标要求。“如果银行现实并未调降利率,则客观上也缓解了银行的息差与资本金压力。”

今年上半年,央行增加了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截至5月末,前两批共8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已接近用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指出,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继续用好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落实好新创设的直达实体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和发放信用贷款。

平安证券研究员魏伟认为,此次调降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与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传达的信号是一致的”。他表示,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属于结构性政策工具,这体现了央行在总量宽松相对克制的同时,保持结构性宽松

维稳

降低银行金融风险处置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降的“三利率”中有一个少见的名词——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调整后,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金融稳定再贷款(延期期间)利率为3.77%。

什么是金融稳定再贷款?它是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为金融机构处置金融风险提供的再贷款,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向中央专项借款、用于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用于退市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和境外债务兑付等其他风险处置类再贷款等。

不难理解,金融稳定再贷款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那么,此次央行调降金融稳定再贷款有何用意呢?对此,魏伟认为,主要目的是降低金融机构为处置金融风险提供的资金成本。“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但这些企业信用风险较高,增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容易带来不良资产上升。”

此外,央行将金融稳定再贷款(延期期间)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即3.77%,“这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让金融机构为延期的信用风险承担部分利息成本,激励金融机构严格风控、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服务。 ”魏伟表示。

【记者】唐柳雯

编辑 陈梅玉
校对 梁飞飞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