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档案·端午】与扒龙舟有关的中山“古仔”

中山档案方志
+ 订阅

端午节将至,扒龙舟与食粽是必不可少的习俗。关于扒龙舟,中山流传着不少相关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属于民间文学的一部分,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如我们所熟知的《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等。民间故事有的地方称之为“瞎话”“古话”“古经”,与之相应,在中山大概就叫“古仔”了。

20世纪50年代在石岐九曲河口进行的龙舟赛

(中山市档案馆藏)

小编从中山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发现了一则有趣的本地古仔,是1948年中山县立师范学校学生欧业雄所作的《划龙船的故事》。

在讲故事前,先说说该古仔的撰写缘起。1948年5月25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中山县文献委员会计划在6月11日《开明日报》的《中山文献专刊》刊登端午节专号,为此特公函县内各学校进行征稿:“举校员生各就当地的端午节习俗写成特写或考证文章,并辑录本县先哲诗文及零星材料之有关端午节者”。此篇《划龙船的故事》便是中山县立师范学校函送中山县文献委员会的投稿。

1948年5月25日,中山县文献委员会致三区中学关于为端午节专号征稿的函(中山市档案馆藏)

这篇古仔到底说了什么有趣故事,

来了解一下。

划龙船的故事

欧业雄

做孩子时代起,我就听熟了这故事。现在端午节又到,每天听到龙船的锣鼓声,又使我忆起这故事来。现在就照原本听到的记出,也许未详细。如有遗满,就请大家指正。

据说:外海村东圣母庙的那一支龙船,每次竞赛第一名都稳是它得去的。年深月久,据说这龙船就成了精灵。有一年简直像一条生龙在出现,那又整齐又迅速的浆(“桨”误),拨起一串的水花,飞一般快的游着,竟渐渐离开水面,腾上云中去。使看的人忘了一切,只顾拍手叫好。可是在人丛中突然听到一声:“哎唷!”这支龙船便跟着由云端跌下来,所有这船上的人都淹死了,单剩一个打鼓的逃了生,他攀着这个鼓而得了救。

据聪明的人指出,原来是一个“四眼”的妇人,也在一起观看。因为她见这条龙在云中张牙舞爪,故此惊叫了一声。这条龙经她所污秽了,就升不得天。自从此次淹死人后,每当日落的时候,便常听到锣声和划龙船的噪叫。但却很奇怪只没有鼓响。

到了第二年端午节,照例又举行赛船了。去年淹不死的那个人,依旧被请出来做鼓手。可是这一次他却逃不了。有的人说他因为饮水,有的说是洗手,总之一下不经意便跌进水里去了!

自此,江边常听到划龙船的声音,便不会没鼓响了。

中山县立师范学校学生欧业雄所作的《划龙船的故事》

(1948年6月10日)(中山市档案馆藏)

在中山长大的你,小时候有听过这个古仔吗?看完结尾,是否感受到了“暗黑童话”的味道?这类流传的民间故事大都有情节夸张、异想天开的特点,而且其中有不少迷信糟粕的内容,大可不必认真,聊作消遣娱乐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龙舟竞渡

(中山市档案馆藏)

2008年出版的《中山历史文化丛书》(第三辑)之《岐海寻珍——中山民间文学拾到萃》也载录了两则与龙船有关的中山传说故事,与欧业雄《划龙船的故事》有相似的元素,如划得最快的龙船、沉船的情节、未沉的鼓(或鼓手、喃呒佬)等,大概是脱胎于同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虚构的故事已大为不同、物是人非了。两则《鸡公龙船的传说》故事,摘录如下,与君分享!

鸡公龙船的传说

相传,古时中山长洲村一带由于近海边,时兴赛龙船。村人用鸡公花的树木做了一只龙船,被人称为鸡公龙船,每次赛龙船,鸡公龙船都划得最快,而且快得收也收不住。乡人怕太快会出危险,就给鸡公龙船加了四只脚。谁知加了脚之后,船走得更快,终于又一次划到磨刀门水道的时候,龙船沉了,只剩下一个龙舟鼓在水面漂浮。以后,长洲村的乡人再也不敢划龙船,只好改为划仙艇了。直至今日,五月端午四乡赛龙船,唯有长洲没有龙船参加,长洲人从此只划“仙艇”了。

流传地区:石岐郊区一带

口述人:何国鹏,58岁,农民

搜集整理:李正思

整理时间:一九八七年五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龙舟比赛场面

(中山市档案馆藏)

很久很久以前,石岐南门外月山上有一棵大树生得高大粗壮,几个人伸手也围拢不过。山下有座神庙,管理神庙的值理们商议,把大树砍下来做一只独木龙舟。在砍树之前,山下的居民常常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听到鸡啼声,砍了大树之后,便再听不到鸡啼声了,人们猜测说这棵老树成了精。这只独木龙舟造成之后就取名叫鸡公龙船。

这条龙船下水之后,速度远远超过其他龙船,没有船敢与它比赛,值理们反而觉得扫兴。于是,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办法,为这龙船装上四条龙爪,以为有这累赘龙船的速度就会减慢,谁知道,再下水的时候,龙船的速度比以前有增无减,转眼间便到了狮滘口河面,船头一低,全船便沉入河底,只浮出了为船开光的喃呒佬。

当时,石岐便流传开一段神话,说鸡公龙船全部划手都成了神,只是喃呒佬因吃了狗肉无福消受,被抛回人间。以后,每年一到端午节,全石岐各个地方都有人会隐约听到龙舟鼓响,持续好几天才停止。

流传地区:中山市石岐一带

搜集整理:郭浩如

整理时间:一九八七年十年

这些都是久远的古仔啦!如今的赛龙舟已摒弃了迷信的色彩,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从古朴走向了新潮、从延续走向了创新、从过去走向了未来。如今作为休闲运动、群众赛事,古老的龙舟推开时间波浪,在惊涛骇浪中前行,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

清代香山县城池全图,右下角可见“濠镜澳”(来源于《香山县志·康熙十二年·卷一》)(中山市档案馆藏)

端午节假期,在观看热辣辣的龙舟赛事、品尝馅多味美的芦兜粽的同时,记得跟家人朋友分享这些有趣的古仔呀!

文丨陈琳琳

编辑:陈琳琳

复审:王    健

终审:高小兵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