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政协委员最关注什么?东平水轴北岸建设、“夜间经济区”成流量话题

南方+ 记者

每年的禅城“两会”,政协委员们的提案和建议都是反映禅城发展核心议题的“镜子”。 6月29日,政协第四届佛山市禅城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召开。记者采访发现,东平水轴北岸建设以及打造“夜间经济区”等话题,成为禅城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把奇槎片区打造成小而精、功能强的三龙湾尖兵

禅城区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将奇槎片区打造成承接粤港澳高端现代服务业、高端商务、高端人才的“前台阵地”,奇槎片区的发展成为各界的关注焦点。而按照佛山市的部署,佛山要建设东平水轴打造新的城市客厅,东平水轴北岸的很大一部分建设任务落在了禅城。机遇面前,禅城大有作为。奇槎片区与东平河北岸的发展,也成为禅城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禅城区政协城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提交了《奇槎片区做“尖”、做“精”、做“强” 引领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关于奇槎片区如何打造成为三龙湾尖兵的调研报告》。辖区面积154平方公里的禅城,土地空间有限,被寄予厚望的奇槎片区,不仅是禅城的“东大门”,更是禅城承接湾区高端资源的重要平台。2018年,土地面积2.3平方公里的奇槎片区被纳入三龙湾。禅城区政协城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调研发现,片区体量不大,缺乏产业载体,已然成为片区发展的最大短板。

目前,该片区已建成面积占总规划面积的60%,现在仅剩下未开发的储备产业地块主要有两块,只有约300亩,拟引入大健康领域、金融保险领域产业。产业用地与商住用地相比不足30%,比例偏低,且片区交通网络未完善,公共交通配套相对薄弱。

对此,该报告建议禅城一方面要进一步补短板,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将奇槎片区打造成为小而精、功能强的三龙湾尖兵,引领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另一方面因势利导,扩面扩源,协调带动周边连片改造,在具体产业定位和选择上,避免与同一规划区或者行政区域内的产业形成竞争,“最好选择区域内特有的产业以及禅城区有稳固基础的产业,选择产业细分中的上下游领域,与三龙湾其他片区形成差异化发展。”一位委员认为。

此外,禅城区政协委员徐玉发提交了《关于产业布局先行,加大提升东平河北岸改造力度的建议》,禅城区政协委员李海青提交了《关于禅城区东平河北岸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和规划功能建设的建议》等,这些建议都指向了调整东平河北岸滨水沿线用地功能,严控新增住宅用地,充分挖掘和发挥东平河北岸的景观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建议将产业布局与打造景观带相结合,打造东平河北岸旅游、休闲、科普、居住、现代高端装备制造业、金融业为一体的城市绿地综合经济带,作为禅城新的经济增长点。”徐玉发说。

在梳理东平河北岸目前的情况时,徐玉发认为,目前东平河北岸业态布局过于单一,居住面过长,无功能节点,天际线过于平庸,没有特色地标性建筑和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场馆,房地产业一业独大,现代服务产业欠缺。东平河北岸沿线村居除奇槎片区外,脏乱差依然存在,整村改造升级有待提速,与现代城市发展格格不入。

“我们建议在禅城东平水轴北岸建设中要尤其强调产业先导,优先考虑高端制造业的布局。东平河北岸沿线要注重产业错位发展,强化内需挖潜,提升空间品质,大力发展发展大健康产业、保险产业、教育产业,打造活力滨江产业带。”徐玉发建议,分段调整沿岸用地功能,控制沿岸居住界面和房地产开发规模,加强北岸沿线建筑导控,营造具有北岸特色的景观优美的天际线景观,重点培育滨江创新产业,东、中、西三段进行不同的产业布局。

建议加大对“夜间经济区”的推动和扶持

推动禅城“夜间经济”发展,同样是不少禅城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禅城区政协委员、佛山国星光电总经理王森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夜间经济发展的建议》。

随着国内的消费水平快速升级以及城镇居民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文旅创意产业发展,应加大对“夜间经济”的推动和扶持。

禅城作为佛山的消费中心,具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及商业氛围。文物古迹众多,地理位置优越,人流聚集理想,夜间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根据统计,禅城区现有登记注册的餐饮企业约9500家,经营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有410家,开展网络订餐业务的约有6000家,拥有东方广场、岭南站、印象城、新DNA、天虹等十多家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以及岭南天地和创意产业园等文化地标项目。   

“但禅城夜间经济的业态主要集中在餐饮、购物、电影等,文化类的场所和产品相对不多。夜间场景环境应当进一步改善,主要商圈、主要街区特色有待提升。”王森说。

为此,他建议,禅城区要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夜生活文化,提高文旅消费品质。“发展夜间经济是一场生活方式变革与文化创新体现。禅城应针对不同阶层的消费需求,植入具有地域特征,符合不同消费者喜好的戏曲演艺、文化商品、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文化产品,同时挖掘禅城夜生活文化传统特色,整合历史资源,形成独具风格的饮食文化、灯光文化、歌舞文化、武术文化、养生文化等,塑造禅城独特的夜生活文化品质,培育夜间经济市场。”

针对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和特色商圈的建设,王森建议禅城要加强引领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并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延长营业时间,积极促进夜间产品多元化,发展“夜间经济区”。

夜间经济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优良的环境和良好的服务。因此,王森建议禅城区规范夜市经营,做好夜市试点工作,引导季节性夜市规范有序发展,并优化街面停车位管理、夜间临时停车以及协调夜市周边企事业单位、商务楼宇的内部停车场在夜间向社会公众开放等措施。

【南方日报记者】阎锋 高绮桦

阅读更多:

专题|聚焦2020年禅城两

编辑 杨馥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