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千层浪,百舸争流奋楫先!”
又是一年粽子飘香!
每到端午节,大家最爱看湖上赛龙舟,燃情六月。
虽然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暂停了线下龙舟赛,但线上龙舟一样精彩开“扒”!
“扒”龙舟还可以抢消费券、西樵山门票、随机大红包!一起激情开“浆”吧!
线上龙舟赛
参与方式:
1.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游戏页面。
2.进入“南海西樵”微信公众号页面,点击菜单栏“樵热点”“端午龙舟”进入游戏页面。
游戏规则:
1.进入游戏页面了解西樵龙舟文化,点击“开始游戏”。
2.选择所属村居,填写个人姓名,提交信息后即可开始“扒”龙舟!
3.参与游戏后进行分享,即可参与抽奖!
各位街坊,“扒龙舟”是不是很“过瘾”,
但关于西樵龙舟的“威水史”,
你们又知道多少呢?西樵明代已有”半山扒龙舟“
龙舟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而西樵龙舟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半山扒龙舟”成为了南粤有名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盛事。西樵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镇内河涌纵横,鱼塘遍布。扒龙舟是民间盛行的传统活动,每逢端午节或其他盛大节日,西樵市民总会自发扒龙船或举行龙舟竞赛,尤以“五人龙”赛盛名。
1981年、1983年,南海县相继在西樵山顶的天湖举办龙舟盛会,吸引了10多万观众前来观看,当中还包括不少海外侨胞、港澳乡亲,现场十分“墟憾”。
按照南海习俗,女人是不能划龙舟的。1999年后,西樵人首先转变了观念,冲破了这个禁锢。这年的3月8日,西樵举办了前所未有的“庆三八凤艇大赛”,从此,西樵凤舟在社会上亮出了名字,并被邀请参加首届全国凤舟赛。
为了更好地参加全国性的比赛,西樵从12个村委会的132名农村妇女中选出24人,组成西樵凤舟队。她们入队前根本没经受过正规训练,只因为水乡西樵赐予了她们天生的好水感,每个人都是游泳和划艇高手。
首批凤舟队员都是“妈妈”级了,年纪最大的42岁,最小的也有28岁。她们在每次大赛前一个月,就进入高度备战状态。全队上下实行封闭式训练,集中一起食、住、练,不准迟到早退,除陆上训练外,每天上艇进行6个小时水上技能和耐力训练。刻苦训练换来了西樵凤舟队声誉,她们组队参赛4年来,共夺得国内、国际比赛16项冠军,1项亚军。
如今,西樵紧抓大湾区发展机遇,进一步整合优质文旅资源,擦亮西樵岭南文旅小镇名片。在文化品牌塑造方面,西樵已形成多个品牌活动,如南海百舟竞渡龙舟邀请赛,让岭南文旅小镇的体验更加丰富。
以水为媒,以龙舟为纽带,龙舟竞渡展现的是新时期西樵人敢为人先、团结奋发的精神。
“龙舟说唱”同样精彩
说起龙舟,值得一提的还有“龙舟说唱”。“龙舟说唱”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主要以清唱为主、说白为辅,因为词曲押韵,琅琅上口,传唱度高。
“(韵白)救死扶伤天使在,时艰共克志成城。(唱)党号令,举国兵,全民响应起雷霆……”架起词谱,手执木雕小舟、小锣小鼓,梁成坡边敲边唱,在听音湖畔表演了起来。
梁成坡是佛山市龙舟说唱传承人,40多年来,他以“用心、用情、敢问路在何方”的精神,专注于龙舟说唱的传承与研究。
梁成坡曾是一位中学教师。1976年7月,二十多岁的梁成坡参加了南海县文艺编导班,主要学习广府说唱曲艺,其中就包括龙舟说唱,这是梁成坡首次接触龙舟说唱,没想到从此就与这门技艺结下了“缘”。
自此以后,梁成坡创作出一批又一批龙舟说唱等曲目给学生排练演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七种非遗曲目写成的《非遗文化颂西樵》。
2009年,因机缘巧合,梁成坡拜师顺德榕桂镇“龙舟宁”的徒弟梁明坤继续深造龙舟说唱技艺,师傅梁明坤也赠予了他“龙舟宁”的长篇手稿作品一批。
“龙舟说唱,在老一辈的口中或许能哼几句,但龙舟说唱不仅能哼,还要会创作。”2014年退休后,梁成坡更加专注于龙舟说唱的传承与研究,创作出龙舟歌、南音等曲目数十首。他的说唱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多个奖项。
龙舟说唱内容创作很有考究,内容要与时俱进,最难的是每句都能依韵依律。梁成坡每年自编自导自演龙舟歌不少于10首,他正是用心、用情赋予龙舟歌的使命感与生命力。
他不但自己唱,更加努力让龙舟说唱这非遗文化得以传承。他坚持在“筑梦佛山夏令营”中开班授徒,经常应邀到学校、到村居、企业演出或授徒。今年原本计划在百西小学成立龙舟说唱学习基地,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创作龙舟说唱,但因疫情原因被搁置。
“我喜欢龙舟说唱,因为歌词通俗易懂,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梁成坡希望自己用普通的故事唱响西樵,“西樵的发展历程丰富,这都成为了我创作灵感的来源”!
近日,梁成坡正忙于收集整理自己创作作品,计划在短期出版《龙舟说唱集》,这可能是广东省唯一一本个人专集,我们一起期待!
原来西樵”龙舟“有这么多高光时刻,期待龙舟竞渡再次精彩开“扒”。
端午,西樵君在这里祝大家端午安康!
来源 | 西樵文化站、西樵镇宣传文体办、南海档案馆
编辑丨念响新媒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