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生做过的最后悔的事,是给你们开了门。”
热播网剧《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对严良说出这句话时,故事已近尾声。而那一刻,不知多少观众为之共鸣。
毫无疑问,在所有为人父母者眼里,曾经的朱朝阳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好小孩。他话不多,不惹事,成绩全年级第一。
然而,从给严良和普普打开家门的那天起,他的生命之河骤然拐弯——几乎一夜之间,被卷入两起命案。
注:本文有剧透
1
《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小说《坏小孩》,讲述的是三个小孩在暑假目睹一场谋杀案后发生的故事。该剧导演辛爽在谈及剧本的改编时说,《坏小孩》打动他的起点就是那个小说的楔子:三个小孩目睹了一场谋杀,不动声色却令人脊背发凉。他说这个楔子就如泼在地上的一滩水,紫金陈看到的可能是映在其中的星星,而他看到的是月亮——剧本与原著是类似平行宇宙的两个版本。
的确,《隐秘的角落》单是人设就与《坏小孩》大不同,《坏小孩》里的孩子个个都是“坏小孩”,他们的问题来自原生家庭。
《坏小孩》里严良(原著里这个角色是叫丁浩)的父母是强奸杀人犯,他母亲在怀着身孕时为了满足丈夫的欲望,把一名女大学生骗回家,实施强奸并杀害了她。
普普的父亲因杀人罪被判处死刑。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因怀疑那男孩是妻子与别人所生。
严良和普普遭人歧视,没有亲人愿意承担监护职责,他们被送进了孤儿院。
相比之下,朱朝阳的原生家庭没有犯下罪行,他的父母只是离异。但是在母亲的影响下,朱朝阳对父亲和拆散他们家庭的第三者,以及他们的孩子朱晶晶,心怀恨意。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严良和普普逃出孤儿院时早已是问题少年,而当朱朝阳收留了他们,他的心灵也很快受到影响。
在《坏小孩》里,意外发现相机录下了张东升杀害岳父母的证据后,严良和普普马上想到的就是以此勒索钱,三个小孩为了巨额金钱铤而走险。
在《坏小孩》里,朱晶晶的死与普普有很大关系。为帮朱朝阳出气,普普建议把朱晶晶的头按到粪便里。当朱晶晶被拖进男厕时,普普又想起自己在孤儿院被院长性侵的痛苦回忆,马上改了主意,让严良(原著称丁浩)拔一些隐私部位的毛发塞进小女孩嘴里。
最终,朱晶晶被从窗口推下。
朱朝阳从此走上不归路。
2
“你们有没有特别害怕失去的东西?有时候为了这些东西,我们会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在《隐秘的角落》里,秦昊饰演的杀人犯张东升这样解释他杀害岳父母的理由。而这句话,似乎也成了三个孩子之后一连串事情的根源,或借口。
剧里的严良和普普是从福利院跑出来的,他们都是不幸的孩子,但原生家庭没有罪恶,他们只是令人同情。
朱朝阳父母离异,由母亲抚养。母亲辛苦谋生顾不上照顾他,父亲的心也不在他身上,他有点缺爱,有点孤独。
剧中的严良义气而天真,他带着普普跑出福利院,是因为她的弟弟得了白血病,需要三十万元的手术费,而收养她弟弟的那个家庭没有钱,他想找父亲以前的朋友为她借。两个孩子流浪街头无处可去时,朱朝阳收留了他们。
《隐秘的角落》曾差点被定名为《好小孩》。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三个孩子都是好小孩,发现张东升杀人证据时,朱朝阳立刻打电话报警,然而严良制止了,因为画面上有他和普普,他们不想被送回福利院去。
但是他们觉得有必要写封信警告一下杀人犯,让他不敢再做坏事。张东升是教奥数的,他破获了“匿名信”的来源,找到朱朝阳,提出以三万元交换时,严良想起普普弟弟正在等待的三十万。于是他们开始了一场大冒险,为了一个陌生的小孩,冒着生命危险与杀人犯周旋。
在这里,朱晶晶的死看起来是个意外。普普因为感恩朝阳的收留,想教训一下晶晶,朱朝阳听到声音跑过去,朱晶晶便认定他们是同伙,哭骂着爬向窗台呼救,一脚踩空摔了下去。
《隐秘的角落》就如一个童话,虽然讲述的也是命案,但至少前六集看起来,它充满人性的光辉,令人感动而温暖。
3
“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
《隐秘的角落》海报上最醒目的这句话,所指的小孩应该是普普。
事实上第七集之后,《隐秘的角落》越来越有点令人云里雾里,比如:
朱朝阳明明复制了相机上的证据,为什么给严良的却是空卡?既然给的是空卡,他为什么在和张东升一起吃饭时,又要严良把卡丢掉?
还有,最后的结局为何要让朱朝阳的父亲死去?不仅他父亲,他的继母王瑶也死在了张东升手里,编剧为什么要设定这些看起来毫无必要的死亡?
普普留下的一封信,似乎揭开了迷雾。她在信中说,朱晶晶的事她一直保守秘密,从未对严良提起过。但她希望朱朝阳能自己说出,那样他才能真正重新开始。
这个“秘密”是什么呢?它显然在暗示:朱晶晶的死另有真相。一种可能是朱朝阳当时有机会拉她一把,却见死不救。还有一种可能是,她是他推下去的。这从前后镜头中普普话里的差别就可看出,前面我们听到的是“她掉下去了”,而后面则是“她要掉下去了。”
普普握有朱朝阳的把柄,所以朱朝阳想把她除去。不仅除去她,还要除去最可能知道真相的严良。这,便是空卡的缘由。朱朝阳知道张东升多疑,所以一起吃饭那天,故意在厕所里对严良说卡的事让他听到。
张东升果然找借口要把严良带出去,朱朝阳也没有提醒或阻止。张东升发现是空卡而暴怒,却没有杀人。倒是朱朝阳自己后来眼瞅着严良要掉进海里,却没有伸手拉一把。
如此,似乎也能解释朱朝阳父亲和王瑶何以都死在张东升手里。张东升要朱朝阳搞到他父亲冷库的钥匙,是为了转移王瑶弟弟的尸体。然而给这个多起命案的杀人犯钥匙,朱朝阳该会意识到这个举措将自己的父亲置于怎样危险的境地。
朱朝阳没有犹豫。他失去父亲后很快恢复了生活的常态,也不免让人联想:他父亲和王瑶其实死在他的恨里,他借刀杀人。
这一切,看起来不过是推理。在法律面前,不足以成为证据。
然而,这正是该剧煞费苦心要呈现的“隐秘的角落”。
4
“朱朝阳,你可以选择相信童话。”
张东升临死前,给朱朝阳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话是关于笛卡尔的。
张东升和朱朝阳都是奥数高手,而笛卡尔是数学家。《隐秘的角落》多次提到笛卡尔的故事,说笛卡尔在已经不算年轻的年纪,爱上了一位公主,国王大怒,把他关进了监狱。
狱中的笛卡尔给公主写了一封情书,那其实就是一个数学公式,数型结合落到纸上,就是画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一颗心。公主读到信时,笛卡尔已在狱中死去。
然而这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说笛卡尔死去时,公主其实早有新欢,他不是死于爱情,而是死于背叛。前者是个美丽的童话,而后者是个残酷的现实,相信哪个,取决于你。
笛卡尔的故事是个隐喻,落到《隐秘的角落》里,毫无疑问很多观众看到的是童话:结局很圆满,普普与弟弟配型成功,他做了手术;老警察陈冠声成了严良的监护人,严良说他长大想成为一名警察;而朱朝阳回到了学校,似乎一切如常。
然而,学校的操场上,严良大步走过学生队列时,除了朱朝阳所有人都没意识到他的出现。这是一种暗示:严良其实已不在人世。
朱朝阳的确选择了童话,《隐秘的角落》其实就是他另一本日记内容的呈现,而这种呈现不单是为了隐藏真相,他一直希望忘掉过去,重新开始。
然而重新开始谈何容易,朱朝阳把警察领到了朱晶晶坠楼的地方,却又一次隐瞒了真相。
《隐秘的角落》采用了明暗并行的叙事,意图不是以童话的美好衬托隐秘角落的黑暗,恰恰相反,那些隐秘的角落,本来就是原著《坏小孩》里呈现的现实,剧中把它隐在了下面,以童话贯穿始终,是想给出一些光,将童年照亮。
这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救赎。
5
“朱朝阳,你不要变成第二个张东升。”
这是严良对朱朝阳的提醒。
剧中,朱朝阳与张东升似乎一直就被当作一体两面的镜影,朱朝阳暗示着张东升的童年,而张东升似乎预示着朱朝阳的未来,他们都成绩优秀,面上隐忍,内心却遭受着巨大的压力。
此刻我们在谈论朱朝阳,可是你可曾意识到:朱朝阳并不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就是你身边普通的一个小孩,而你,可能就是他的父母或亲人?
童年原本不易,每个孩子都要经过跌跌撞撞的成长。他不是坏小孩,他只是需要更多的爱和呵护,陪他度过那些心灵的险滩。
——成绩不代表一切,别让他变成张东升。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