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千万记得下班去加油!28日晚上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调价窗口再度开启。
本轮调价后,全国大多数地区车用柴油价格约为5.59-5.69元/升,92#汽油零售限价约在5.49-5.59元/升。这是自3月中旬停调之后,时隔百日的首轮调整。这是自3月中旬停调之后,时隔百日的首轮调整。
今年的调价窗口共计出现12次。前11次为:3次下调、8次搁浅,本轮调价为年内“首次上调”。截至本次调价,汽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了1730元和1670元。
此次调价会使私家车主用油成本小幅增加。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汽油将较之前多花4.5元。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綦宇
编 辑丨李清宇、陈思颖
部分内容来自央视财经
千万记得下班去加油!
现在这样低水平的油价,可能以后相当一段时间不会再有了。
6月28日晚上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调价窗口再度开启,本轮上调幅度汽油120元/吨,柴油110元/吨,折升价汽油89#0.09元、92#0.09元、95#0.10元,柴油0#0.09元。
自从3月份国际原油价格骤降,我国3月18日开启地板价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已经经历了长达三个半月的停调期,连续六次调价搁浅。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进入2020年以来首次上调,上次涨价还要追溯到2019年的12月30日。
而自从地板价政策正式出台以来,上一次长时间的搁浅是2016年的1月至4月,时长与这一轮基本相当。
本轮调价后,全国大多数地区车用柴油价格约为5.59-5.69元/升,92#汽油零售限价约在5.49-5.59元/升。
此次调价会使私家车主用油成本小幅增加。
消费者用油成本小幅增加
尽管这一轮零售限价有所上浮,但从全年来看,对今年整体相对较低的用油成本来说,影响不大。
在这一轮调价正式落地后,2020年国内成品油共历经6次调整,其中3次下调、2次搁浅,1次上涨。
涨跌互抵后,汽油累积下调1730元/吨,柴油累积下调1670元/吨;折合升价,92#汽油下调1.36元/升,0#柴油下调1.42元/升,相比去年依然有非常大的降幅。
在本次调价政策落地后,消费者出行成本将有所上涨,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汽油将较之前多花4.5元。
图 / 新华社
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2020年7月10日24时)之前的半个月时间内,消费者用油成本将增加23.2元左右。
物流行业支出成本同样提高,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尔重型卡车为例,未来半个月内,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提高570元左右。
下轮仍存上涨可能
3月中旬,国际原油跌破40美元/桶地板价之后,中国的零售市场因疫情较快恢复,逐步进入了“蜜月期”。
同时,受地板价政策保护,汽柴油零售最高限价不作调整,终端用油成本“被动”锁定,不再跟随国际原油跌势而下降,地板价对加油站经营形成政策性保护。
在丰厚的利润基础之上,国内加油站主动放弃40美元地板价的庇护,油站经营者纷纷降价,尤其是北方地区部分民营加油站汽油每升普遍降至4元甚至3元。
图 / 图虫创意
今年1—4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导致用油需求锐减、仓储库容极度短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至近二十年来低位。其中,4月20日纽约WTI原油5月合约临近交割前甚至跌至每桶-37.63美元的负值。极低油价给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带来沉重压力,并促使各方达成新一轮历史性最大力度减产协议。随着5月OPEC+正式推进减产,美国等产油国在低油价下产量也出现下降,以及更多海外国家放宽疫情管制,需求预期得到改善,国际油价逐步回升。目前,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油价升至每桶41美元和39美元的水平。
进入六月份以来,原油市场整体处于复苏的阶段,价格行情较上半年有较大的回暖空间,各国的封锁逐步打开,加上美国进入了传统汽油消费旺季等等,都对原油价格产生了有力支撑。
不过,从下一轮的走势来看,目前很难彻底确定全球都进入了在疫情之后的经济恢复期,不排除部分国家疫情出现反复,封锁政策重新缩紧的可能。
目前来看,比较关键的事件在于欧佩克在第三季度能否延续并且严格减产政策,如果产油国之间再度出现分歧,那么油价的前景依然不乐观。
也是因此,下一轮国内油价既有可能小幅上调,也有可能搁浅。
年内油价变动一览:三跌八搁浅一上涨
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三跌八搁浅”的格局。截至6月28日(今天),今年共有12次调价窗口期,其中2月4日、2月18日、3月1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截至本次调价,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730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670元。
本期编辑 陈思,实习生思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