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先行,加大东平水轴北岸改造力度|禅城委员说

南方+ 记者

今天下午,禅城区政协委员徐玉发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佛山市禅城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现场报到。此次参会,他提交了《关于产业布局先行,加大提升东平河北岸改造力度的建议》,还参与执笔《奇槎片区做“尖”、做“精”、做“强” 引领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关于奇槎片区如何打造成为三龙湾兼并的调研报告》。

按照佛山市的部署,东平水轴北岸的很大一部分建设任务落在禅城。徐玉发在建议中认为,目前,东平河一河两岸中,南岸的顺德各大型场馆相继投入使用,城市配套设施已逐渐完善,佛山文化中心(两馆一厅)已经落地、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分校区即将落户,全面吹响了推进东平河水轴线全面建设号角,全方位构建四段滨水岸线,东平河水道游船项目6月试航。而北岸的禅城显得比较冷清,正进行新港码头、澜石港码头、洲尾围、沙岗片区、王借岗公园等景观改造提升和大力发展地产产业。

徐玉发等认为,东平河北岸缺少城市场馆、光亮工程和标志性建筑建设,与南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此,建议应该将产业布局与打造景观带相结合,打造东平河北岸旅游、休闲、科普、居住、现代高端装备制造业、金融业为一体的城市绿地综合经济带,作为禅城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梳理东平河北岸目前的情况时,他认为,目前东平河北岸业态布局过于单一,居住面过长,无功能节点,天际线过于平庸,没有特色地标性建筑和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场馆,房地产业一业独大,现代服务产业欠缺。东平河北岸沿线村居除奇槎片区外,脏乱差依然存在,整村改造升级有待提速,与现代城市发展格格不入。

 “我们建议,在禅城东平水轴北岸建设中要尤其强调产业先导,优先考虑高端制造业的布局。”他表示,面积154平方公里的禅城,土地空间有限,被寄予厚望的奇槎片区,不仅是禅城的“东大门”,更是禅城承接湾区高端资源的重要平台。但他所在的禅城区政协城建委,组织政协委员们开展的奇槎片区专题调研中发现,目前奇槎片区的开发空间已经相对有限。

该片区已经建成面积占总规划面积的60%,现在仅剩下未开发的储备产业地块主要有两块,只有约300亩面积,产业用地与商住用地相比不足30%。他表示,“基于此,在缺少土地空间的情况下,我们要发展的大健康、大数据这些产业,究竟能装到哪里去,值得我们深思。在东平河北岸的建设中,将产业提升与环境治理相互结合起来,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

“东平河北岸沿线要注重产业错位发展,强化内需挖潜,提升空间品质,大力发展发展大健康产业、保险产业、教育产业,打造活力滨江产业带。”他建议,将东平河北岸沿岸景观提升和产业布局作为本届政府重点工作,禅城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负责与市政府、市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规划、发改、国土、国资委)及沿岸各镇街、村委、区政府职能部门协调、沟通。

同时,建议分段调整沿岸用地功能,控制沿岸居住界面和房地产开发规模,加强北岸沿线建筑导控,营造具有北岸特色的景观优美的天际线景观,重点培育滨江创新产业,东、中、西三段进行不同的产业布局。

其中沿岸西段,可重点发展陶瓷总部经济、陶文化产业,建石湾陶瓷历史意义的地标性建筑,建陶谷遗风历史长廊,加快推进古灶陶韵和星耀石湾建设。在沿岸东段,加速奇槎片区开发,早日形成有岭南特色的滨江城市和城市森林,完善亮点奇槎湾畔和半月浮翠建设。

而在沿岸中段,控制居住界面和房地产开发规模,加强北岸沿线建筑导控,打造具有北岸特色的景观优美的漂亮天际线景观,多方位塑造北岸特色城市风貌,重点发展香港理工大学佛山校区校企科研产业和承接学校下游产业,突出滨江核心。与市国资委协调,尽快关闭粮仓码头和搬迁粮仓,快速推进澜石记忆、城市秀台、活力新港亮点建设,与南岸同步全面建设东平河水轴线和全方位构建四段滨水岸线。

【南方日报记者】阎锋

阅读更多:

专题|聚焦2020禅城两会

编辑 杨馥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