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ARJ21率先到家!三代飞行员与国产飞机缘分不浅

南方+ 记者

6月28日11:45,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一架编号为B-123A的ARJ21-700型飞机顺利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机穿过水门,正式加入东航机队大家庭,标志着东航旗下一二三航空正式开启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新征程。

东航作为民航国家队、主力军之一,对国产大飞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广阔发展前景充满坚定信心。依托产业链伙伴关系和同在上海的地域优势,东航与中国商飞致力于加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不断推动产业链上的合作与创新,携手为国产大飞机的商业运营提供成功的实践样本,加快构建独立自主的大飞机产业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合力推进国产大飞机飞向更广阔的航空市场。水门欢迎仪式

水门欢迎仪式

东航于2010年签署了20架C919采购意向;2016年11月1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东航与中国商飞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为C919大型客机的全球首家用户;2019年8月30日,东航又与中国商飞在北京签订《ARJ21-700飞机买卖协议》;2020年2月26日,东航专门组建成立一二三航空,运营主基地设在上海虹桥机场,以运营ARJ21、C919等国产飞机为主体,秉持干支结合,打造全产业、全服务、方便、快捷的航空服务网络,推动国产商用飞机的规模化运营。

飞机落地虹桥

飞机落地虹桥

一二三航空首架ARJ21-700型飞机采用了全新的喷涂设计,选择了90座全经济舱布局,提供了与主流窄体干线飞机相同的舒适性。按计划,一二三航空将在今年接收3架ARJ21,2021年接收6架,2022年接收8架,到2025年前该机型的机队规模达到35架。一二三航空将结合国产飞机的机型特点,从人员培训、保障流程、运行安排、品牌发展、营销推广等多维度全面发力、全新实践,确保高质量运营好国产飞机。作为母公司的东航将发挥自身优势,给予一二三航空有力支持,在运营中充分展现ARJ21的安全运行品质和先进设计,为广大旅客带来舒适的乘机体验,助力国产飞机飞得更高、飞得更稳、飞得更远、飞得更好,为国产民机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和未来发展贡献中央企业的力量。

ARJ21飞上蓝天

老中青三代飞行员与ARJ21的缘分▼

老一辈飞行员:谢远征

谢远征出生于1949年,被人们称为“共和国同龄人”。他曾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了41年,安全飞行超过了24000小时。古稀之年,他仍在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力量,现为中国商飞公司飞行教员,参与了我国新型客机ARJ21飞机的操控系统设计与改进,同时还在负责该机型全动飞行模拟机的教学研究工作。

在这位老人心目中,那些对飞机进行研发的工程师和来学习飞机驾驶技术的飞行学员们都是一个个可爱的孩子。“这帮孩子素质都很好,文化程度高,肯钻研,关键在于没有接触过真正的飞行,缺乏实战经验。好在他们的理论基础都很扎实,稍加点拨,就有很大的进步,而一旦他们有了实战经验之后,我相信这群‘孩子’的提高将会是飞跃式的。”

谢远征

中年一代飞行员:张大奇

张大奇是一二三航空飞行部飞行技术检查主任,也是东航的机长,1972年在陕西咸阳出生,飞行小时至今有17800小时。2013年至2014年,张大奇为原东方公务航空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一二三航空有限公司)带教飞行,主要为公务机。2015年2月正式调入原东方公务航空,2017年5月驾驶莱格赛650(EMB135)飞机为中商飞C919首飞伴飞。

张大奇

一二三航空转型之后,张大奇主动申请转机型,成为一二三航空首批ARJ机型转证的飞行员之一,于2019年12月顺利结业。现在,张大奇的资历证上共有5种机型,分别是湾流G280、巴航工业EMB145、莱格赛650(EMB135)、波音B737和国产ARJ21-700。

青年一代飞行员:徐藤泽惠

“90后”飞行员徐藤泽惠在2014年进入公司,一直从事公务机飞行,目前是一名副驾驶飞行员。

徐藤泽惠

她说,近些年,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中国航空市场的扩大,中国作为一个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从设计到制造,拥有自己的国产大飞机是必然。ARJ21-700可以说是崭露头角、往后一定会有更先进,更大的国产系列飞机不断涌现,活跃着中国的航空市场并迈向世界,让世人享受更安全,更快捷的中国造大飞机。对此我深信不疑,作为一名民航飞行员,我非常自豪,也很期待早日飞上真正的中国造大飞机。

【记者】刘倩

编辑 吕虹
校对 梁飞飞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