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苏轼,
总是会想起他唐宋八大家的身份,
想起他的诗词佳作,
甚至想起他的东坡肉,
想起太多太多。
但是你知道吗?
苏轼的爱情故事也让人为之动容。
惠州西湖边上有一座小山,名为孤山。
孤山东南麓松树下,
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就长眠于此。
在惠州,
这位出身微尘却英年早逝的女性,
是家喻户晓、备受敬仰的人物。
苏轼与朝云 图/夏杨
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11月,苏东坡贬居惠州,数位侍妾相继离去,唯独朝云随他南迁。不幸的是,朝云来惠第三年就因患瘟疫去世。她生前学佛,临终前仍在念《金刚经》里的句子。苏东坡把她葬于孤山下,按照她生前的心愿让她面向大圣塔(今泗洲塔)边的松林,并亲自铭刻墓碑。
黄澄钦依照东坡诗意绘此《天涯何处无芳草》,描写东坡朝云情意 吴大海 摄
朝云一生向佛,颇有悟性和灵性,这也是她能和苏东坡心灵一致的条件。早在苏东坡为徐州太守时,朝云曾跟着泗上比丘尼义冲学《金刚经》,后来在惠州又拜当地名僧为俗家弟子。临终前她执着东坡的手诵《金刚经》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即“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象梦幻泡影,又象露水和闪电,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这番话并不只是她皈依佛门后悟出的禅道,其中寓藏着她对苏东坡无尽的关切和牵挂,生前如此,临终亦如此。
朝云墓 王锭铨 摄
在朝云逝去的日子里,苏轼不胜哀伤除写了《朝云墓志铭》、《惠州荐朝云疏》,还写了《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题栖禅院》等许多诗、词、文章来悼念这位红颜知己。苏东坡还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
王朝云雕像 王锭铨 摄。
不久后,东坡再次遭贬海南儋州,独留朝云在惠州。古时每到农历十二月初五,惠州城内未婚女子习惯以做“朝云会节”的形式拜祭朝云,祈求自己的情感能够像朝云与东坡一样坚贞常在。一般是亲戚朋友分别准备素包点等素祭用品,汇集于惠州西湖王朝云墓前,祭祀祈福、补种梅花。清代惠州名士江逢辰的诗句 “士女倾城补种花”,描写的就是“朝云会节”的情景。
千百年来,孤山不孤,历代对孤山都有虔诚的修缮。清嘉庆六年(1801年),太守伊秉绶修朝云墓,补书苏东坡所为墓志铭,刻石征文。当年孤山的栖禅寺已不复存了,朝云墓、六如亭也几经修建。上世纪80年代,东坡纪念馆在孤山上建成,东坡雕像矗立馆前,东坡与朝云,再一次在孤山相遇。
来源:羊城晚报、惠州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