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仲夏,荷风送香。总部位于红色苏区梅州的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客商银行”)迎来三周岁生日。
2017年6月28日,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客商银行正式开业,成为广东银保监局辖内第一家民营银行,也是梅州本地注册资本最大的总部金融机构。三年来,客商银行始终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便捷化发展之路,不断刷新发展高度和速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资产规模突破18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服务客户165万余人。
客商银行连续两年成为梅州马拉松赛冠名赞助商,带领梅州“跑起来”。受访者供图
三载春秋,二次升级。开业三年来,客商银行跬步不休,将战略定位升级到2.0版本:科技赋能,金融向善,做“特、专、精、美”的新型价值银行,再一次吹响奋斗集结号。
“站在新的起点上,客商银行将以数字化发展为核心,扎根苏区、融入湾区,聚焦消费金融和产业金融,双轮驱动,科技赋能,把客商银行打造成稳健发展的数字银行、苏区银行、湾区银行、全球客商银行。”梅州客商银行董事长宁远喜说。
向实而发
践行普惠金融初心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017年6月28日,梅县区华侨城客商银行大厦,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当天,梅州客商银行正式“启航”。客商银行将自身发展融入到梅州发展中,与当地经济同频共振,在风云激荡的金融市场中,以百年老店精神打造精品银行。
务实耕耘,硕果芬芳。开业三年来,客商银行踏出了行稳致远的坚实一步,一步步发展壮大。这其中有何秘诀?
“以党建引领银行建设,凸显客商银行作为全国首家总部设立在原中央苏区的民营银行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这是银行稳步发展的关键。”宁远喜介绍,客商银行坚定笃行党建引领的站位和信念,公司举行了在井冈山学习、在橘子洲奔跑、在韶山冲致敬等活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梅州市委、市政府鼓励客商银行勇于担当,从2018年开始,客商银行已经连续两年冠名世界客都长寿梅州马拉松赛,带领梅州“跑起来”。
根植红色土地梅州,客商银行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开业仅10天便成立了党委和纪委。三年来,始终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的理念,凝聚发展动力。
党建引领,向实而发。客商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支持本地民营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三农两小”普惠金融业务。该行积极引入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缓释措施,采取“政银保”合作模式给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针对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推出了“税银通”信贷产品,申请便捷、免抵押、放款快,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中小企业带来严峻挑战。客商银行快速打出金融服务“组合拳”,为医院、中小企业和疫区信贷客户等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
客商银行不仅将梅州市人民医院的大额便捷支付额度上限调至1亿元以供其随时调用资金,满足本次疫情防控采购相关物资需要,还推出“抗疫贷”,成为全国首家推出抗疫专项金融产品的民营银行,并推出延迟还款付息方案,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需求,倾力帮扶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了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客商银行勇担社会责任,联合温氏股份、广东移动开启了“客商银行出扶贫贷款、温氏股份出产业技术、广东移动出扶贫资金、农户出劳动力”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该模式选择了在梅州五华县进行试点,计划建造10幢现代化、标准化养猪舍,可年产2万头生猪,每年给养殖农户创造500万元左右收益,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其中,客商银行配套给养殖农户提供高效率、低利率的500万元扶贫贷款,撬动了广东移动和温氏股份的资金支持,从而为更多贫困农户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向新而生
以科技赋能金融 积极探索特色化业务模式
今年1月15日,115科技与客商银行创新合作发布会召开,发布多项跨界创新产品,推动科技与金融的创新融合;1月17日,客商银行与广东金融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金融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金融科技人才;6月22日,客商银行与梅州市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银医金融服务领域寻求深度合作……
一路走来,客商银行勇于创新、跨界合作,已与115科技、嘉应学院、梅州移动、梅州市人民医院、广东产权交易集团等优秀单位开展战略合作,通过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尝试运用科技创新、人才孵化、5G智慧等新鲜血液,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事实上,在成立之初,客商银行就坚持以科技赋能金融,大力拓展融合共生的圈子与生态。就在今年1月,客商银行的物联网普惠金融项目获评2019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优秀案例。该案例正是客商银行探索开展的温氏物联网金融业务。
据了解,温氏是世界知名的养殖企业,温氏物联网金融业务则是客商银行依托股东温氏股份的产业优势,针对温氏合作养殖户推出的养猪、养鸡贷款产品。“形象一点来讲,这个产品也可以叫做‘鸡金融’‘猪金融’。”客商银行行长刘元庆说。
梅州丰顺县黄金镇罗江村养殖大户陈明淡就是客商银行这款金融产品的受惠者。
“当初,我和温氏达成了养殖合作,虽然有温氏的免息资金,但建设养殖场的资金还是很紧缺。”陈明淡说,就在养殖场的建设因资金问题面临停工时,客商银行的一笔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这笔贷款让我的养殖场得以顺利建成,而且贷款速度快,客商银行值得信赖。”陈明淡说,目前他的养殖场规模达到3万多只鸡,养殖场共二层2284平方米,他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
“温氏物联网金融业务能精准匹配养殖农户的融资需求,具备授信快、用款灵、定价活的突出优势,这在同类业务中是较少见的。”刘元庆说,温氏物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点不仅体现在依托股东产业优势,还体现在业务办理过程中。
截至目前,客商银行共面向广东、福建、江西、云南等9个区域的近1500户温氏合作养殖户提供授信超过10亿元,放款8亿元,其中梅州地区的放款金额超1亿元。据悉,目前监管部门已将客商银行的温氏物联网金融业务列入沙盒监管试点,有望惠及全国范围更多地区、更多农户。
向善而行
以数字化发展为核心 发力“特、专、精、美”
追逐梦想的征程中,奋斗者的足音总是铿锵有力。无论是践行普惠金融、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还是打造企业文化、引领社会活动,客商银行筚路蓝缕,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便捷化的发展之路。
开业以来,客商银行以打造百年老店的精神,精益求精,紧跟趋势、布局未来,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助力普惠金融和产业金融双轮驱动,运用好金融,让产业更发达、生活更美好、社会更进步。
新时期赋予客商银行新的机遇。客商银行今年明确了数字化发展战略定位,将发展战略升级为2.0版本,即“二十字”方针:科技赋能,金融向善,做“特、专、精、美”的新型价值银行。
宁远喜表示,发展战略2.0版与1.0版之间不是颠覆,而是迭代。客商银行将以数字化发展为核心,扎根苏区、融入湾区,聚焦消费金融和产业金融,双轮驱动,科技赋能,为客户提供特色化、差异化、便捷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把客商银行打造成稳健发展的数字银行、苏区银行、湾区银行、全球客商银行。
打造数字银行,指的是该行将以科技赋能,做智慧金融,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打造苏区银行,指的是该行将不忘设立初心,扎根苏区,深耕梅州本地业务,做好普惠金融服务,筑牢发展根基;打造湾区银行,指的是该行将把握国家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湾区、建设湾区、服务湾区,做好湾区金融服务;打造全球客商银行,指的是该行将坚持民系金融,依托客家文化情感纽带,服务好本外地广大客商群体。
“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八年对接资本市场。”宁远喜说,当前客商银行正处于打基础、练内功的阶段,在新的发展战略统领下继续发力,保持战略定力和敬畏之心,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扬“工匠精神”,全力以赴打造新型价值银行。
数说
●2017年6月28日,客商银行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即落实意向存款金额逾30亿元
●2017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达66亿,开业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923万元,净利润1193万元
●2018年9月29日,资产规模突破100亿元
●2018年12月31日,资产规模达126亿元,净利润5149万元
●2019年12月13日,客商银行存款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2019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166亿元,净利润5824万元,服务客户165万家,日均处理业务超15万笔
●2020年6月,资产总额达180亿元
原标题:
梅州客商银行开业三周年,新起点新出发,打造2.0版本新型价值银行
向新而生聚合力 向善而行创未来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汪思婷 唐林珍
【图片】何森垚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