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字数:2400阅读时间:5min
有研究资料表明,知道如何处理矛盾的员工,往往会在工作中获得更高的满足感。而经历过矛盾并且得到妥善解决的团队,往往成员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工作也更有默契。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 ,除了忍字诀,还有哪些处理职场矛盾的办法 。
▼
5月4日,丁当抵达长沙黄花机场,准备参加真人秀《乘风破浪的姐姐》。IC photo / 图
没想到,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下面简称“浪姐”)延伸话题能够那么广泛,从女性三十而立,到身材保养,到婚姻育儿,到性格能力,再到演艺圈行业各态,中年女星的发展与困境。
在第二期节目播出之后,围观的吃瓜群众们竟然还从里面看到了职场上的自己。
比赛进入到分组环节之后,一个参赛曲目为《艾瑞巴迪》的七人组,获得了最多的关注度和讨论度。歌手丁当因为业务能力强被推选成为小组组长,负责对组员的分工和演唱进行把关。
然而,丁当几次发言都被同组的姐姐打断,组内的时候也插不上话,干脆就躲起来练自己的部分了。组员对分工有所争议,花了很长的时间都无法达成一致,于是各练各的,演唱效果全凭心情,导致该组的初评成绩获得了倒数第一。不少组员开始转而指责丁当:“你为什么不说话,不带着我们练?”
镜头前,丁当默默流泪,在节目播出的当晚,她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委屈:“队长,原来是那么的不容易。”
有网友看完节目之后表示,回想一下办公室的那些事儿,背锅的丁当姐姐仿佛世界另外一个我。也有人认为,不积极化解组内矛盾是职场大忌,造成这种结果,丁当作为组长难辞其咎。
矛盾常有
千万不要以为网友的感同身受是因为他们戏太多,也不要把女明星的drama表现过分解读成,她们为了博眼球,不顾一切制造综艺效果。换个场景代入一下,你就会发现这种情况真的太常见了。
学生时代,老师指派几个人一小组,共同完成作业,有没有经历过?进入职场之后,几人一起承担运营项目,是不是很熟悉?有些组成立不久就形同解散了,有的团队却是越来越有凝聚力,区别往往就出现在大家对待组内矛盾的不同态度上。
《哈佛商业评论周刊》的编辑艾美·加洛(Amy Gallo)把工作小组中遇到的矛盾分成四种:关系矛盾,目标矛盾,流程矛盾和地位矛盾。关系矛盾最常见也最容易理解,有时候我们跟组内成员意见不合,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会误以为这是私下的相处模式导致的,即“这个人是不是平时已经看我不顺眼了,借机找茬”。
但实际上你只要跳出那个环境再回头看看,就能区分出这是关系矛盾还是私人恩怨了。关系矛盾往往是从小组里面开始,跟分工内容相关的,如果仅仅是提高音量或者打断发言的话,可能只是关系矛盾,如果这个人毫无理由地做出了不尊重你的行为(比方说翻白眼),就更倾向于私人恩怨了。
目标矛盾通常发生在双方基于不同立场时,做出的不同判断。举个例子,公司的销售和法务看同一份合同时,销售比较关心合同能否尽快走完,法务则更加在意合同是不是有漏洞,会不会伤害公司的利益。
目标一致之后,你会发现达成目标的方法不止一种,这就有可能带来流程矛盾。还是用回之前的例子,面对同一份合同时,法律的意见可能会是强硬一点,规则怎么写就怎么执行,销售则可能会考虑到以后合作的机会,偏向于灵活处理。
回到“浪姐”的节目上来说,当小组成员A表示,“我认为我唱这一段最合适”,和成员B表示,“不,我们让组长来分工,组长说了算”,就是流程矛盾。
最后,关于组内谁的权力最大,组员该听谁指挥的问题上产生的争执,就叫地位矛盾。现在很多公司都采取了扁平化工作结构,比较透明,没有严格的层级划分,因此不同部门在合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谁做主、谁听谁的”的争论。
表面上来说,小组组长的权力最大,但实际的决定权握在谁的手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事情。
IC photo / 图
处理方法亦常有
当我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的时候,直面矛盾会让大部分人觉得很糟心,甚至不体面。但是,没有一个绳结可以不动手就自行解开。消极对待组内矛盾的同时,你也在丧失解决矛盾和重整士气的机会。
更何况,搞清楚对方是冲着你,还是冲着工作引发的矛盾,并不是什么坏事。
处理矛盾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我们很多人都用过——忍字诀。有些矛盾其实不是那么影响你,也不会影响整组的工作表现,这时你只需要忽略就可以了。
那么,为什么丁当在“浪姐”里面,运用忍字诀获得了反效果?因为她们组的矛盾并不是类似口红颜色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组内分工,涉及到演唱能力,这个时候躲起来可不是明智的做法。
第二种处理方法是,借助外力来解决问题,比如说找到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告诉他自己和组员的矛盾,请他帮忙主持一下局面。就像在“浪姐”里黄晓明做的那样,他强调了丁当作为组长的权力,肯定了丁当的能力,组员姐姐们才表态愿意服从安排。
第三种就是直接沟通。在很多情况下,开撕不会是最优解,直接的冲突并不能达到你想要的的结果。爆发之前最好先考虑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不要为了证明谁是错的,该听谁的,就轻易上头,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
在一些情况下,跟组员保持表面的良好关系,会比达成目的更重要,一旦冷静下来,想清楚了,你会发现忍字诀也很不错。
一个行而有效,并且大幅度降低火药味的开场白,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你可以先尝试找到两人之间的共同点,其次是要表达出你的尊重,下面提供一些话术供参考:
-我们一起工作几年了,我知道我们都想把这个项目做好……
-我觉得你的能力非常棒,在我看来,我们只是在执行层面上有一些冲突……
-我们组其实特别优秀,要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就更好了……
对不爱讲道理、听不进去的人,你可以寻求建议,把问题抛给他,温和地传递“你行你上”,让他站在你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你的难处。提不出好建议没事,不要一直提供无效意见打击团队就行。
之前说过,没有一个绳结可以不动手就自行解开——要是实在不想解,直接拿剪刀剪掉也行。退出这个小组,甚至辞职,也是处理矛盾的一种可行办法,前提是领导承诺会给你安排到别的小组,或者是你能找到新的工作。
有研究资料表明,知道如何处理矛盾的员工,往往会在工作中获得更高的满足感。而经历过矛盾并且得到妥善解决的团队,往往成员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工作也更有默契。所以,在职场上处理矛盾其实真的没那么可怕,与其逃避,不如积极尝试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