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士】粽子这样吃,更助于消化

广东健翔医院集团
+ 订阅

端午节又到了,对于绝大多数市民来说,吃粽子不仅是为了应节,更为了解馋。

粽子美味香糯,而且有满满的果腹感。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看,粽子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却有不少市民被告知“不宜多吃”。

有没有一种既能吃到应节美味的粽子,又不损害健康的方法呢?佛山健翔医院营养医师廖思梅说其实很简单,就是“粽子趁热吃”。

粽子趁热吃,更利于消化

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含量约75%-77%。“淀粉吸水、加热后,会发生糊化,发挥其增稠、增粘和形成凝胶的作用,口感变得软烂。而冷却后的淀粉会产生老化现象,使食物质地变硬干缩,很难被淀粉酶水解,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营养师廖思梅指出,这就是趁热吃粽子更利于消化的主要原因。

糯米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是粽子一般由糯米、猪肉、蛋黄、调味料等加工而成,糖分、脂肪含量较高。所以高血压、糖尿病、胃肠功能差的人群,吃多了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

先吃蔬菜再吃粽,稳定健康指标

“我们建议每餐进食的顺序是蔬菜、肉类、主食,无论是2型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人群,遵循这种进餐方法,可以降低餐后血糖。”营养师廖思梅指出,通过改变进餐顺序,可以增加蔬菜的摄入量,降低主食、水果、油脂、饮料和甜食的摄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长期坚持,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会有明显下降,对控制体重和血脂也有一定帮助。

100克左右的糯米相当于一碗米饭的碳水化合物,粽子属于主食,是高糖分、高热量食品。所以,如果要控制体重、血脂和血糖,建议先吃些蔬菜和蛋白质食物,比如豆浆或牛奶。

吃完粽子后,嘴里会有点发粘,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喝含脂肪或盐的汤水,也不要喝甜饮料,建议配合清香的茶水来爽口,淡淡的柠檬水是不错的选择。

进餐顺序

1

2

3

端午节的仪式感:健康粽子DIY

除了粽子的食用搭配,今天还向大家推荐一款低脂低糖、适合“三高”朋友食用的粽子。

主要食材:糯米、燕麦、大麦、莲子、红小豆、绿豆、芸豆等低血糖指数食品。

做法:先把全部食材放在冰箱里浸泡一夜,充分吸水;然后用它们来替代部分精白糯米,包进粽子里,能起到有效降低粽子GI值的作用。

糯米只有粘软的单一质地,而这些口感或沙软或Q弹的食材,能让粽子的口感层次更丰富,营养价值也更高。粽子建议50-80g一个为宜,方便控制摄入量。

更多精彩,请关注健翔集团微信公众号:GDjianxiang

大医精诚,以人为本服务至善;

博学笃行,逐鹿行业领军地位;

仁心济世,责任担当回馈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