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粽”配一“茶”,肠胃没负担!

中山六院
+ 订阅

今年端午节

虽然不能“放肆”出游

但粽子必不可少

人生如粽,可盐可甜

随着夏季的天气闷热潮湿,人容易为湿热所困,消化功能本来不那么强的人,吃多了粽子很容易引起食滞。

粽子的主料为糯米,黏性高,不容易消化,加上广东人常在粽子里加入肥肉、豆类等配料也是不宜消化的食物,吃了难消化的粽子,容易引起胃胀、胃痛。如果是甜粽子,吃后易产酸,有胃病的人症状会明显加重。

插入链接

茶是粽子的最佳搭档

粽子或甜或腻,那配粽子最好的搭档就非茶汤莫属了,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下面就介绍一款餐桌之上的汤和茶,大家趁着端午还没到,快去准备材料吧~

01

山楂乌梅汤

◆ 粽子不好消化,餐桌上如果搭配一碗酸酸甜甜的山楂乌梅汤,那么吃起粽子来就更容易消化了。

◆ 山楂 30 克、乌梅 15 克、瘦肉 150 克。(2~3人量)加水后煲 40 分钟,即可饮用。

插入链接

02

消滞茶

◆ 吃完粽子之后,煮一壶消滞茶全家喝,能更好地帮助粽子消化,让肠胃减轻负担。

◆ 山楂 30 克、神曲 10 克、麦芽 30 克、布渣叶 15 克、陈皮 3 克。加水 200~300 毫升,煲 30 分钟,即可饮用。

除了这些茶汤,也可以根据粽子的种类来搭配茶的种类,这样更能平衡营养、消化等问题。

甜粽配绿茶

甜粽配清淡的绿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绿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

插入链接

咸粽配乌龙茶

咸味的粽子如椒盐粽、蛋黄粽等可配乌龙茶,因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能衬出咸甜口味的幽远口感。

插入链接

白粽子配玫瑰花茶

如果你吃白粽子,可以搭配喝点玫瑰花茶,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十分宜人。

插入链接

肉粽配普洱茶

如果吃特别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排骨粽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它们可以很快化解口感上的油腻和加速粽子中的脂肪分解代谢。

插入链接

注意:

◆ 吃完粽子后不能立即喝冷水,或喝冷饮以及吃一些冰冻的果瓜,因为那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 也不宜配浓茶,因为浓茶会伤脾胃。

这几类人吃粽子前一定看仔细

糖尿病患者

尽量少吃粽子,尤其是肉粽和甜粽,脂肪多,不易消化,若实在想吃,最好吃清水粽子,并控制好分量,一天以一个为宜。

02

有胆囊炎或胰腺炎病史患者

要尽量少吃粽子,而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患者如果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即便是脾胃功能强健者,也要少食多餐。

插入链接

03

痛风患者

现在很多粽子品种繁多,如果发现粽子内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高价食材或粽子里有香菇时,要特别小心,以免痛风上身。

04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肉、红枣、海鲜等,很容易让粽子成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如果过食用,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插入链接

05

痰湿重、脾胃虚者

平常痰湿较重,整天觉得疲倦、乏力,腹部胀闷,经常打嗝,胃酸较多的人,就不要吃了,特别是凉的粽子更要避而远之。如果吃了,小心胃肠道罢工。

插入链接

要警惕,这些粽子不能吃!

就在前几天,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内生产经营的粽子进行监督抽检200批次。经专业机构检验,抽检项目合格样品197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其中2批次为过度包装和1批次为微生物污染问题。皇中皇、三全上榜,涉及“包装空隙率”项目不合格。

据介绍,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2批次“包装空隙率”项目不合格样品分别为:

  • 肇庆市皇中皇裹蒸粽加工厂2020年4月18日生产的广百粽香礼盒(2只装);

  • 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4月7日生产的三全鸿运礼粽;

  • 广州市文强食品有限公司沙埔分公司2020年5月25日生产的散重枧水红豆粽,被检出微生物污染。

插入链接

另外,如果看到特别绿的粽子或者粽叶,也要当心了!这类粽子很可能是用返青粽叶包的。

这种"返青粽叶"是采取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的时候加入了工业用的硫酸铜,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这样会使得粽子表面看上去色泽光鲜、翠绿,人吃了这种粽子可能导致铜中毒。

插入链接

所以在购买粽子时,不要把粽叶的颜色是否鲜绿当成选择新鲜粽子的标准之一。

本文指导专家

插入链接

消化内科 张敏 副主任医师

学术任职:《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编辑部主任,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访问学者。

学术专长:长期从事消化病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消化科常见疾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便秘、炎症性肠病、胰腺炎以及肝胆疾病等的诊治,对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内科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论著8篇,主持国自然青年及省医学科研基金各1项。参与《内科急危重症的补液疗法》、《消化内科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等书的编写。在学术会议上以书面及壁报形式进行多次学术交流。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李饶尧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文章内容来源于广东卫生信息

图/锐景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