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还是卫生防疫节?看看古代的广东人都做了什么

健康情报局
+ 订阅

对于吃货来说,端午节是“氹氹转,菊花园”,还有这个时节上好的桂味、妃子笑、糯米糍荔枝,以及各式各样美味的粽子……光是想想就觉得十分美好!

咸粽。

往年的端午节,人们总会趁着小长假,带上亲朋好友一起外出旅行。今年的端午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的影响,和往年相比,注定有所不同。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虽已得到控制,但我们仍然不可掉以轻心,要继续加强自我防护。毕竟,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后来又演变成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节日。但你知道吗?端午节,还是古代的卫生防疫节。

咸粽。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正值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蚊蝇大量滋生,容易传播疾病。古人在这一天的许多风俗习惯,其实都和卫生防疫有关。

广东是一个非常讲究意头的地区,而许多关于端午节的民俗,都带有“保佑健康”“祛病除疫”的意头。在端午节,除了要打扫庭院、晾晒通风,还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民俗:

扒龙舟

深圳曾是龙舟竞技盛行之地,深圳人将划龙船称为“扒龙舟”,而且深港地区还曾有“扒皇舟”的传说。

烧艾条、挂菖蒲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插艾叶和菖蒲是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其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浸“大吉水”

因为龙舟寓意吉祥,同时平日摆在祖宗的祠堂中,因此龙舟滑过的水村民们都认为是“大吉水”,小孩子用龙舟水洗洗手,寓意快高长大,身体健康。

咸粽。

佩戴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戴的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不但玲珑夺目,而且着实具有避邪驱瘟的功效。

红线苕帚

另外,有的地方还有在端午节用绑有红线的笤帚扫除垃圾,清洁卫生的风俗。

咸粽。

怎么样?古人的防疫智慧,你get到了吗?这些朴素的经验,流传了上千年,对古人的防疫抗疫起到了不小的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习俗中那些落后和原始甚至还带有迷信色彩的东西,已经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学的进步而消失了,但他们对于卫生和健康的重视,仍可以给今天的我们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今年的端午节,我们更要把卫生、健康放在心上。尤其是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处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反弹”的非常时期,“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分餐制”仍然十分重要。

值此端午佳节,南方+客户端特推出“粤读端午 防疫新知”主题海报:


咸粽。

咸粽。

咸粽。

咸粽。

另外,大家在工作之余也不要忘记多多运动哦,强健体魄、提高免疫力,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过一个平安、健康的端午佳节。

【撰文】孙梦圆

【设计】栾艺婷

编辑 孙梦圆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