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这位守艺人,50年习武,誓要把白眉拳发扬光大

梦里水乡
+ 订阅

“呵!”“哈!”每天上午早操音乐响起,里水镇麻奢小学的操场上,全校学生踏着节点耍起了白眉拳,不时发出刚劲响亮的喊声,场面十分震撼。在操场边上,一名武术教练总在观察学生们的一招一式是否到位,他就是“白眉拳”第八代传人、白眉拳市级非遗传承人黄新健。

黄新健为学生展示每一个招式,每一个动作,让学生深入理解。

六岁起就习武,师从白眉拳第七代传人陈宗良,苦练多年后回乡开武馆授徒,他不仅向年轻一代展现武术文化,更是肩负起把武术推向校园的重任,誓要将白眉拳精髓传承,把武术精神发扬光大。

辗转多地 只为学到真功夫

“我6岁开始就跟着村里的教头学拳,只为自卫防身!”今年58岁的黄新健依然记得年少时学武的初衷。那时,北沙鹤暖岗村的武术底蕴和氛围很浓,很多村子都聘请了教头教武术。他就跟着包括父亲在内的多名教头学武。

读书时,他就加入了北沙小学的武术队,开始接触国标拳。一直到高中,他在村里学习传统武术,在学校就学习国标拳,每天早晚坚持训练,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功底。

学武立德,每次上课,学生都要行抱拳礼,这是最基本的礼仪。

“我一定要学到真功夫!”高中毕业后,黄新健来到广州工作,还不忘寻找武功高强的师傅学武。1981年,适逢陈宗良和陈飞鸿在广州开白眉拳培训班,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每天下班后都坚持去上课,对白眉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因工作调整,他只是学了一两年就告别了师傅们。

“缘分有时真的是注定的,不久后我又在云浮遇到了师傅。”回想起当年学武经历,黄新健觉得仍历历在目。原来,1992年他和弟弟到云浮开建筑公司,偶遇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也是学白眉拳出身,他的师傅竟然就是陈宗良。于是在云浮,他和弟弟就正式拜陈宗良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白眉拳拳法。

从此,黄新健的生活就是上班工作、下班练拳,每天下班后都赶到武馆学习,结束后再摸黑骑车回到住处。

“那时学白眉拳的人不少,但真正系统学白眉拳的人不多,我们师傅就是其中一位,他毕生都在研究白眉拳。”黄新健说,白眉拳难学难精,需要无数次实践才能领悟如何利用身体的筋骨、脉络与大地传递力量。为了学习白眉拳精髓,他和弟弟分工学习,一人跟着师傅一招一式地学,一人在旁一边听一边做好笔记,以便记住每一个细节,课后随时随地反复练习。

直至师傅意外去世后,黄新健仍跟着同门师兄继续学,不断切磋,提高自己的水平。

开馆授徒 成为非遗传承人

黄新健兄弟系统学习了白眉拳后,总想把师傅这一门拳术传给更多的人,于是于2000年回到北沙开了一个 “北沙武术醒狮馆”。每个周末,总有一批年轻人从各地如约而至,虽然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他们却有着同一个目标:跟着师傅学好白眉拳。

黄新健、黄国健与徒弟们合影。

“为了专注传承白眉拳,把这一门武术系统传授,很不容易才注册成立为正式的武馆。”4年后,经黄新健努力,得到上级及本地政府支持,终于注册成为当时南海区的第二家武馆,经村民同意,把黄氏宗祠用作武馆场地,从此,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员。

2007年3月,北沙武术“白眉拳”被南海区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3月,“白眉拳”被佛山市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立项申请广东省非遗,黄新健、黄国健等被确认为“白眉拳”第八代传人。

“北沙武馆名声起来了,最辉煌的时候,武馆收徒近百人!”由黄新建兄弟掌舵的北沙武馆,不仅授徒,还成为了白眉拳非遗文化的展览馆,欢迎各界前来学习交流,传播本土文化,为此吸引了不少武术爱好者及学生前来参观。

2019年珠江形象大使十强、里水北沙的“功夫少女”黄裕兴,是黄新健的徒弟,也是他的侄女,从小就开始学习白眉拳,爱好艺术表演的她经常在各类展示平台展现白眉拳非遗文化。“虽然黄新健师傅没有明说,但是他还是希望我能把白眉拳继续传承下去。”黄裕兴表示,自己和白眉拳的联系只会越来越紧密,在大学期间白眉拳传播出去,毕业后会回到家乡把白眉拳继续发扬光大。

练武立德 最好的传承在校园

事实上,近十年来,黄新健积极参与里水镇举办的夏令营公益课堂,与徒弟等一起为学生们教授白眉拳,每年的课堂都非常受欢迎。

黄新健在校园为学生教授白眉拳。

黄新健认为,最好的传承是在校园。最开始时,里水镇旗峰中学要在大课间练武术操,他就和弟弟为学校专门录制了白眉拳课间操。此外,为了让更多学生可以了解、学习白眉拳,他们还专门加录了白眉拳的初级拳——《石狮拳》。这一尝试得到了学校与学生的肯定,更坚定了黄新健要把传承重心转移到校园里。

2012年起,他到麻奢小学担任武术教练,向该校师生传授白眉拳。“学生基本上是零基础,要把他们培养起来,就要有合适他们的拳法。”为了全面推广白眉拳,该校不仅要求全校体育老师都要学会白眉拳,并设有每日白眉拳课间操和每星期固定一节的武术课,还专门推出了麻奢小学武术系列教材。

麻奢小学的武术教材。

不仅如此,黄新健还推动麻奢小学成立了“象林武术队”,吸纳功底好、兴趣浓的学生入队,每天坚持集训,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也代表学校在市、区,甚至省赛事上拿下了多个奖项,助力学校打响特色教育品牌。

“武术是讲究精气神的!千万不要忘了我们最基本的礼仪!”黄新健指导学生练习白眉拳,不仅传授拳法,更是时时为学生传递“文武立德”的理念,通过言传身教把武德传承下去。如今,麻奢小学已成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眉拳传承基地。

黄新健带领学生们,获得不少奖项。

今年读6年级的马镇宇曾在省赛中凭借白眉十字拳斩获一等奖,他希望长大后希望能回麻奢小学教白眉拳,能把这项非遗项目传承下去。听到徒弟的愿望,黄新健欣慰地笑了,还不忘嘱咐:“你以后升到中学后,要进入武术社团,把白眉拳教给更多的同学们。”

来源:珠江时报 记者:欧林菊、梁嘉妍

编辑:里水镇宣传文体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