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尘螨了解甚少
但尘螨会诱发多种过敏性疾病
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等
由于尘螨繁殖得很快
所以很难根治
目前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除螨仪
近年来各式除螨仪上市
越来越多手持式吸尘器也增加了除螨功能
这些除螨家电,哪个效果更好呢?
2020年上半年
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20款除螨仪(器)
开展比较试验
样品信息
本次试验的样品为13款专用除螨仪(159元—899元)和7款配备除螨吸头的手持吸尘器(1899元—4990元)。
点击查看大图
结果显示
01
20款样品除螨效果差异大。相同测试条件下,除螨率最高的达到96.52%,最低的仅54.30%。
02
实际使用中,除螨效果与吸力大小相关,吸力越大,除螨效果越好,基本与是否具有紫外线功能、拍打功能、加热功能没有直接关系。
03
带除螨吸头的手持吸尘器类样品的除螨效果整体优于除螨仪类样品。
04
标称额定功率大的产品,除螨效果不一定好,消费者不能仅凭产品标称额定功率的大小判别除螨效果的优劣。
05
无绳样品在最大功率下运行,续航能力相差较大,最低的为7分钟,最高的为24分钟左右。
06
11款标称有紫外线杀菌功能的除螨仪类样品中,有2款动态(前后移动状态)除菌率偏低。
07
工作噪音普遍偏高,但短时间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08
颗粒物泄漏、紫外线泄露等测试指标均符合安全标准,20款样品均表现安全可靠。
09
13款除螨仪类样品中,除螨率高于90%的有美的、苏泊尔;7款带除螨吸头的手持吸尘器类样品,除螨率达到90%以上的有戴森、飞利浦、美的。
测试结果
01
20款样品除螨效果差异较大
宣称额定功率未能与除螨效果成正比
显微镜下的尘螨
结果表明,大部分产品的除螨率达到80%以上,个别样品的除螨率较低。带有除螨吸头的手持类吸尘器样品除螨效果整体优于除螨机类样品。
20款样品除螨效果
此外,试验中发现,部分样品宣称“大功率”带来“高除螨率”,但实际效果并非如此。
02
所有样品紫外线防护都比较好
但个别样品动态除菌效果不理想
靠除螨仪有限的紫外线辐照无法杀死被褥内的螨虫,其主要功效是杀死被褥表面的细菌。
测试结果显示,有两款样品除菌效果较差,其余样品除菌率均超过了99%。除菌能力的差异主要与紫外线灯管长度和辐照强度相关。
样品除菌率(动态、静态)
紫外线灯对人眼有着较强的伤害。在紫外线防护测试中,样品全部符合安全要求。
此外,在除螨仪紫外线泄露情况测试中,所有样品均至少有一个测试点存在微量紫外线泄露情况,个别样品有三处位置泄漏。造成紫外线泄露的主要原因与产品的设计有关。
紫外线泄露(动态)试验
03
样品在颗粒物泄漏方面均表现良好
如果除螨仪不能做到很好的过滤,释放气体中的颗粒物会被使用者吸入,影响健康。测试结果显示,全部样品均在安全范围之内。
04
11款无绳样品的续航时间差异较大
最大功率时的续航时间相差17分钟
无绳产品虽然使用便捷,但续航时间过短,会影响使用体验。
结果显示,在开启最大功率时,续航能力最好的是飞利浦 FC6908/82,达到24分05秒;米家、莱克 M11S、惠而浦P9 均只有7分钟左右。在开启最小功率中,最长续航为戴森V11,可达85分钟。
样品开启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续航时间
05
样品噪音普遍偏高
消费者在使用无绳吸尘器时,机器噪声的大小,会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样品开启最大功率噪音情况
结果显示,整体产品噪音水平比较高,在70—85dB(A)之间。虽然样品间最大差异在10分贝左右,但在实际体验中基本感受不到明显差异。
环境噪声级别
一般情况下,正常室内的噪音白天不应该超过50分贝,70分贝以上的噪音相当于走在闹市区。不过,由于除螨机或者手持吸尘器都是短时使用,所以应该不会对人造成影响。
20款除螨家电比较试验测试结果一览表(点击可放大查看)
消费提示
1、按需选购除螨器具。
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自己的使用目的,有针对性地购买。带有除螨吸头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功能更综合,除螨效果更好,但价位普遍偏高。如果消费者仅需要除螨功能,可选择除螨仪类产品,价位相对较低。如果家中已经购有吸尘器,则可以咨询商家配备合适的除螨吸头就可增加除螨功能。
2、额定功率大的产品,除螨效果不一定好。
标称的额定功率不等于吸入功率,实际除螨效率与吸入功率成正比,所以选择除螨电器产品,首先要考虑的是除螨率的高低。
3、杀菌功能不等于除螨功能。
紫外线功能虽然附加在除螨仪上,但去除尘螨主要是靠吸力。如果不考虑杀菌功能,在选购时不用特别考虑产品是否附加了紫外线功能。
4、选择易拆装产品。
尽量选择结构简单、易拆装、易清洁的产品,使用后及时清洗集尘盒。
5、增加使用频次才能有好的除螨效果。
要获得好的除螨效果,可以增加机器使用的频次,而且每次使用应增加往复吸除的次数。
6、无绳产品使用体验不一定好,应理性选择。
如果产品续航能力不够好,不能保证连续工作,消费者不如选择有绳产品。
来源: 中国消费者协会
编辑:陈丽雅
校审:钱飞飞、郭子宁、闵莘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