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红·担使命】——狮山镇庆“七一”党建引领系列报道之基层活力篇
为表彰先进,树立标杆,狮山镇拟对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经济社党支部书记和社长进行奖评奖励,充分激活最基层治理细胞的活力,推动狮山镇各项工作顺利落实。
今天,小编先带大家走近狮山镇小塘社区唐美经济社社长劳桂荣。
扎根40多年
他是唐美经济社温馨大家长
狮山镇小塘社区唐美经济社,紧邻狮山小塘旧城区,户籍人口多达500多人,是小塘社区人口最多的经济社。然而,多年来,这里却罕有纷争,乡风淳朴,邻里和谐,连周边不少居民都大赞舒服,喜欢到这里来唱歌跳舞。这一片其乐融融的背后,其实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他就是唐美经济社社长劳桂荣。
截至今年,劳桂荣已经在唐美经济社就职超过40年,村民都都亲切地叫他“荣哥”!多年来,荣哥就像一名温馨的大家长一样,爱护着每一位村民,同时也带领着唐美经济社不断走向振兴。
一视同仁,公平调解村民纠纷
“那是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事情了,当时没想太多,就是刚读完书觉得不能没工作,于是就回到村里来了。”对于自己刚参加工作的经历,劳桂荣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候唐美还不是经济社,而是人民公社,因为我有一定文化水平,就被大家选为队委了。”也许那时荣哥不会想到,从队委到队长,到村长再到如今的经济社社长,他一做就是40多年。
在荣哥看来,要做好基层治理工作,首先要公平公正。唐美经济社有着劳姓和区姓两大姓氏,在以前偶有纠纷,但荣哥上任以来,始终坚持一视同仁,并不断协调,如今,大家已经亲如一家。“我虽然也姓劳,但在这个位置上,所有村民都是我的家人。”荣哥说。
除了处事不偏不倚,荣哥的公正更体现在细微处。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还实行工分制度,而工分又直接与粮食挂钩,怎样分配得让大家都满意是一道不小的难题,但大家从来没有对荣哥的分配有过异议。“因为我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分配工作,他适合干什么,他熟悉干什么,我都会在前一天的晚上写在本子上。”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荣哥脸上还有着淡淡的自豪。
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
沿着村道走进唐美经济社,可见绿树成荫,池塘倒映着蓝天白云,老人们在树荫下闲话家常,孩子们在儿童乐园里嬉戏打闹,一片宁静祥和、其乐融融的景象。
实际上,唐美是狮山小塘片区最早开展文明建设的经济社之一。而许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实都源于荣哥一个小小的“私心”。
“以前我们的村道很窄,连小车都过不了,村民们也没有固定的休闲娱乐的地方,就连办喜事都没有足够大的场所可以摆酒,只能零零散散地这里摆三两桌、那里摆三两桌。”荣哥说。正是本着让村民生活更方便、更幸福的目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征得大家同意后,唐美经济社就从收入中拿出了部分资金,对进村道路进行了扩建与硬底化,并建设了文体楼与老人娱乐中心等基础设施。
提前谋划,带领乡村走向振兴
时至今日,整洁宽阔的村道、宽敞明亮的文体楼依旧为村民所津津乐道。而基础设施的提前规划与建设,也为唐美经济社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唐美经济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清三拆行动。在荣哥身先士卒的带领下,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基本将村里的卫生黑点全部清理了,人居环境质量大大提高。荣哥把工作成效归功于村民对他的信任:“大家都很淳朴,也很信任我。起初有个别村民会在屋前屋后积攒一些木柴、废品之类的物品不愿意清理,但我一开口,他们就自觉去清理了。”
“由于基础打得好,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都非常支持我们。”荣哥透露,接下来,唐美经济社将投入130多万元,规划将鱼塘前的道路与护栏重新建设,并在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路灯。
来源:佛山新闻网林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