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区故事| 她把青春献给了深圳,助文化“黑马”领跑全国

南方+ 记者

刚忙完深圳市群文、艺术专业职称评审工作,6月21日至23日,64岁的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会长杨素贤,就带领深圳市文化类社会组织一行12人,深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麻村,开展对口扶贫工作。

创办深圳第一个业余艺术团、第一个少儿艺术团,举办第一场国标舞比赛、第一场时装表演,组织申报第一个非遗项目;推动深圳文艺创作,以5金1银的全国群星奖成绩震惊全国;组织、创设、实施外来工文化服务工程,为深圳赢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文化系统唯一一个“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47年来,杨素贤在深圳公共文化领域开创了太多“第一次”,也铺就了坚实的基础,助推深圳群众文化这匹“黑马”,后来居上领跑全国。

时光如白驹过隙,曾经闪耀舞台的17岁“芭蕾少女”,从专业演员到文化馆骨干、副局级干部,再到社会组织“娘家人”……角色变换,不变的是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品质。

工业区里发掘出“第一支业余艺术团”

1973年,杨素贤作为广州全市有名的“文艺之星”,以知青下乡的方式,被宝安县点名招聘进该县文艺宣传队,当主要舞蹈演员和创作员,深圳文化生涯从此开启。

1

“撤县建市”背景下,宝安县文艺宣传队完成使命解散。5年间,她与其他文艺骨干先后被派往深圳市文化馆、罗湖区文化馆、罗湖区文化局负责群文工作。

泥头车来往穿梭,高音喇叭里播放着“社会主义好”的口号,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从各关口涌入宝安县——这,是1980年的深圳。

“三来一补”企业盛行,经济效益当先,在热火朝天忙建设的深圳特区,文化成为星星之火的点缀。杨素贤与文艺骨干们,眼看着来深的专业艺术人才流散到企业生产线而惋惜。

1981年底,她们酝酿成立深圳第一支业余文艺团体——罗湖艺术团。大家白天忙文化馆的工作,到处找场地建立文化站;傍晚下班后,就骑上单车在工业区兜圈,听到哪里响起笛子声、歌声,就循着声音找过去……两个月下来,60多名文艺骨干被他们一个个从车间里找了出来。

1982年2月28日,罗湖艺术团成立,杨素贤任第一任团长。为了排练,大家凑钱买了深圳市第一台钢琴。两个月后,在深圳戏院,罗湖艺术团举行“成立公演”。靓丽、专业的演员,引得全城关注、全场爆满。

1

艺术团一直从深圳戏院演到蛇口戏院,演遍了深圳4个区,甚至受邀到海南演出。1983年,罗湖艺术团还第一次跨过罗湖桥,成为全国第一个到香港演出的业余艺术团。

1984年,深圳市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艺校)正式成立,深圳的群众文化大幕徐徐拉开。

群众文化“黑马”的诞生

1985年,杨素贤调入深圳市文化局文艺科(现为公共文化处)。25年间,在这一平台上,诸多的“第一个”“第一次”继续在她的大胆开拓中上演。

为了发展少儿艺术,推出有质量的少儿文艺精品,1986年,杨素贤提出创设深圳少儿艺术节(现“深圳市少儿艺术花会”)。在文化、教育、团委的紧密联动下,活动开办了少儿节目创编班,使得深圳原创少儿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91年,深圳市“鹏城金秋”文化艺术节启动。作为主策划之一,杨素贤回忆当年情景:“世界之窗、欢乐谷等近40个专业、业余团队,演出了52台节目,掀起了深圳文艺创作和展演的高潮。”

不拘一格的文艺比赛、展演,让各区燃起了办文化、出精品的热情,对人才的需求也空前高涨。多年来一直深入基层的杨素贤,将留心发现的一批音乐家、舞蹈编导、剧作家推荐给各区文化局、文化馆。如今,这批人已经成为全市及各区公共文化和文艺创作带头人,有的还成为获得国务院津贴专家、深圳市学科带头人及全国、省、市劳模。

1

在文艺展演平台和文艺带头人的滋养、推动下,1999年起,深圳就不断将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揽入囊中。在2000年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广东11个参演节目夺得“8金3银”,居全国第一;而深圳则独挑半壁江山,捧出了《桅杆上的凉帽》《醒莲》《守望桑田》和《根情》4个金奖节目及《客家母亲》1个银奖节目。

深圳群文这匹“黑马”,后来者居上,开始领跑全国群文事业。2010年,杨素贤也被评为全国群文人瞩目的“全国群文之星”。

自掏经费创排舞剧 弘扬岭南文化

2009年底,杨素贤从深圳市文化局退休,担起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会长的担子。她从理论、活动、品牌等各方面大范围拓展学会业务,为深圳市文化类社会组织建设了一个强大的“娘家”,成为政府部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1

斗转星移,身份转换,不变的是融入血脉的岭南文化魂。杨素贤始终认为,岭南文化的根不能丢。传统文化、地方戏曲、非遗保护,一直是她重点关注的方向。

自1986年开始,她就在深圳第一个关注、整理非遗项目,曾蹲点挖掘出深圳第一、二个非遗项目——沙头角鱼灯舞、南澳水上迎亲等;还大胆启用深圳本土作者、民间文化人才,编纂了《深圳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民歌民谚、民间故事)》,编印第一批市级以上非遗名录,推动设立粤剧发展专项经费,赢得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2017年,她更是自掏腰包,支持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和香港文化舞剧团联合创排了深港第一部大型舞剧《弟子规》及粤港澳大湾区巡演,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

对粤剧,她有特殊的感情。“深圳的粤剧环境无可替代,毗邻广佛港,是粤剧的桥头堡。罗湖商业城就有几十家粤曲社,周末都有不少香港人跑来深圳唱曲。”退休后,她继续联动深圳粤剧名家、社团、传承人,推动粤剧粤曲等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接下来,我们准备对客家山歌进行挖掘、保护,再进一步拓展到岭南文化。”杨素贤充满期待地说。

对话:以高雅和经典艺术引导观众

南方日报、南方+:如何看待群众文化给予深圳这座城市的养分?

杨素贤:我一直都认为,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必须以高雅艺术和经典艺术来引导观众,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培育观众。这就是群众文化的最大意义。比如,当时罗湖艺术团在演出中推广经典民族民间舞蹈和经典歌曲,就是在节目演出前先讲舞蹈的特点,讲新疆舞的特点是什么,西藏舞为什么哈着腰……通过强调演出的艺术性和学术性,尝试引导观众学会欣赏艺术。

南方日报、南方+:您觉得目前深圳的文化发展最需要什么?

杨素贤:文化各方面要配套好。首先在硬件方面,虽然近些年成果丰硕,但基层的公共文化硬件设施还有进步的空间。同时,整体提升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质量,也需要下功夫。另外,深圳需要对这40年来经历过的公共文化轨迹进行整体梳理,不管是出书还是以别的方式,都应该好好地记录下来,为未来的发展吸取经验、教训,探寻继续努力的方向。

【记者】郭悦


特区40年,说出你的故事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回顾改革开放大业,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进一步讲好广东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粤港澳大湾区故事、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承办的“我与特区40年——广东省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全媒体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活动聚焦展示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征集一批反映个人、企事业单位等与经济特区共成长的文章、图片、短视频等。

有关作品已择优在南方+客户端展示并接受点赞,主办方将根据点赞数等情况评出网络人气奖;征集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将组织专业评审,评选出优胜奖项,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赶紧行动吧!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投稿!!

1

编辑 宋杰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