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珠海名师送出中考前详细备考建议

珠海特区教育
+ 订阅

2020年珠海市中考的

脚步越来越近了!

珠海初三学子们,

你们准备好了吗?

复习得如何了?

珠教君特邀请各科名师

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考前指导建议,

今天推出的是语文、数学和英语篇,

赶紧收藏~

保持一份热情:

语文复习有乐趣!《敬业与乐业》中说:“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这话虽然是议论乐业的,但同样适用于学习与复习。希望同学们不要在繁杂的习题中迷失双眼,可以试着在默诵古诗时区分一下唐诗宋词的异同,试着围绕“人、事、物、景、情、理”几个要素给现代文阅读建立一个思维模型。把复习当做一项研究,从中发现乐趣。

做好两个坚持:

第一,坚持关注有趣的语言现象。语文是在充分的语言环境中,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学科。同学们不要局限于复习资料上的那些文字信息,要关注当下的生活语境,留意新闻时事,了解新近的词句概念,记下喜欢的广告宣传语,运用刚学来的成语等等。

第二,坚持灵活精简的日常阅读。有质量的阅读是语文提高成绩的根本。尤其到了最后备考阶段,更不能忽视日常阅读。时不时地读一篇杂志美文,读一则公众号佳文,或者挑几段名著片段读一读。日常阅读的意义远大于盲目地做题训练。

明确三个问题:

回到考试层面,文学类文本阅读在整份试卷中阅读分值最高,怎样读懂这些小说或散文?不妨从文章构成的层面,自问自答三个问题:文章中的主要形象有何特征(形象既指人物形象,也指事物形象)?文章的话语特征是怎样的(语言特色、结构特色)?文章包含哪些意蕴(思想感情、意境韵味)?

以香洲区二模《遥远的椿树》为例,首先梳理文章,可得知人物形象有三个:胆小却自强的“我”、智慧乐观的母亲、遥远神秘的椿树;语言平实淡雅,视角生动又饱含童趣;文章意蕴有三个:怀念成长历程、思念母亲家人、留念故土家园。三问三答有助于搭建阅读的思维框架。其实,考点本身也是“象”“言”“意”的演绎和变形。

直面四个难点:

(1)如何提高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准确率?建议按照“还原——比较——再比较”的思路训练,准确领会题目用意,找到ABCD四个选项在原文的出处,比较选项表述与原文字句的异同,特别关注修饰性词句、限制性词句的有无和变化,扣准语义范围,最后再将四个选项进行横向比较,选出正确程度或错误程度最高的一项。

(2)如何回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大体把握文意是前提,找准题干中的因果关系是关键。如香洲区二模中问“宇文述‘超拜上柱国’”的原因。解题思路是:找到关键句“超拜上柱国”的具体位置,位置之前一般是原因和过程,位置之后一般是意义和影响,这样便容易概括要点了。

(3)如何把握名著阅读的多维关联?找准一条线索,记住名著里的先后情节,如按照鹦鹉螺号潜艇的航行路线梳理《海底两万里》的情节,按照保尔的成长阶段把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重要情节。名著之间的勾连,要找准相似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手法的相似点),以小专题探究的方式复习。

(4)如何审准作文的题目?原则是把陌生题目转化为熟悉语境。圈点勾画作文标题,突出审题的关键词;用作文标题造个句子,营造微型语境,再扩写成篇;或者给作文标题加个问号,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构思。

备齐五类素材:

作文如何备考?除了加强审题训练,最好准备五类写作素材。第一类是关于家庭生活,写身边人,写家庭氛围;第二类是关于学校生活,写良师益友,写校园活动;第三类是关于社会生活,对社会现象、人物、事件,有自己的看法;第四类是关于自然风物,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第五类是关于文化艺术,有一点欣赏品悟,抒发一点意趣哲思。无论哪类素材,一定要突出“我”的主体感受和主体认知。当然不必强求面面俱到,依据自己的需求积累即可。

(供稿:珠海市第五中学 丁世民)

一、跳出题海,重温教材,重在梳理

教材是主线,参考不可少。中考很多题目都来源于教材,强调通性通法,突出教材的考查功能。针对这一情况,提醒考生们在中考复习的最后关头一定不要在题海战术中迷失了方向,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备考价值。

阅读教材是一项被大多数考生忽视的基本功,建议考生最后几十天里要坚持阅读教材,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同学。首先通读教材中的定理、性质等蓝体字,梳理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头脑清楚地走进考场。其次精读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对其进行解构与分析。只有透彻理解教材典型例题、习题所涵盖的知识要点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最后要泛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熟悉材料背景,做好知识储备。

二、避烦斗简,回归基础,限时限量

广东中考数学采取了客观题起点低、运算量少的命题方式,以便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完成解答题,充分发挥中考的选拔功能。这就需要考生在速度和准确率上下功夫。

部分考生好高骛远,一味想着攻克难题,不重视基础训练,对基本知识、基本题型和基本技巧没有吃透,就会出现中考基础题失分过多,导致中考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在中考数学复习的最后阶段,最好的状态就是回归基础,保证中考考场基础题不丢分,这是取得高分的第一要诀。因此定性、定时、定量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也会避免“省时出错”和“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

三、查漏补缺,再访错题,合理加减

每次写完作业或考试后建立的错题本是检查和复习自身薄弱环节的有效载体,它能帮助考生更合理地利用时间查漏补缺,集中精力解决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

在复习错题的过程中要做好加减法。新题型、新方法、新技巧要及时消化吸收,归纳提炼,增加应考实力;同时要通过对错题的复习与整理,及时把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扔掉”,减轻复习压力,让错题本变“薄”。对于有价值的错题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可提炼几种基本模型,这样就会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问题。

如果有限时间内错题过多,可以重点理解历年真题中的错题,及时补充提升。

四、横纵联合,专题复习,以题代知

中考数学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按照文件要求,今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的预设难度为0.55,区分度主要体现在选择题第10题、填空题第17题、分值为8分的第22题或第23题,以及第24题、第25题两道10分题。这些题型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且解法灵活。这就要求考生要适当做一些专题训练来提高解题能力。

在专题训练中考生要以题代知,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整合相关内容,形成知识与方法的“经纬图”,以利于中考时对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建议考生要重视审题能力的提升,注意挖掘隐藏条件,“大题小做”进行转化,强化数学模型的提炼,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适当进行一题多解,深化思维的灵活性。此外,还可运用一题多拓,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五、模拟中考,规范训练,提升技巧。

每当学生考试时答错题目导致成绩不理想时,总会把“粗心”拉出来讨伐。但事实上,粗心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比如知识的负迁移、知识点不熟练等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题不规范。因此在这段时间的训练中,考生要模拟中考,将每一张数学试卷当成中考卷去完成,以中考的标准去书写每一道解答题。

考生还要在考前练兵中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便在考场上达到良好的竞技状态。同时还要学会并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灵活应答。对于久攻不下的难题要努力写好相关的基本判断、基本公式和起始步骤等,全力以赴去答题,不放弃任何一个得分点,尽量不在答题卡上留白。

最后一个月的考前冲刺复习绝对不是简单重复的操作,而是一项智慧工程,要讲究方法、懂得策略。考生们要找好复习备考的“基准点”——教科书,抓住中考数学的“增分点”——基础题,扫除历史残留的“混淆点”——易错题,这样才能使复习备考不留任何“盲区点”,才会让高分卓然而立,劣绩悄然而息!

(供稿:珠海市九洲中学数学科组长 裴红梅)

看完以上两科目的备考建议,

同学们是不是动力十足,

想要马上练一套题呢?

先别走,

这里还有一封

诚意满满的“情书”,

请考生查阅!

亲爱的考生:

万万没想到今年我与你约定相见的时间竟然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足足推迟了一个月。你应该正经历着义务教育九载中最“酸爽”的时期,就像在坐过山车向上缓慢爬行,紧张、焦躁又期待。我们何不将这酸涩的时光酝酿成甜蜜的糖?只要你对我足够了解,我就能够从一颗酸枣变成一颗太妃糖,让你甜到心里。

一、我说你听——听力理解

上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倾听。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你的考验是从听力开始的。我会一口气跟你说20分钟的话,有时候我说得很直接,有时候我说得比较含蓄,但是只要你能在我说之前用笔划出考卷题目上的关键信息,在我说的时候抓住我故事里的5个w和1个h(What, when, where, who, why, how),记录下关键词,30道小题其实就像我说给你听的最浪漫的话。那么在这最后冲刺的20多天时间里,建议你每天都练习听力,以最好的状态赴考。

二、有情有义——语选、完形、短文

语选、完型和短文其实都是同一类型的考验,因为这三段文章都是有情节有意义的文段,简称有情有义。但是考验的重点不一样。语法选择是我一个外貌协会的亲戚出的题,要考查你是否能够根据意思、句子、语法多角度的分析,选出形态正确的词语。完形填空是我一个研究心理的亲戚出的题,要考查你是否能读懂文意,选出符合我(文章作者还有命题老师们)心意的词语,判断你是否和我心有灵犀。短文填空是我一个语用学博士亲戚出的题,除了需要你读懂文意,还需要你写出正确的单词形式并且保持语言得体。这三道大题是在考验词汇外在形态、内在意义和得体性。那么在剩下的时间,请你在阅读有情有义的文章的时候,既注重词语的外表又重视词语的内涵,还需要关注用词的得体性。

三、见字如面——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我在你面前的多方位展示:A篇图文结合,以应用文居多;B篇自然社科,以说明文居多;C篇配对阅读,以供需篇章居多。面对多面的我,你需要具有信息破译能力,认识多样的我,像剥洋葱一样由表及里地读懂我的文字:细节题找出处,判断题找异同,指代题锁范围,猜词题寻线索,主旨题看首尾,推理题理逻辑。亲爱的考生,阅读理解需要你的耐心、细心和同理心。只要你有三心,我绝不二意,我将是你展示英语实力的舞台和BGM。那么请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精选阅读篇章进行限时练习,假如你能在20分钟内完成三篇,你的实力不言而喻。

四、我心依旧——回答问题

无论是信息归纳还是回答问题,其实我的心意没有改变。我可不是随便提问的哦,你一定要注意我提问用的疑问词,在原文找到出处,然后整理我的问句,处理情助Be(情态动词、助动词、Be动词),注意动词变形和人称代词的替代。假如你能回答正确,我将给你十全十美的得分。那么请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进行训练的时候,学会先看题再阅读,先将问句变陈述句,再将答案往里套,最后检查动词形态和人称代词,祝你回答问题顺顺利利。只要你心细,你会发现我还是那个友好的我。

五、你的地盘——书面表达

在这不长不短的百词段落里,每一个表达都是你思想流动的轨迹,每一个句子都是你思维绽放的痕迹。因此,我希望你看清题目要求,划记内容要点,注意时态人称。希望你用地道的短语和句型给你的idea打光布景,希望你用丰富的辞藻给你的语言上色加特效,希望你用完整的结构和流畅的衔接给你的地盘构建一个别样的世界,静静等待读者老师的到来。如果你也期待能这样做,那么请你整理写作常见的功能性的短语和句型,比如“it's adj. to do…”;梳理常见同义词或反义词,比如表达重要性的词语有“important, significant, influential, play a role, place an impact…”;给不同文体的开头结尾段以及不同意义的衔接手段进行分类,比如“It's said that…, However, All in all, …”另外,你还可以收集不同话题的文章进行背诵。

亲爱的考生,复习备考是很重要,但你的身体更重要。学习之余别忘了跑跑步拉拉筋。期待与你在考场相见!

爱你的中考英语

(供稿:珠海市紫荆中学 陈慧)

相信自己,

做到最好!

考生们加油!


来源: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