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月中旬以来,海珠区团委、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招募300多名以外语专业大学生、外语教育机构教师、外贸企业员工为主,65%有外事志愿服务经验的志愿者组建海珠区机场转运志愿服务队助力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
当中,就有敢于逆行的00后青年志愿者
曹奕橦
作为团队里面年龄最小的一员,他参与服务的次数最多,也是指引新参与转运志愿者服务的“大哥哥”。
01.
年龄最小:18岁
做敢于逆行的00后青年
◆◆
曹奕橦是一个准留学生,原计划出国留学。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国外疫情爆发,他的留学计划只能暂时搁下。面对当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情况,他想到从白云机场入境的旅客数量应该会很大,工作人员防护压力倍增,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报名。
可是,当家里人听到他要参加机场转运服务时,纷纷极力反对。面对几门预修课的考试压力,加上家里人的不支持,曹奕橦并没有放弃想参与机场转运志愿服务的想法。为了得到家人的支持,他特意向从事医疗行业的亲戚朋友咨询该活动相关防护措施的安全风险,得到“严格遵守标准的穿脱程序进行防护感染的风险很低”的答复后再次跟家人沟通,家里人还是不放心。
曹奕橦对家人说:“如果我现在就是那个在国外想要回到祖国的留学生,你们是不是会希望我能得到帮助呢?我很幸运地身在国内,我希望帮助入境的旅客减少焦虑,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作为祖国培育了18年的花朵,我现在已经成年了,我想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想做的,也是我应该去做的”。
终于,在多方沟通后,曹奕橦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在4月初成为了海珠区机场转运志愿服务的一员,是敢于逆行的00后青年志愿者。
02.
参与服务次数最多:30次
做勇于担当的00后青年志愿者
◆◆
作为00后,在机场转运的志愿团队里,大家会因为曹奕橦的年龄只有18岁而将他戏称为“最小志愿者”,并投去羡慕的目光。作为年龄最小的志愿者,他认为自己更应该在各种挑战中要有00后的担当。
从4月初开始参加机场转运志愿服务,截止到现在,他已经参加了30个班次,超过一半的班次都是凌晨出发,每个班次,曹奕橦总会第一个报名,每次遇到紧急班次时,他也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那句“我来吧”总让工作人员赞叹00后的勇于担当。
从第一次参与服务到第30次上岗,曹奕橦也一直在各种挑战中成长。据他介绍,第一次参加服务的时候,由于准备时间太短,他没有在旅客未上车前完成流行病调查,只能在车上来回穿梭请旅客填写、确认信息,导致开车时间延误了。经过第一次服务的教训,曹奕橦主动跟医生、公安沟通好分工,服务前也会列出待完成事项清单,防止流程有疏漏,希望能更好地帮助旅客入住隔离酒店。
“印象中每次服务最快也要5小时,有时候遇到航班延误,路上塞车,旅客有特殊情况时,服务10个小时都是正常的。现在的天气已经非常炎热了,我又是一个很容易流汗的人,每次脱下防护服全身都是湿的,但这种挑战是我可以坚持的”。
在曹奕橦身上,我们看到了00后的勇于担当,青年的担当,让我们在疫情防控中坚信着必胜的信念。
03.
18岁最有温度的成年礼物:责任
做不断成长的00后青年志愿者
◆◆
每次被别人问到参加机场转运志愿服务的收获时,曹奕橦总会说:“参加机场转运志愿服务是我步入社会的第一个经历,我真正体会到了‘长大’的感觉。”
作为独生子女的他,在家里是父母的中心,在外又受到蓬勃发展时代的呵护,难免心中的“自己”越来越大,而心中的“别人”却越来越小。
参加了机场转运志愿服务后,他接触了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和有着各种各样故事的旅客,心中的“别人”又逐渐的被滋养起来,作为新一代青年的责任也在他心里燃烧起来。
面对旅客从形形色色的国度归来,带着林林总总的包裹,与各种各样的疲惫和情绪,曹奕橦主动与工作人员协商更好安抚旅客的解决方案;面对新志愿者加入第一次上岗的不适应和紧张,他学着总结自己的服务经验主动做分享和培训。
“从志愿服务中,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我觉得这份礼物于我的18岁而言,最有温度”, 曹奕橦感慨到。
青年无畏困难,青年在成长,
00后在乘风破浪
截止6月19日,海珠区已有94人365人次机场转运志愿者上岗,与公安、医护人员组成“三人小组”,提供语言翻译、信息登记、情绪安抚、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服务入境人员超过6000人。
编辑 | 文森蓝
责编 | 吴美美、晓东南
来源 | 海珠区团委
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