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饶平样本丨城市治理提升展现新形象

南方+


   夏日炎炎,饶平县的夜晚伴有一丝海风吹起,漫步在城市街道上,道路整洁。走进背街小巷,不见垃圾,不见占道,不见“牛皮癣”,给人一种车畅其流、人畅其行的画面。

    如今,潮涌饶平,气象一新,这得益于当地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近年来,饶平县坚持问计于民,不断提升治理的科学有效性,找到精准治理的发力点。例如基层治理“四大战役”再掀打击热潮、黄冈河碧道建设稳步推进、“六个十”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等,饶平县正探索“治、建、管”并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让近者悦、远者来。随着饶平县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的开展,以及市政道路、绿道网等民生项目的建设实施,一个平安、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渐行渐近,城市的“颜值”与“内涵”正在同步刷新。

    ●汪思婷 郑淼鑫 饶宣 洪志滨

图为饶平县城黄冈镇。余秋松 摄

图为饶平县城黄冈镇。余秋松 摄

做好“治”文章 一季度三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无毒害的饶平明天才能更美好。”走进饶平县青少年宫禁毒教育基地,解说员正在给前来参观的青少年讲解毒品的危害。

    从3月17日开馆至今,解说员每天都要跟前来参观的人员解说五六场次。“在这里,每个人可以全面认识毒品,同时通过高科技的手段体验到毒品的危害。”解说员说。

    在禁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饶平县根据全县涉毒犯罪的实际情况,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规格、最密措施,聚焦组织领导、机制保障、基础工作、宣传教育、执法打击、问题缓解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涉毒重点地区整治。

    禁毒只是“平安饶平”建设的其中一点。去年11月22日,饶平县开展基层治理“四大战役”以来,该县公安机关紧密结合该县反电诈、扫黑除恶、禁毒和打击涉税犯罪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公安打击主力军的作用,扎实落实各项打击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饶平县禁毒教育基地。洪志滨 摄

饶平县禁毒教育基地。洪志滨 摄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平安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支撑。

    事实上,饶平县一直在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饶平县各项打击工作捷报频传,该县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担当意识,坚持频道不换、力度不减、干劲不松,坚决铲除违法犯罪滋生土壤,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今年一季度,饶平县实现刑事零警情33天;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晓率为83.3%,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带来的安全感提升率为91.36%,社会治安安全感提升率达到79.52%,这三项指标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随着“平安饶平”的深入建设,平安指数逐步升高,逐渐成为打造城市治理的“新算法”。“有时候看到新闻讲饶平破了什么大案子,抓了多少人,就觉得公安很给力,我们市民的安全感也上升了。”市民李女士说。

    下一步,饶平县将继续深化平安饶平建设,纵深推进“四大战役”,积极创建禁毒示范县,争取涉电信网络诈骗突出问题顺利“摘帽”。同时推进智慧新警务、“雪亮工程”等建设,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全面加强群防群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打好“建”字牌 “六个十”工程建设提升城市颜值

    黄先生住在黄冈镇龙泽园已有一年时间,听到小区门口的沿河南路将要打通“断头路”,他开心极了:“平时出行能节省不少时间,实在太方便了。”

    当天的拆除行动现场,随着一声声巨响,一座座老旧建筑应声而倒。县城综局、县农业农村局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了15名工作人员,出动大型机械,对沿河南路至龙泽园路段中间阻隔着的老旧厂房进行逐栋拆除。省道S502线饶平大埕至仙春路段路面改造工程。受访者供图

省道S502线饶平大埕至仙春路段路面改造工程。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沿河南路至龙泽园道路拓通工程,有利于改善县城的交通状况,提升该片区的综合环境,是落实县委、县政府打通县城断头路的重要举措。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表示,这段道路在全面畅通后,将对路面进行浇筑,预计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

    这只是饶平城市市政建设内容的一隅。

    近年来,聚焦城市治理,饶平启动了“六个十”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其中一个内容是道路建设。目前完成了西门街、广场东路、新力路等一批县城道路路面黑底化改造,对饶平大道改扩建示范段、新合大道延长线改造(新汕路至七号路)、可池路扩建等县城道路改造提升。同时,侨中路改造、新港东路改造、小公园文化广场改造提升、沿河南北路东溪水闸至东溪大桥道路新建、建设西路新建等市政工程扎实推进。

    据悉,“六个十”工程建设以“创文”为目标导向,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为抓手,提升城市环境管理规范化水平。各有关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该项建设带来了显著成效:县城市政道路绿化、美化和部分黑底化道路及肉菜市场、公厕等一批民生项目得到改造提升,城市功能设施和环境卫生短板有效补齐,县城品位明显改善,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高,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一直以来,饶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了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在饶平的城市治理实践中,“以民为本”是永恒的价值底色。黄冈河下游两岸“万里碧道”规划建设就是一个真实写照。

    去年以来,饶平开始谋划黄冈河岸万里碧道,初步设计亲水平台、文化走廊、水上雕塑、停车广场、公共厕所等景观节点。据了解,黄冈河岸万里碧道将以“接地气”的规划,利用好环境的现形现状现貌作进一步提升。特别要求以人为本,利用水利工程项目推动“万里碧道”项目,完善概念性规划方案,满足饶平百姓亲水游乐、休闲锻炼及黄冈河的安全防护等日常需求。


练好“管”字功 宝斗石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厂投用

    “以前这里路边都摆满了违法占道的经营小贩,十分影响出行。”住在黄冈镇中山路附近的吕先生告诉笔者,现在有了大变化,街道宽敞,每天出门就能看到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市民一片叫好的背后,是饶平县以“创文”“创卫”为抓手,实施绿化亮化、市场改造等提升行动带来的成效。为解决“城管下班,流动摊贩上班”的城市工作管理难题,饶平县城管监察队采取“白加黑”和错峰执法的方式消除管理时间上的盲区,有效破解违法占道经营的问题。

    错峰整治体现的是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是时间上的无缝对接。据悉,饶平县城管监察队对县城主次干道、重点商业街、农贸市场、学校周边及日常管理重点区域实行高峰巡查管理,规范流动摊贩和店外摆放,对夜间占道经营的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实现高峰时段有人管,市容乱象有人理。

饶平县宝斗石生活垃圾填埋场。受访者供图

饶平县宝斗石生活垃圾填埋场。受访者供图

    这是饶平县完善城市管理措施的一种探索。如何把城市经营管理得更有秩序、更有品位、更加美丽,饶平县还在垃圾分类处理上下了功夫。

    笔者来到黄冈镇上林社区,一辆辆满载生活垃圾的运输车已陆陆续续驶入宝斗石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在处理厂的中控室内,工作人员紧盯着实时监控,确保从垃圾仓、投料口到出渣口等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运作。

    饶平县意识到,单靠传统的填埋处理垃圾,已捉襟见肘。为避免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宝斗石生活垃圾填埋场升级改造及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工程PPP项目在饶平县落地,这标志着饶平县已从垃圾填埋跨入垃圾焚烧发电、变废为宝的新时代,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使饶平县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的道路上迈出最坚实的一步。

    据介绍,宝斗石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厂用地总面积约218亩,总投资额约2.9亿元,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该项目于2018年3月31日开始场地平整,2018年9月21日主厂房开挖建设,2019年12月28日开始接收垃圾,从主厂房开工至接收垃圾仅历时15个月。

    在垃圾处理方面,饶平县不遗余力。特别是在农村生活垃圾方面,饶平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干部带头、全民参与”原则,以“美丽饶平、环卫先行”为主题,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逐步形成“有章理事,有钱办事,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县村庄保洁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100%得到有效处理。

    与此同时,全县20个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全面完成整改,城乡垃圾转运一体化扎实推进,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村镇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建设也全面铺开。

一线实践

4人涉4案 同一天主动投案

    “1天之内,不同案件的4个网上在逃人员在同个县区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这种情况在本地几年都不见一次,在省内都不多见。”饶平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这说明基层治理“四大战役”打响以来,全县氛围逐步浓烈,劝投工作已经深入民心了。

    原来,去年12月2日,潜逃了15年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桂终于放下心理包袱,主动到柘林派出所投案自首。据了解,“四大战役”打响以来,饶平县柘林派出所坚持不懈,多次深入到涉嫌妨害公务在逃人员陈某桂家中开展劝投宣传,从亲情和发展前途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向陈某桂父亲讲清从轻政策、分清利弊,并动员其亲戚朋友进行思想引导。

    当天上午,慑于公安机关的强大追逃攻势,犯罪嫌疑人张某良到建饶派出所投案自首。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张某良对其在广西河池市实施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同日,伙同他人在新塘镇、新丰镇等地实施多宗盗窃摩托车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黄某腾到新丰派出所投案自首;饶洋镇涉嫌猥亵罪的网上在逃人员赖某卫到上饶派出所投案自首。

    4人涉4案同一天主动投案,背后是饶平县公安局以宽严并济的理念,因地制宜打好“政策牌”“亲情牌”“震慑牌”三张牌的成果。自打响“四大战役”以来,饶平警方针对网上在逃人员基数大、在外人员多的实际情况,切实将劝投追逃作为推进“四大战役”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来抓。在全力组织追逃专班力量开展赴外追逃、集中缉逃和个案攻坚的基础上,在各村居张贴追逃悬赏通告和《致在外乡亲的一封信》。

    同时,组织民警深入涉案网上在逃人员家中走访,向在逃人员家属宣讲相关法律政策,阐明利弊是非。并积极发动村居干部、在逃人员关系人等多方做好在逃人员思想工作,消除在逃人员及家属的思想顾虑,有效促成在逃人员主动自首,多次出现“父送子”“兄送弟”到公安机关投案的情况。

    当前,饶平坚持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重点,建设平安法治饶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真功夫,全面加强群防群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饶平县城石壁山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受访者供图

饶平县城石壁山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受访者供图

短评

城市要“治理” 更要“智理”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挑战。

    大疫如大考,饶平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历时4天制定出台了《饶平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汇编》,其中要求落实网格化管理,逐家逐户开展网格巡查管控,同时要求镇村要建立网格化疫情防控人员微信群,全面加强工作沟通联络。

    这是饶平县善于运用网格化管理的缩影。饶平县在建立信息收集研判处置体系中,也实行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网格1082个,定员镇村干部1119名,发放网格管理手机1000多台,全天候全覆盖收集研判各类不稳定因素,做到第一时间主动介入、排查化解、稳控处置,全力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在日常的城市治理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举措。

    笔者认为,城市要“治理”更要“智理”,以人为本加强和创新城市治理,让治理更加智慧化。以网格化管理为例,通过实施分片分块管理、责任到人网格化管理,既可以达到区块清晰、责任明确、考核公平、奖罚分明的效果,又能消除管理盲区和工作盲点,保证工作实效,这张网可以打破部门之间的隔阂,大大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效率与精度。

    业内人士表示,创新基层网格服务管理机制,能进一步推进基层服务精细化管理,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细胞,最终形成“网格发力、一呼百应、互联互通”的治理布局。

数读

    ◎2019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6天;累计清理整治大埕湾海域、海山镇东部海域违法违规吊养13.85万亩;用10天时间爆破拆除42家非法粘土制砖厂。

    ◎6个镇级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20个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面完成封场(搬迁)整改;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2020年一季度,全县实现刑事零警情33天;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晓率为83.3%,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带来的安全感提升率为91.36%,社会治安安全感提升率达到79.52%,三项指标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2020年一季度,全县共受理排查矛盾纠纷482宗,调处化解479宗,化解率达99.4%。

    ◎实行网格化运作管理,全县科学划分网格1082个,定员镇村干部1119名,发放网格管理手机1000多台。

编辑 郑淼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