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小伙
两条播放量过千万的短视频,让来自廉江农村的大学生温康龙成了“网红”。事情传开没几天,100多公里外,有人打电话给他,请他帮忙创作一幅禁毒主题的公益宣传画,就用他拿手的火棍、红砖当颜料,用水泥地面当画布,温康龙欣然同意。
有人深夜加他微信。通过验证后,对方表明身份——广告公司,希望洽谈合作,约时间面谈。“反正也不远,就在廉江市区,那就抽空见见。”温康龙觉得,合不合适、成与不成,都不是特别重要,多交个朋友也挺好。
走红背后,温康龙扛着压力。父母年迈,贷款上大学的2万多元还没还,这名23岁的年轻人对成功的渴望从未如此强烈。他期望能在对书画手艺的热爱和商业成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从此改变命运,为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温康龙用火棍创作钟南山肖像。受访者供图
展才艺意外收获高流量
廉江市雅塘镇大人岭村家里,四哥温朝庆的电话响个不停,暂时扮演起弟弟的“经纪人”角色。兄弟姊妹5个,23岁的温康龙最小,是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四哥大一岁,温康龙和他最聊得来。
也正是由四哥带着,温康龙才入了拍短视频的门。4个月前,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兄弟俩被困在家。百无聊赖时,温朝庆请弟弟帮忙掌镜,在一家短视频平台上传一些搞笑内容。折腾了1个月,反响平平,粉丝、播放量都少得可怜。
“不如换个主题。”闲逛到稻田边,温朝庆向弟弟提出,两人交换角色,弟弟出镜,用会的手艺做点“有格调的”。取了支粪瓢,舀半瓢清水,倒点墨汁混好,温康龙从路边摘了点野花洒在瓢里,连水一起泼进田里。泼出瞬间,花朵起伏荡漾,在慢放镜头里格外漂亮。这条被兄弟俩称作“泼墨成花”的短视频,播放量超过500万。
按照温康龙兄弟上传视频平台的规定,粉丝量超过1万才有广告分成。虽然没有带来什么实际收入,但两人找准了方向,又持续制作了不少视频吸引粉丝关注。
4月12日,温康龙首次尝试用木炭在地上作画,打算推出十二生肖系列。第一幅水牛画,获得1.3万点击量。此后的作画视频播放量和粉丝量持续上涨。6月1日,火棍木炭+红砖为颜料的地板画,为他带来第一笔收入——46.68元。
温康龙用火棍在地上画龙凤吉祥图。廖伟英 摄
家贫渴望靠手艺活谋生
“不过就是把笔换成火棍、砖,把纸变成墙面、地板。”温康龙觉得没什么特别,在大学里学设计,空余时间他就爱琢磨作画、书法、根雕这些手艺活。庭院里,盘回来的几个大树根还晾晒着,以后会用上;一楼饭厅墙上,挂着一幅“厚德载物”的毛笔字、一张画着奶奶的彩铅画,都是他以前的作品。
对手艺的兴趣,或许来自温康龙童年遇到的一位村中老人。老人经常用烧黑的柴火棍在墙上作画,一幅红军战士扛着党旗冲锋的画,令他印象深刻。
动手画画写写,贯穿温康龙整个学生时代。在广州读大学的几年,擅长画画的他,利用课余时间在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兼职。到大三时,温康龙已经能挣够每个月七八百元的生活费。
学费则尚有2.4万元贷款没还,毕业两三年内必须还上。父母年迈,哥哥姐姐们安慰温康龙不用心急,他也打算自食其力。
6月6日,温康龙上传了用木炭红砖创作的“抗疫斗士”钟南山肖像画视频,在一家短视频平台上获得超过2000万播放量。几天后,他创作的另一个地板画视频作品,也有超过1000万播放量。
温康龙觉得,或许靠手艺吃饭是一条出路。温朝庆全力支持他,拍摄、剪视频、上传全部包揽,让弟弟有精力创作。
家境虽贫寒,但兄弟姊妹团结一心,让温康龙感到安心,也对选择的路满怀信心。“因为喜欢,所以快乐。”爱着手艺活,能从手艺里“揾食”,他觉得有意思。
【撰文】李廷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