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附生兰花。(IC photo/图)
众多电商直播平台上一度出现大量公开售卖野生植物的商家,以“野生”“纯天然”等噱头,直播镜头对准的却是蕙兰、石斛、重楼、毛慈姑——普通人并不熟悉但都很“畅销”的植物。这些植物中,不少是濒危的草本植物。
南方周末此前的报道刊发后,淘宝、京东、快手和闲鱼采取了行动,屏蔽了关键词,撤下了相关店家。但快手和抖音仍有“下山兰花”视频,在闲鱼搜索“独叶兰”、“下3兰”,仍有店家。
淘宝平台还有号称售卖野生香樟的商家,野生香樟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抖音商城搜索“下山兰”,有店家指向“京东商城”,可直达京东购买,有的已下架,有的还可以购买。 (各网站、App搜索结果均截至2020年6月17日中午)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陈白水
责任编辑 | 汪韬
“下山兰”是行话,意味着从山上采挖而来的野生兰花。
视频平台肆意直播,电商平台公开售卖,一些濒危植物在当地人“靠山吃山的现代化形式”之下,被猖獗盗采,处境危急。
2020年6月11日,南方周末以《直播电商肆意上网,濒危植物盗采下山》(后附)为题,对快手、抖音、闲鱼、淘宝、京东等网站或App以“纯天然”“野生”为噱头,公开直播或采挖、售卖濒危植物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南方周末报道刊发后,淘宝、京东、快手和闲鱼采取了行动,屏蔽了关键词,撤下了相关店家。但快手和抖音仍有“下山兰花”视频,在闲鱼搜索“独叶兰”、“下3兰”,仍有店家。淘宝平台还有号称售卖野生香樟的商家,野生香樟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抖音商城搜索“下山兰”,有店家指向“京东商城”,可直达京东购买,有的已下架,有的还可以购买。
1
淘宝京东已屏蔽“下山”等关键词
目前,在淘宝平台搜索“下山兰”“野生兰花”等关键词,App会弹出提醒称,“野生兰花因其观赏价值被无节制采挖,请购买人工培育兰花”。页面下方推荐搜索内容的替代商品,包括养殖兰花、蝴蝶兰、组培兰等。
湖北恩施的一商家曾在淘宝公开售卖被誉为“植物熊猫”的“稀有花卉独叶(花)兰”。南方周末报道后,商家悄悄下架了相关商品,商品栏内,其他兰科植物也消失不见。
左图为曾经可以购买的商品“独叶兰”,报道刊发后,商家已下架(右图)。(淘宝截图/图)
同样,在闲鱼平台搜索“下山兰”,会出现“一起对野生动植物交易说‘不’”的提示。如关键词换成“野生兰花”“独花兰”等,则无法找到任何相关商品。
阿里巴巴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看到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后转发给了淘宝网的同事,随后淘宝官方对相关关键词进行了处理。但淘宝网公关人士以临近“6·18”年中大促、工作繁忙为由,婉拒了记者进一步采访的要求。
南方周末记者于6月12日微信联系了京东公关人士,询问京东将如何处理在售卖野生兰花的商家。截至发稿,未能得到回应。
但京东默默采取了一些行动。此前在京东平台搜索“下山兰”,会显示大量公开售卖野生兰花的相关店铺及商品内容。6月15日,南方周末记者分别以“独叶兰”“下山兰”“中国野生兰”“野生兰花”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这些商家及商品均被屏蔽,结果均显示“没有找到相关商品”。
在京东网搜索“下山兰”,2020年6月10日,出现大量卖家。6月17日,已经没有商品。(京东截图/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抖音平台,仍有大量与“下山兰”相关的视频内容和用户,有用户不仅记录采挖下山兰的过程、公开在评论中留下联系方式收购“下山兰”,还有用户开“小课堂”讲述野生兰花的特别之处与养殖方法。
抖音平台情况并未见好转,仍有大量“下山兰”信息。(抖音截图/图)
快手平台情况类似。6月15日,搜索“下山兰”,独花兰、蕙兰、寒兰、剑兰等多种兰花一览无余。6月16日,再搜索“下山兰”,已经没有兰花。快手对接媒体的工作人员回应南方周末记者,清理封禁了一批展示盗挖“野生兰花”的视频和账号,对“下山兰”等进行了屏蔽。
一位四川广元的发布者不时发布他采摘到的独花兰、剑兰等多种珍稀兰花及其他野生植物,并通过微信进行售卖。近日,他晒出的视频中总是“出货多多”,多种野生植物被打包售出。快手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讨要了该发布者的账号名,随后南方周末记者发现这名四川发布者的账号已经无法搜索到。
快手工作人员回复,坚决反对滥采“野生兰花”,对于涉及“野生兰花”的视频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但6月17日上午,在快手App搜索“下山兰”、“下山兰花”,仍然有很多视频。
6月16日晚,快手平台搜索“下山兰花”,仍有不少视频。(快手截图/图)
6月17日上午,快手App搜索“下山兰”,仍有不少视频。(快手截图/图)
值得注意的是,商家可在抖音、快手发布野生兰花的短视频吸引流量,让观众以添加微信等方式购买。在抖音商城搜索“下山兰”,有店家指向“京东商城”,点击“去购买”,则可直达京东,虽然京东的搜索页已经屏蔽了“下山兰”,但购物页面上依然显示“下山兰”。在京东的页面上,有的已下架,有的还可以购买。
6月17日上午,在抖音商城(左图)搜索“下山兰”,显示货源为“京东商城提供”,点击即可进入京东购买,有的已下架(中图),有的还可购买(右图)。(抖音、京东截图/图)
截至发稿,南方周末记者暂未能与闲鱼和抖音官方取得联系。
2
“下山兰”变“下3兰”
令人意外的是,也许是为了避开平台的屏蔽,在闲鱼平台搜索“下3兰”“下山草”,仍有卖家。
“下山”变“下3”,闲鱼仍有商家售卖下山兰。(闲鱼截图/图)
不只是“下3兰”,将“独花兰”变成“独叶兰”,仍可轻易在闲鱼找到卖家。其中一个卖家以888元的价格售出独花兰,并称价格高昂是因该植物“非常稀少”。在他的个人页面介绍中,他位于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
闲鱼搜索“独叶兰”,仍有商家售卖。(闲鱼截图/图)
也有其他“漏网之鱼”。此前公开售卖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香樟的商家,仍在淘宝平台公然以“野生”“山里采摘”等为噱头,挂出售卖商品,有的甚至还写着“可预订,再到山上找”。
淘宝网声称“野生香樟树”的店家,标注“可预订,再到山上找”。(淘宝网截图/图)
野生香樟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在裁判文书网上,有多起“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案件涉及香樟。在抖音App上,有森林公安的执法行动,也有号称开挖和收购野生香樟的视频。
“我们感到对野生兰花盗采应该如何监管,似乎没有形成共识。”快手公关人士称。言下之意,是指兰花全科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盗采行为是否违法、处理宣传售卖野生兰花的视频是否有依据,还是未知数。
兰科全科所有种类均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在网络大肆售卖的野生的蕙兰、剑兰、寒兰、独花兰等,均属于濒危物种。
名录已经21年未更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已于2018年启动了修订工作。
其实,早在2018年7月,国家林草局下辖的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花卉协会,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等16家机构联合发布倡议,“保护野生兰花,拒绝无序买卖”。值得注意的是,百度、阿里巴巴、58同城、快手等互联网企业参与了上述倡议,但根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销售野生兰花的行为显然并未被遏制。
多家互联网平台公司曾加入的倡议中,其中一条倡议即为“互联网平台对野生兰花贸易信息进行严格审查”。
上述快手人士回应,由于“野生兰花”在线上难以识别,快手正在完善技术手段,升级识别模型,加强甄别能力。同时,快手将联合动植物保护机构在平台内外普及相关知识,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对滥采破坏野生兰花的行为进行治理。
“下山兰”等濒危植物被盗采,为何是如此令人担忧的事?阅读下南周此前的相关报道,相信大家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以下文字节选自2020年6月11日刊发的题为《直播电商肆意上网,濒危植物盗采下山》报道(戳击蓝字,可阅读全文)
2020年4月13日,北京门头沟区,盛开的槭叶铁线莲,当地人称为“崖花”或者“岩花”。槭叶铁线莲为北京市一级保护植物,但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盗采存在执法困境。(视觉中国/图)
文 |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陈白水
“大货大货!老铁们啊,这个东西可以!”
视频中,一位男子扒开周围层层的腐质土壤,一株低矮的兰草露出了白色的根部。这是采挖野生植物圈子里的行话。“大货”,代表植株比较珍稀或品相不错,与之对应的还有“下山兰”“下山草”“下山桩”——均意为山上采挖而来。
在快手、抖音、闲鱼、淘宝、京东等网站或App搜索“下山”,会出现大量公开售卖野生植物的商家,伴随着“野生”“纯天然”等噱头,镜头对准的是蕙兰、石斛、重楼、毛慈姑——普通人并不熟悉但都很“畅销”的植物。
这些植物中,不少是濒危的草本植物。
有执法者坦言,日常执法中,几乎不会关注到低矮的草本植物。相较于高大的树木,进入司法程序有关草本植物的案件少之又少。南方周末根据裁判文书网梳理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期间涉及保护植物的151起案件发现,涉案的保护植物均为树木,没有一起是草本植物。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高等植物三万余种,其中至少有四千余种濒危。但1999年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里,仅有1600余种植物,21年未修订的名录加上相关法律不健全,让这些濒危植物的保护犹如“空手接白刃”。
相比起可爱的野生动物,安静的植物难以让人产生共情,甚至没办法唤起人们的“圣母心”。哪怕被称为“植物界熊猫”的草本植物,也还没有人能说清它们在中国的现存状况和具体数据。这些小小植物的难题,正是中国濒危野生植物的缩影。
1
几乎每天都会“上新”
2020年4月,江苏宝华山上的独花兰疑似遭到盗采。这种只有一支笔高的小兰花由一片椭圆形的叶子和紫色的花朵构成,因每株仅生一花一叶,得名“独花”。独花兰生长在江苏、四川、湖南等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没见过独花兰等兰花?没关系,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搜索“下山兰”等关键词,可360°“观赏”这些小小的植物。采挖者们多为当地村民,通过直播以及短视频,将观众导流到个人的微信号交易,也有人直接将“成果”挂在淘宝、闲鱼等电商平台。
抖音 App 中关于“下山兰”的视频。 (抖音app截图)
在四川广元,从2019年4月开始,一位村民就多次在快手上发布采挖独花兰的视频。南方周末以买家身份向其咨询,他称所有植物均系野外挖采,其中独花兰售价为40元一株,蕙兰售价为47元3苗,整个交易仅需通过微信。
这位村民的视频中,除了独花兰、扇脉杓兰、蕙兰、重楼等野生濒危植物,还有杜鹃、木香、八角树等较为常见植物。他的快手账号和朋友圈内,几乎每天都会“上新”。问价购买的人中,有一些兰花爱好者,也有同行贩子购买“下山兰”后,栽种、培育成型后售出。
快手平台。 (采挖独花兰的视频截图)
购买者多为了种植观赏。因品种、样貌差异,“下山兰”价格差异悬殊,贵的要上千元一株,便宜的几元一斤。在淘宝网,湖北随州一个售卖“下山兰”的店铺中,价格10-1000元不等,月销量为339。
淘宝店铺的交流群,请教“下山草”的种植。 (淘宝app截屏)
作为“四君子”之一,兰花是“热销”的野生植物。近些年,包括独花兰在内的其他濒危兰花,也开始被大量采挖、售卖。兰科植物生长周期长,生长条件苛刻。“很脆弱,从萌芽到长大有时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被采挖之后,基本没办法恢复。”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保护工程师周佳俊说。
因发现网络售卖野生兰花情况极为普遍,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植物学博士顾垒在微博创建了“盗采濒危植物曝光台”的相关话题,至今已有600余条讨论,104万阅读量。同时,顾垒所在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阿里巴巴、快手等16家单位,联合发起“保护野生兰花,拒绝无序购买”的倡议,当时曾引起国家林草局的关注和信息发布。
但情况并不乐观。
在淘宝网搜索“下山兰”,的确会显示相关提示“没有相关宝贝”,淘宝App搜索还会提醒“野生石斛入药导致野外种群濒危,请购买人工培育石斛”。但换个关键词“独叶兰”,则依然可轻易找到卖家。
淘宝App搜索“下山兰”,会提醒“野生石斛入药导致野外种群濒危,请购买人工培育石斛”。 (淘宝app截图)
2
“都觉得山里采的比人工种植的好”
为什么有人非要买野生植物?顾垒认为,主要因其观赏和药用价值。“我们有个不好的传统观念是,不管是吃、用药还是拿来卖,都觉得山里采的比人工种植的好。”
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乡镇市场上,顾垒曾看到濒危植物被公开售卖,“有卖石斛的,一车一车地卖”。石斛也是兰科植物,被认为是养生药材。在传统观念里,居民“靠山吃山”、资源“为我所用”。而通过网络平台出售“下山”植物,被认为是“靠山吃山的现代化形式”。
香樟是南方常见的行道树,鲜为人知的是,野生香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淘宝平台,有商家公然售卖野生香樟,并强调“苗圃基地的香樟一点都没有药用价值,请大家注意”。
野生石斛、天麻、重楼是快手平台“采药人”最常见的植物。一位云南澜沧县的“采药人”除了自己采挖外,也发布野生石斛收购信息:“15块钱一斤”。
红豆杉及相关制品是多年的“网红”。在闲鱼平台,一位湖南省东安县的卖家,挂出5棵10年龄的红豆杉,称“仅支持上门批量自运、自挖”。另一位四川卖家挂出尚存活的红豆杉桩,“包挖”。
乌柿因造型奇异,挂果被认为“喜庆吉祥”,成为广泛应用的盆景素材。广西桂林一个视频发布者的近五百条视频中,几乎都是关于乌柿和紫薇的“下山桩”。他多次和同伴一起上山砍伐,几人一起用杆子抬回,高两米多的植株售价数千元。
2018年,公益组织“让候鸟飞”的志愿者蒋天明,因采挖植物的直播视频,开始关注植物保护。蒋天明感觉,此前多个公益机构关注、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对盗猎野生动物的案件更为关注和重视,整体有所改善,“但相比起来,大家对野生植物没什么保护意识”。
3
21年未更新的保护名录
在刑法中,这些行为相对应的罪名是“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南方周末搜索的151起案件中,144起的涉案人员因此罪被判刑,还有7起因盗窃罪或盗伐林木罪被判刑。
151起相关案件中约17%为多次作案,有16起案件砍伐的植株数量在20株以上,最高一起达401株。
▲ 向上滑可见151起毁坏保护植物案件分析。数据来源:裁判文书网 整理:陈白水。 (冯庆超/图)
案件以木本植物为主,有二十余种,均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珙桐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曲柳、黄波罗、紫椴、香樟、土沉香等。香樟的涉案数量最多,占比接近1/3。
南方周末发现,《名录》中也不乏草本植物,但以其中不被人熟知的植物在裁判文书网检索,如画笔菊、中国蕨、七指蕨、芒苞草、金钱槭、七子花、瑶山苣苔、蛇根木、膝柄木、伯乐树等,均没有相关案件。
草本等保护植物个体较小、易摧毁、鉴定难、取证难,对于基层人员来说,执法存在一定困难,容易被忽视。周佳俊说,通常最后能走入执法流程的基本只有砍树、毁林。
相较于野外,一些发生在保护区内的盗采行为理应更易执法。但周佳俊认为,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发生的独花兰事件,暴露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问题。对珍稀树木来说,管理方可能设专人看护以防盗伐,但对一些体型较小的植物,他们并不熟悉,也疏于管理。
一位东北某县森林公安民警也向南方周末证实,从未处理过关于草本类保护植物的案件,“处理最多的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黄波罗”。
蒋天明还发现,被列入《名录》的红豆杉、楠木、沉香等,在举报后会得到更有效的反馈,但像兰花这种《名录》之外的濒危植物,“即便森林公安出警,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了”。
相较于保护动物,保护植物的法律法规很少。“即便被盗猎的动物没有保护级别,也大概率属于‘三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但植物除了《名录》外,几乎没有其他执法依据。”蒋天明说。
比如兰科全科所有种类均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下称《CITES公约》)的保护范围,中国加入了公约,但是《CITES公约》的监管范围只针对进出口贸易,难以作为国内执法的参照标准。
《CITES公约》的名录实时更新,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濒危、珍稀物种,而我国《名录》自1999年公布第一批保护植物外,第二批保护植物至今尚在讨论阶段,未正式公布。
4
“大家都认为,采些野花、野草没关系”
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王豁认为,我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但并无“野生生物”或“野生植物”保护法。相关的法律依据不足,导致这方面的执法缺失、一些濒危植物的监管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她希望能够尽快更新《名录》,并出台专门针对野生植物保护的相关法律。
顾垒认为,《名录》迟迟得不到更新,一方面是因为多部门在植物的利用,尤其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物种上,还存在争议。另一方面是缺乏物种信息,尤其是种群数量、实际分布、致危因素等。“光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也希望更多的民间力量来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目前,我国保护濒危野生植物的方式主要分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后野外回归。顾垒介绍,原产地已经没有分布但需要恢复种群,可从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的种群中,来找一些做野外回归。“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大家热衷于做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但是对野生聚群的保护是很弱的,维持现状都很难。”
很多植物的濒危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大熊猫和金丝猴,甚至比大熊猫还稀少。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外,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理事长、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赵世伟认为,亟须加强公众对于保护野生植物的教育:“大家都认为,采些野花、野草是没关系的。”
物种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一个物种的生存状况,势必影响到依赖它生存的其他生物。在赵世伟看来,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在别的地方(物种)引起一个‘风暴’”。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还藏着诸多未知。正如人类面对疟疾束手无策时,科学家从金鸡纳树皮里找到了能够治疗疟疾的奎宁;屠呦呦从黄花蒿的茎叶中提取出青蒿素制成了抗疟药,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