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行政文化中心区及两轴三节点地区片区专员蔡晶:当好城市公共空间的“产品经理”

南方日报

去年10月8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下称“中心”)全面对外开放试运行,全市50个部门、2711个事项正式进驻,是目前全省进驻部门最全、事项最多、综合窗集成最高的办事大厅,这也意味着“一心两轴三片区”重要项目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心两轴三片区

一心两轴三片区

中心区相当于城市的名片和标杆,代表了城市的形象,体现了城市的品质,很多细节都需要推敲。我成为东莞市行政文化中心区及两轴三节点地区的片区专员后,精益求精成为我的座右铭。

我曾是民盈国贸城、嘉宏广场等项目前期规划设计条件的编制者,长期从事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研究工作,使得对市民服务中心所在地段的情况非常熟悉。

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的方案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从地块的空间布局、功能布置、交通组织,到建筑内部设计、广场景观环境、夜景灯光等,作为专员代表,我都认真参与。经常协同承建方解决设计难题、把控设计质量、协调部门间的分工合作、现场勘察工程进度与质量,发现问题等。

市民服务中心是市民的“共享家园”,我们把项目当成自己的家,从大厅里屋顶、中庭、办事窗口的设计方案与装修材料,广场上玉兰花造型遮阳膜、景观绿化,到外围公交站的布局、城市道路与设施的优化,我们都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反复的方案论证,目的就是为了精益求精。

最让我感觉自豪的,是提议将“海纳百川厚德务实”八个字刻在广场门石上,因为我全程跟踪参与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建设,与大家一起努力,就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和共享空间,这正代表了东莞的城市精神。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是东莞中心城区建设的缩影。在我看来,目前中心城区建设工作其实是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为这座城市提供更优良的“公共产品”,提升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以及提高市民城市生活的满足感和获得感。

这份公共产品的提供方是政府,客户是广大的市民群众,而片区专员则相当于这份公共产品的“产品经理”,从产品的市场调研、策划立项、研发试制、批量生产及售后服务等进行全程跟踪和品控。

基于历史原因,目前中心城区的城市公共空间,尤其是慢行空间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城市街道的步行空间,行道树、绿化池、垃圾桶、路灯、广告牌、变电箱,各种路政设施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建设缺乏统筹、安放缺乏秩序,让街道显得特别杂乱。不过,随着“两轴三节点”地区提升工作的推进,以上现象将得到改善。

在我看来,一个城市除了需要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有高品质的慢行街道、生活娱乐、绿地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应更注重于“近人尺度”,从人的使用和体验角度出发,在空间和功能上满足安全友好、舒适便利和有吸引力。

“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问题导向、通过用户思维来分析空间使用的不同需求。老人孩子、残疾人士,推着婴儿车、驮着大件行李的人,他们是城市中最需要关爱的群体,如果他们在城市生活、行走都觉得安全、顺畅、舒适,那我们的城市空间就是优越的,再搭配上优良的服务设施与景观环境,我认为就是好的城市空间品质,这样才能进一步拉近城市与市民的关系,增强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记者】叶永茵


编辑 李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