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都爱但污染难耐?科技让博罗四角楼宝石业蝶变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惠州研发中心的启动,将为小金村四角楼地区宝石加工固废、废水的彻底治理提供技术保证。”12日下午,博罗县发改局领导在研发中心的启动仪式上表示,科技将让这一备受争议的污染行业点石成金。
据博罗县罗阳街道办小金村党委书记钟国胜介绍,小金村在1994年之前,只是一个落后的村庄。20多年之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岩石类彩色宝石加工基地,但污染问题随之而来。
当年四角楼大多是这样的宝石加工作坊
惠州市盛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何建昌告诉记者,小金村并非宝石原产地,但地处广汕公路惠河交通枢纽的四角楼一带,先是有一家,继而二三家大的宝石加工企业落户,再慢慢发展,逐渐在小金口地区形成了从切石、打磨、抛光、上料到出口销售的全套珠宝加工产业链。从东南亚运来的彩色岩石在这里加工后,销往世界各地。2018年,每天平均有10辆面包车来到小金村四角楼,将加工好的珠宝成品运往广州、义乌等地出口。在高峰时,小金口地区珠宝加工的年产值能达到数十亿,大大小小的宝石经营企业扩张到1000多家。
为降低生产成本,小金村珠宝加工厂普遍简化生产工序,产生的泥浆废料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附近小河或地面蒸发晒干。每年产生废料几万吨、废水几十万立方米到处乱倒乱排,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化学材料中的染色剂、矿物油和氢氟酸,通过水流渗入土壤和农田,对土地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扬尘中游离的二氧化硅,长期悬浮在空气中,是尘肺病的主要致病源。这里多次发生“血河”“蓝河”事件,始作俑者都是宝石小作坊,一度还上过环保部环境违法案榜单。
这是小作坊加工宝石后产生的废料
博罗县罗阳街道办主任钟伟恒告诉记者,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小作坊的污染,对当地宝石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博罗县政府决定兴建“四角楼国际珠宝创意产业园”,规定所有珠宝企业必须入园经营。
这是加工宝石的石材样品
何建昌介绍,针对博罗县四角楼地区宝石加工固废、废水严重污染环境问题,经广东省科学院批准,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决定联合当地企业在四角楼珠宝园建立“惠州研发中心”,广东省科技厅和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派驻科技特派员喻连香教授,指导公司科研攻关,科研团队目前已经完成了固废和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扩大实验并申请发明专利。何建昌拿出一块瓷砖向记者展示,“用过的水马上流到环保处理中心,流回来时就是干净水。固废材料可以继续深加工,做成这些建筑材料,附加值可观。”他认为,四角楼地区的各种宝石来源于世界各地,约有一千多种,是国内同行中宝石种类最多、品种最齐全的产业集散地,可为开展工业废水和固废资源化利用、矿物材料研究以及科普教育提供无限空间。
四角楼珠宝创意产业园区内展示的固废物处理技术
记者走访现场了解到,四角楼国际珠宝创意产业园第一期五栋厂房已全部建好,彩色宝石加工区、园区环保中心计划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投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珠宝加工行业内的标准园、示范园。
【图文记者】项仙君 实习生 陈艾媛
【视频拍摄剪辑】项仙君 实习生 陈艾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