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特区40年|他们如同星光,汇聚成特区的璀璨光芒

南方+ 记者

27年来,她从懵懂女孩成长为职业女性,从青春少女转变为幸福妈妈,亲历了深圳从小渔村向大都市的迈进。

30多年前,他来到汕头,后来成为了一名“泥瓦匠”,遇水架桥、逢山开路,为特区建设添砖加瓦。

他们如同星光,汇聚成特区发展的璀璨光芒……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承办的“我与特区40年”全媒体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活动聚焦展示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征集一批反映个人、企事业单位等与经济特区共成长的文章、图片、短视频等。

作品已择优在南方+客户端展示并接受点赞,主办方将根据点赞数等情况评出网络人气奖;征集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将组织专业评审,评选出优胜奖项,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赶紧行动吧!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投稿!

以下为优秀作品摘登:

摘登1

见“圳”特区40年

作者 常艳

时光荏苒,弹指间,深圳经济特区已成立40周年,我也在深圳度过了27个春秋。

1993年春节,听说深圳很多单位需要人才,正在找工作的我毫不犹豫背起行囊,挤上火车。当时南下的火车上,连站的位置都很紧张,我很多时候都需要“金鸡独立”,站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到达深圳。

记得当时所住的宿舍门前,有两个深深的洞孔,同事说这将是未来的地铁口,当时我有些不信,一晃几十年过去,这两个洞口果真成了地铁口,来往的人们熙熙攘攘,周围许多高楼仿佛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已认不出哪些是我曾走过的街道。

当年我走路上班,每天走到一个固定的十字路口,总看到一位交警协管员在指挥交通,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季,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季,抑或狂风暴雨天,他总站在那里,如同一个标志一般。在深圳,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春季的白玉兰沁人心脾,夏季的荷花映日别样红,秋季的桂花十里飘香,冬季的梅花暗香浮动,这就是深圳,一个发展飞速,风华正茂美丽的海滨城市。

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我生活的见证者,27年,我从一个懵懂女孩成长为一个职业女性,从青年步入中年,从青春少女转变为幸福的妈妈。我也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见证了这座曾经尘土飞扬的南国小镇,一步步地从小渔村向国际化的花园大都市迈进。

衷心希望我的第二故乡——深圳,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辉煌。

摘登2

袅袅琴音落新城

作者 水木筠子

记得十几年前,我与家人经常从中山开车到横琴岛吃生蚝。如今横琴从一个荒芜的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高楼林立的城市,横琴蚝随着横琴岛的发展,已经消失于繁华的都市中。

珠海横琴岛 (资料图片)

珠海横琴岛 (资料图片)

古时的横琴岛形似横置之琴,犹如散落人间的仙琴,仿佛让人听到一段琴瑟和鸣的天籁之音。“山不奇水奇,树不奇石奇,地不奇岛奇”的横琴,森林、湿地占地50%以上,怪石嶙峋,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原始植被保存完好,一派田园好风光。

曾经纯朴的渔村小镇随着时光流逝而变得风情万种,这里是“一国两制”交汇点。鲜艳的红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特别醒目,不到两百米距离的河对面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沿着堤坝漫步,可以欣赏到对面怀旧的欧式建筑物。与横琴一衣带水的澳门,曾经是海上丝路“由江入海”的重要节点。

“横空出世,琴鸣天下”,大潮起珠江,弄潮正当时。伶仃洋畔,凭借国家战略擘画,一座新城市横空出世。曾经是“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边陲小岛,已投入数千亿元资金高水平推进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变身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规划馆里巨大的立体大屏幕展示一幅幅恢宏的画面,高大的建筑物巍然耸立,长方体、圆柱体、三角体……参差错落,远近有致,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描绘出多种几何图案的剪影;高低起伏的水岸、城郭、山脊三重轮廓线塑造出的横琴天际线。从规划馆走出来,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立即映入眼帘,古色古香的“香洲埠”建筑;“凤凰来兮,非梧桐不栖”,尽显华丽的梧桐树大厦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几度春风秋雨,横琴岛依然屹立在南海之滨,直面惊涛骇浪、滔滔翻卷。

摘登3

特区泥瓦匠

作者 郑绵燕

“结束一天工作后,晚上到华侨公园散步,再到老妈宫吃个粽球。”这是老郑对于汕头经济特区最美好的记忆。

1989年春天,国内到处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彼时的汕头已经挂上了经济特区的牌子。那时,老郑还是个十八九岁的毛头小子,得知汕头多处建筑工地在招人,老郑抱着对大城市的向往出发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汕头,刚吹进改革开放的春风,尽管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的模样,但随处可见的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打扮时髦的城里人,惊艳到了老郑和几个乡下打工仔。

白天到建筑工地做工,晚上在姑姑家寄宿,那是老郑青春岁月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每到晚上,华灯初上的小公园熙熙攘攘,中山纪念亭还没有重新修建,显得破败衰落,但环绕着它的“四永一升平”却热闹非凡,生意摊贩比比皆是。

附近的华侨公园是老郑每晚必打卡的地方,在那里他与一群同样慕名从外地来汕头的打工仔一起,高谈阔论自己对未来的期望。人潮散去时,按惯例老郑要到老妈宫那里买个粽球,那时候几毛钱就可以买到一个料足个大的粽球。

当时的老郑趁着创业潮,与同乡几个打工仔成立了一个工程队,老郑带着他的队伍一路遇水架桥、逢山开路,艰难而又幸运地度过每一次的危机。

时间如白驹过隙,三十年时间一晃而过,城市发展的跌宕起伏,日新月异早已嵌入了老郑的生命年轮中。如今,老郑也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开始慢慢卸下工程队那边的担子,逐渐由儿子继承衣钵,继续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

退居二线的老郑,在闲暇时还是喜欢一个人到汕头老市区走走。沧海桑田,小公园已经变成了有名的历史文化景区,中山纪念亭也已修建得毓秀雅致,不变的还是老妈宫的粽球,记忆的味道总能穿越时光,轻盈地落在老郑心头上。

汕头小公园(资料图片)

汕头小公园(资料图片)

他经常“自嘲”,说自己就是汕头一名不知名的泥瓦匠。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青春,正是汇聚成汕头经济特区璀璨光芒的星光之一。

【记者】陈理 胡良光

编辑 翁子媛
校对 蓝淑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