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被带单老师拉入股票交流学习群,买入后股票立马暴跌,亏损到来不及追加资金,最终所持股票直接被平仓,许亮回忆不久前在所谓的“中城证券”交易平台上的这一幕,仍然心有余悸。
“从4月30日进场到5月25日,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投入200多万元,购买南京公用、城邦股份等5只股票,在统一的时间,被催促速进场,全部满仓操作,但是一买进就连着暴跌2-3个跌停板”,甚至“来不及追加信用金,就直接被平仓了,只剩10多万元”,许亮提到。
那么,拉许亮加入“内部股票交流学习群”的中城证券,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其是否拥有证券公司的合规资质?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展开了调查。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张石磊 朱一欣
编 辑丨关陈 黎雨桐
互联网“非法荐股”的套路层出不穷。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接到投资者许亮(化名)举报,其称被拉入股票交流群,并下载了一个名为“中城证券”的股票交易APP。在所谓的“老师”指导下,许亮在该平台上全仓买入多只股票,但买入后均遭遇暴跌,损失惨重。一个月内,许亮的投资款从200多万元亏损到仅剩10余万元。
实际上,从接到客服入群邀请电话开始,许亮就逐步掉入了“非法荐股”的坑内。
许亮的遭遇并非个案,近期,社会上非法证券活动猖獗,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大券商就纷纷在网站公布了大量荐股诈骗的电话号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复盘了许亮的个案和其背后的产业链,发现整个过程中存在不少漏洞和可疑之处。许亮慨叹,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一直被所谓的助理单独指导不停的操作,根本没有停下来思考的机会,人就跟被灌了“迷魂汤”一样。
图/图虫
两百多万亏剩十余万,复盘一棵韭菜的“非法荐股”入坑过程
诱人的“与庄共舞”计划
骗局的源头是一个陌生的客服电话。
客服自称是中城证券的工作人员,邀请许亮进入内部股票交流学习群。之后客服添加许亮微信,再次发出入群邀请。
许亮回忆,从客服的邀请话术来看,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强调该群的专业性。告知投资者群内有专业的老师,会在合适的时间点,推荐精选的个股,预计三个有8%-12%收益空间的好票。针对投资者手上有被套的股票,老师还会为投资者做一个周密的解套计划,定期老师还教授相关技术分析。
其次,以退为进,让投资者放松警惕,告知其可以先关注,参考实力再进场。
最后,客服强调,这些推荐和教学都是免费的,不再需要缴一分钱费用。
在客服几次邀请下,许亮进入一个名为私募操作的群。而所谓私募操作群,是其宣称国内知名私募基金公司资金实力雄厚,有“内幕消息”,与实力机构一起坐庄,愿意带客户一起发财,历史操盘战绩优异。
入群之后,客服又诱导许亮添加荐股老师的微信,并告知前50名添加的学员,老师会送一只牛股,并催促其赶紧添加,名额限量。
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就等在许亮面前。
群内,一位名为“王祥”的老师每天会发送股票推荐和行情分析,许亮没有过多发言,只是默默观望。
与此同时,所谓的炒股计划也逐渐出炉。许亮收到一份“与庄共舞报名表”,该报名表上写道,“复兴牛中的少年牛行情已经来临,牛市就是主力坐做庄的天时和地利。复兴翻倍计划前两阶段,我们已经圆满完成!第三阶段力争超越盈利目标!”
同时,该报名表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本次体验严格保密,规避市场监管!”要求投资者“明方向,有组织,严纪律,强执行”。所谓的计划还分了四个梯队,以资金划分对应相对优势。
许亮发现,“老师”推荐的股票中确实有几只第二天涨势喜人。在观望了一个月之后,许亮被这种坐庄拉升股价的心理打动,终于忍不住进场了。
但等待许亮的并不是一夜暴富,而是一场噩梦。
说好的涨停呢?
在客服指导下,许亮下载了一个名为“中城证券”的证券交易APP。许亮在该平台一个月内入金200余万,最终未能享受到涨停的喜悦,剩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许亮在进场之初,确实因打新股而受益颇丰。在尝到甜头后,此后的一个月内,许亮总共买了5只股票,其中一只股票还进场2次,均听从助理的指令,按照每个人仓位配置的买入股票手数、在统一的时间,被催促速进场,全部满仓操作。
但当买入股票后,等来的不是让人欣喜的红线,而是连续暴跌。许亮买入的5只股票过程出奇地一致,一般一买进就会连着暴跌2-3个跌停板。这5只股票分别是南京公用(000421)、诚邦股份(603316)、瑞尔特(002790)、朗博科技(603655)、原尚股份(603813)。
许亮对此表达过疑问,老师对此的解释是“洗盘”,之后会拉升涨停板。在此情况下,许亮显然不愿意割肉。
更为致命的是,许亮买入股票加了杠杆,杠杆比例高达1:10,每天要付1.8‰的利息。
许亮并不甘心被平仓,一心等待反弹机会,就只能不断追加信用金,前前后后一共投入200多万。
直到5月底,客服还通知许亮买入另外一只股票永悦科技(603879)。如果许亮当天买进,第二天该股确实上涨,涨幅为8.12%,但此后5天将会经历5个跌停。
许亮有点后知后觉:哪有什么坐庄一起拉升涨停,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让投资者高价进场接盘。“一直被所谓的助理单独指导不停的操作,根本没有停下来思考的机会,被灌了迷魂汤一样,我被平了6次仓,竟然还相信,每次问我仓位是多少,还有多少资金,我竟然都如实相报。”
为什么“老师”之前推荐的股票都会涨停,到了自己这里,却连续跌停?许亮最初认为是自己操作不当。
实际上,据市场人士分析,那些涨停股或许不过是被精心设计的陷阱。
图/图虫
随时修改平仓规则?
除了买入就跌停这一反常现象之外,整个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怪异之处?
许亮回忆,中城证券为客户配备了客服经理,专门解答学员各种问题。但很多操作规则细则没有明文公开说明,更没有操作的风险提示。
首先,中城证券公司做的是融资炒股,融资杠杆比例高达1:10。记者咨询了多位业内人士,正规券商的融资杠杆整体水平较低,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一位熟悉融资业务的市场人士表示,“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场外配资,并不是正规的融资途径,1:10的杠杆倍数太高了,普遍比较高的是1:1,而且场外配资的利息也比正常融资业务高出不少。”
其次,这个所谓的中城证券操作系统有手机版和电脑版两个系统。每只股票买进以后,系统有一个默认设置的止损价格,但不会很低,为了保证股票下跌不被平仓,可以手动修改一个自己想要的止损价位。
许亮发现,如果用电脑版操作设置任何的止损价,提示设置都是成功的,因为设计了足够低的止损价,许亮很放心,结果发现还是被平仓了。而中城证券的经理告知许亮,如果想要设置更低的止损价区间,必须要追加信用金,而且必须手机操作。
许亮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既然如此,为什么在电脑上设置都提示成功呢?”
在追加保证金的过程中,许亮也发现了怪异之处。
为了保住股票,许亮不断追加信用金,但追加5次之后发现还是被平仓了。这时许亮再去询问经理,才知道追加信用金有次数限制。
而许亮也一再与该“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确认,如果股票被平仓了,信用金是否一块被平掉?许亮被明确告知:信用金是控制仓位风险的,不会因为股票被平仓了就没了,追加的信用金会自动返回账户里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旦股票被平仓,追加的信用金也会同时损失,追加的信用金越多亏损越大。
交易一个月之后,许亮无力再追加保证金,决定退场。此时,许亮的200多万本金只剩下10多万。
这是许亮唯一一次出金,“到账时间比较晚,第一天上午申请,第二天下午才能到账户,汇入账户为广东信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李鬼“中城证券”背后是谁?或隐现ST步森实控人
查无此号的假券商
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中城证券”四个关键词,跳出来的不少描述为《中城证券无法出金正规吗?不能提现骗局!》《中城证券老师带单不正规!本人亲身经历揭露屡屡亏损内幕》《中城证券惊人骗局揭秘!真实内幕大曝光!》等质疑贴子。
搜索中城证券官网(http://zhongchengzq.com/index.html)可以看到,官网首页跳出几个蓝色大字“随时随地创造您的财富”,下面一行字赫然写着,“加入中城证券,为您的投资增值”。
其官网介绍,中城证券的全球办事处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不过并没有具体地址,其列了“投资能力”“投资过程”“更多相关资讯”“最新市场消息”“欲知详情”等板块,但是点击进去却是空白,很难找到关于该公司的实质性介绍。
官网还标注了一套完整的交易流程:包括“登陆中城证券资产官网,在业务资料下载交易软件并安装,下载交易软件以后,阅读投资者交易以及风险提示,提交信用证券账户申请表到官方邮箱,或者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信用评级审核后签署适当性相关协议,融资融券合同,完成账户注册,然后登陆账户,注入资金”等步骤。
不过,记者查询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备案公示信息的133家证券公司中,并无这家“中城证券”。
耐人寻味的是,中城证券官网下端还有一行英文小字,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本广告未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审查”。
一位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这是投资市场较为典型的荐股诈骗模式:骗子想方设法拉客户—建群—谈股票—转群炒股或其他产品—开课—幕后操控—造成客户巨大亏损后解散群——骗子集体隐匿”。
“这些平台往往推荐投资者开设专户,一开始安排老师带着散户盈利尝尝甜头,步步诱导群友们加大投资,等投资者加大投资量,一次次买单之后,客户却遭到惨重损失。”该人士分析指出。
类似的一幕也在近日上演。
6月3日,就有投资者向媒体爆料称,盛洋科技股价异动背后或为骗局。当天有多个微信号在不同直播炒股群内,同时强力推荐盛洋科技,荐股者声称股价将瞬间爆发涨停,建议股民全仓速抢。但事实上,盛洋科技股价当天早盘短暂冲击涨停后便掉头向下,最终收盘跌停。
图/视觉中国
ST步森实控人是何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许亮向记者展示“最后出金只有10多万”的汇款账号,抬头为一家叫做“广东信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公司,背后则隐现ST步森实控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可知,广东信汇号称“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包括便民支付、银行卡收单、创新支付等,同时整合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线下和线上的创新型支付终端”。
广东信汇官网(http://www.xhepay.com/)显示,其于2012年3月29日在珠海市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创立了国内领先的创新型第三方支付品牌——信汇支付,并于2013年获得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同年成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会员单位。2017年5月由易联汇华收购,正式成为易联汇华集团一分子,继续在支付领域,为广东省境内中小微商户提供便捷全面的支付服务。
记者查询工商信息显示,广东信汇地址位于广州市天河软件园建工路12号东塔6层,共有5位股东,易联汇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大股东,持股60.4%,自然人王东红、余江县方昆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余江县方锦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余江县方衡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均持股9.9%。
穿透股权结构后,广东信汇实控人名叫王春江,而王春江更为人熟知的另一个身份,是ST步森实控人、董事长。
2019年5月28日,ST步森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拍卖的进展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北京东方恒正科贸有限公司(“东方恒正”)通过司法拍卖取得公司原控股股东重庆安见汉时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2240万股(占比16%),成为第一大股东,实控人变更为王春江。
2019年9月,ST步森原董事长赵春霞辞去相应职务,到了2019年10月,王春江被选举为ST步森新一任董事长。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6岁的王春江,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位。2007年-2011年6月,微软有限公司从事产品设计及项目管理工作;2011年9月至今,任易联汇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负责公司融资,研究决策公司发展路线,规划公司产品。
耐人寻味的是,市场上也存在不少对广东信汇的质疑。比如,5月25日,在某投诉平台上,一位何先生讲述自己今年3月误入非法平台“杀猪盘”,要求第三方支付退回损失。
何先生称,钱都是经过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付款的,经过银联得知该第三方支付平台正是广东信汇支付。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方支付不得直接或变相为网络赌博等非法平台提供资金结算通道。
“5月跟信汇支付联系,并提供了单号全部资料,他们说联系商户退款,现在时间过去半个多月,电话也联系不上了。”
就在几天前,杭州警方打掉一荐股“杀猪盘”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与许亮的遭遇几乎如出一辙。
经专案侦查,警方迅速掌握了该公司的组织架构及人员情况,涉及全国各地同类案件30余起,案值400余万元。
该涉案公司与境外“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勾结,共建微信群行骗,并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引流”服务。
该公司在网上购买证券公司注册用户信息后,由业务员用指定的“话术”给炒股用户打电话(一般为“95”开头的电话),如客户有意向便申请加微信好友,后将受害人拉入炒股群。群内人员有业务员、客户等五类人,其中群内“指导老师”对有套牢股票的客户用专门话术和方法以骗取客户信任,后向客户推荐一名为“中城证券”的信托融资平台炒股。
许亮正是由此走上了“被割”之旅。
针对许亮的遭遇,一位证券从业人员表示,“这大概率是家骗子公司,券商是需要牌照的,只有通过证监会审核才有资格从事相关经纪业务,这家没有资质的公司甚至都不会报单到交易所,充值进去钱就没了,很可能是虚拟盘。”
图/图虫
记者观察|面对“杀猪盘”,监管何需“手下留情”!
陷入类似中城证券“非法荐股”陷阱的受害者或比想象中更多。多位投资者在知乎发帖称,“鼎耀财经王祥,代理平台有瑞银投资、中城证券、嘉理证券等,中城这个平台最近有受害者反映不能正常提现,有的甚至账户都冻结,无法登录。”
一位投资者在贴吧发帖揭露王祥带单平台骗局,提及永隆资本、鼎耀财经、嘉理证券、中城证券、中达证券、润辉投资等,其经历与许亮如出一辙。
重庆新原兴律师事务所律师唐天昊告诉记者,种种迹象表明,许亮遭遇了一场俗称“杀猪盘”的骗局。中城证券中途竟然可以随意修改平仓规则,多处显示出不合规迹象。最终许亮得以出金,或是证券公司怕其血本无归防止事态扩大的妥协之策。
唐天昊提醒陷入相关特征骗局的投资者注意,及时止损,保留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
在他看来,就中城证券而言,已涉嫌违法。根据《证券法》等规定,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必须依法取得中国证监会的业务许可;否则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
此外,类似骗局背后还存在操纵股价的嫌疑。以永悦科技为例,诸多福州游资深度介入,而接连涨停后哄骗散户接盘便立即大跌,很难说是一种巧合。
而场外配资业务同样涉嫌违法。
新证券法明确,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取得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证券公司可以经营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除证券公司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证券融资融券业务。
事实上,早在2018年,证监会就发文,提示投资者警惕互联网“非法荐股”风险,并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手段。
“类似的行为还是屡禁不止,最近甚至愈演愈烈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监管部门的打击力度不够,尤其惩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太低,监管层理应联合公安部门加大对类似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唐天昊认为。
本期编辑 黎雨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