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民,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段,一天即为十二时辰。古老的天干地支计时,时光流转到一千二百多年的今天,在这个“最强龙舟水”来袭下,广东清城区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让我们看看,他们在暴雨下的十二时辰如何度过。
子 时
23:00-1:00
黄昏路灯下,暴雨倾盆而下,当你依依不舍放下手机,准备入睡时,抗洪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们却一刻也不敢松懈。为争取最大的抢险时间,由相关区直部门、镇、村党员干部组成的防汛抗洪应急突击队不顾暴雨肆虐赶往一线。
丑 时
1:00-3:00
暴雨之下,城市的人们已酣然入睡。为了第二天道路的畅通,为了使老百姓免受内涝积水的困扰,党员干部们还在泵站争分夺秒抽排城市积水,发挥最大排水能力。
寅 时
3:00-5:00
6月7日到8日,清城区源潭镇迎咀水库总降雨量382毫米,24小时降雨达到100年一遇。
你眼中的水库人是守住自己一亩三分田的“清闲”,水库人却把水库作为守初心、悟初心、践初心的主战场,守护着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危。他们冒着大雨不顾危险,手持电筒照亮水库每一处,寻找着任何可能存在的隐患,犹如黑夜中的启明星。
卯 时
5:00-7:00
黎明划破了黑夜,暴雨过后的清晨,却没有迎来绚丽的霞光。因连下暴雨,清城区多处水利工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出现最大小时雨强的源潭镇更是受到了强降水的冲击。
堆沙包、打木桩、加固堤坝,防汛抗洪党员应急突击队闻讯而动,冒着垮坝的危险,疏通溢洪道......虽然累得睁不开眼,但仍坚守在一线。
辰 时
7:00-9:00
经历6月8日一夜强降雨,迎咀水库24小时降雨达100年一遇,洪峰流量接近50年一遇,监测点超过警戒水位!由源潭通往迎咀水库的道路(拦河坝至水库防汛路段)出现有多处塌方和山体滑坡,造成道路以及通讯中断,险象环生。
天未亮,区水利局党员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与普通党员干部一起全力参与救灾。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库区内的通讯得以恢复,放水闸正常运行,防汛公路逐步通行。
巳 时
9:00-11:00
清城区七星岗电排站4台机组出现故障,排涝能力全面告急,洲心片区将面临城市积水难以排出的危险!
防汛抗洪应急突击队迅速赶赴现场,立即向上级部门申请调配水机进行强排,保障洲心地区安全。
午 时
11:00-13:00
西出口水闸出险!由于无法直观勘察到工程的隐蔽部分,不能准确判断险情出现的原因,大家一筹莫展。
通宵未眠的区水利局领导干部许葵杰接报后,顾不上休息急忙赶往现场,并当机立断:“进入箱涵,探明险情,我进去!”随即登上橡皮艇,亲自进入了近30米长的漆黑箱涵中查勘险情。
查明险情后,许葵杰同志又亲自组织多方会商,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在随后几个小时的应急抢险过程中,许葵杰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督战。直至下午两点,才吃上了几口早已冰凉的饭菜。
未 时
13:00-15:00
当人们享受午休时间的片刻安宁,清城区防汛抗洪应急突击队正赶往清东围支堤高新区段堤围勘察塌方情况。
填石镇压坡脚、沙袋拦挡、护坡覆盖彩条布措施预防继续塌方......经过科学施策,塌方得到有效控制。
申 时
15:00-17:00
你看窗外整个城市骤降暴雨,担心回家的路会因此受阻,党员干部们却依旧深入田间地头,对河流、水库、泄洪渠、塘坝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反复巡查。汗水、雨水是他们辛勤劳动的见证。
酉 时
17:00-19:00
到了大多数人的下班时间,经过施工队一天的努力,电排变压器终于修理好了,泵站能正常排水了!
戌 时
19:00-21:00
夜间抢险不松懈,力保安全无死角。
亥 时
21:00-23:00
夜深了,你们深夜食堂已上线,基层党员、干部的食堂却在抢险现场。“白+黑”、“5+2”就是他们防汛抢险的最真实状态。
你或许会认为,这只不过是一场比以往来得更猛烈暴雨。但对于基层的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这是不仅仅是一场大雨,更是一场关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的硬仗。
这就是清城区基层党员干部的十二时辰——从子时至亥时,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清城区各级党组织更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党员、干部们坚守三防工作岗位,连日来,他们深入险情最严重的、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积极组织、指导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一刻也不停歇。
一年有365天、8760小时、31536000秒,但是清城区的党员干部们却始终铭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们平常时刻看到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时候擎起一片天空。
编辑:粤粤
来源:清远 郭洁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