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 | 换一种方式看惠州非遗,有意思!

南方+ 记者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非遗无处不在,无所不包,从吃穿用度到娱乐休闲,皆有传统手艺的印记。

具体到惠州,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在这里杂糅,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发展成独特的、带有东江文化烙印的惠州文化,从而使惠州非遗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的特征,异彩纷呈。

据惠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统计,目前,惠州市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项,省级项目22项,市级项目74项,县区级项目14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16人,市级传承人58人,县区级传承人174人。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换一种打开方式,一起来“点亮”身边的非遗,让传统文化在惠州活跃起来。

惠州非遗〉〉〉

惠东渔歌

惠东渔歌俗称“后船歌”,主要分布在惠东县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盐洲等地的渔村。

舞火狗    

舞火狗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瑶族少女的成年礼,来源于蓝田瑶族对狗的图腾崇拜。

舞鲤鱼        

舞鲤鱼又称“鲤鱼追春”,是惠东县平海镇西北村的传统民俗活动,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元宵节期间和三月三、九月九等喜庆节日期间举行。 

元宵舞龙        

舞龙闹元宵是惠东县吉隆镇客家人的传统习俗,相传起源于明朝末年。

端午龙舟习俗            

石湾端午龙舟习俗,每年农历四月开始龙舟队员就要先后三次到宗祠祭拜祖先,以期添丁发财。

凤舞                

凤舞又称“五凤朝阳”,是流行于惠东县平海镇东门村世代相传的传统民间艺术。

小金口麒麟舞                

小金口麒麟舞历史悠久,其夸张、戏剧性的舞步,诙谐逗趣,是根据当地的民间传说和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所创作的舞蹈动作,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麒麟舞,可谓独树一帜。

惠州李家拳                    

李家拳是广东土生土长的拳术,属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惠州莫家拳                        

莫家拳是中国南拳的一种,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

惠州龙形拳                            

龙形拳属南拳拳系的主要流派之一,19世纪末由有“东江老虎”之称的惠州人林耀桂吸收、融合金华寺海丰翁、罗浮山华首台大玉禅师等人的武学所始创,取意“矫若游龙,捷如猛虎”。

龙华大鼓                                

龙华大鼓是惠州市博罗县一种打击乐器合奏的民间鼓乐,贯穿于当地民众的岁时节庆、人生礼仪之中,是根植于传统客家文化的音乐形式。

大亚湾渔家婚嫁                                    

大亚湾渔家婚嫁是大亚湾地区疍家渔民人生礼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留了沿海疍民“蛮歌相迎”等传统婚嫁礼仪,是传统上疍家渔民“浮家泛宅”生活的缩影。

【策划】林丽丽 顾晨白

【撰文】糜朝霞 陈仕亮

【摄影】梁维春 王昌辉

【通讯员】袁学欢 冯加昌 刘伟凌

编辑 南小惠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